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历史演 变变核心要点突破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深化透析第 二 节 人地 关系 思想 的历历 史演 变变学业水平达标课标领课标领 航课标领航课程标准 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历史演变变。 2.可持续发续发 展的基本内涵,协调协调 人地关系的主要 途径。学习目标 了解:不同历历史时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掌握:可持续发续发 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则。 应应用: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导下人类类活动产动产 生的后果。基础知识梳理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1史前文明人类_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渔猎和_为主 。 (2)人地关系: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_, 只是被动地_环境,与环境是一种_关系 。 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_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_和_技术得到发展, 大规模开发农业自然资源。 (2)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_性大大减 弱,_增强。适应应 采集 微乎其微 适应应依赖赖 改造 耕作灌溉溉依附 对对抗性(3)出现的问题:大多源于生态破坏,如 _、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_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 (4)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_ 的不协调,但有了科学的_。 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_时期 (1)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实力空前提高。 (2)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试图成为_的主 宰,人地关系呈现_,人地矛盾迅速_。水土流失 生态态系统统人地关系 萌芽 尖锐锐自然界不协调协调激化(3)环境压力: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它们的 _;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人类发 现_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 对污染的_;不可逆的环境退化程度超过 了人类建设新环境的速度。 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1)背景:20世纪后半叶,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染严 重,已影响经济顺利发展。 (2)提出: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 名为_的纲领。再生能力 替代资资源 自净净能力我们们共同的未来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_的能力。(2)内容:人类要发展,尤其是_要发展;发展要有_,要协调_的关系;不能危及_的发展,即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强调_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_,即代内公平。(3)内涵:经济的、_、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满满足其需求 穷穷人 环环境保护护与经济发经济发 展限度后代人全球社会的公平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它包括_公平、_公平、_公平。(2) _原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3) _原则:地球只有一个,最终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总目标。代内代际际责责任持续续性共同性思考“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把环境放在首位,停止一切破坏环境的活动。”这种说法对吗?【提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可持续发展不排斥发展,仍然重在发展。所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要注重质量,其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知能层级突破1人与地球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并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本身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然后又通过人类的消费活动将其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之中。人地关系的历历史演进进从这这一系列的活动动中,就不可避免地使人类类社会 和自然环环境产产生了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类影 响环环境,环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类,如下图图所示:2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变在人类类社会文明发发展过过程中,不同历历史时时期,科学技术术和社会生产产力水平不同,地理环环境对对人类类活动动的影响及人类类活动对动对 地理环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人类对类对 地理环环境的思想认识认识 可划分为为三个阶阶段史前文明阶阶段、农业农业 文明阶阶段、工业业文明阶阶段。在不同的发发展阶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形成了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生产力水平低 高 人类文明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经济活动渔猎和采集农业机器制造业 关 系 表 现 原 因关 系人类适应自然人类利用、改 造自然人类对自然前所 未有的大规模开 发利用表 现环境对人类的制 约作用很强,人 类改造自然的作 用微弱开发利用土地 等资源,耕作 和灌溉技术发 展人地矛盾日益尖 锐原 因生产力水平极低人口数量不断 增加,人类掌 握了一定工具 ,具有一定生 产能力科技水平迅速提 高,人口急剧膨 胀,经济实力空 前提高生产力水平低 高 表 现 原 因表 现人类改造环 境的作用无 论在程度上 还是在规模 上,微乎其 微出现局部生态破 坏,如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系统变得 简单脆弱环境问题从根本 上影响人类的生 存和发展,如资 源枯竭。环境污 染、环境退化、 温室效应、臭氧 层破坏等原 因人类被动地 适应自然环 境人类活动提升了 在自然界中的地 位,依附性减弱 ,对抗性增强人类以自我为中 心,追求利益和 效益的最大化, 开发、预支、透 支自然生产力 水平低 高人地关 系思想有神论,地 理环境决定 论,人类恐 惧、崇拜自 然地理环境决 定论,不能 正确认识人 地关系,有 科学萌芽人定胜天论 ,人类征服 自然(2011年吉林模拟)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 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例例1 1(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解析】 第(1)题,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第(2)题,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第(3)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答案】 (1)A (2)B (3)B12008年1月,南非约翰内斯堡市西部150千米处斯沃特鲁詹斯地区的一处狩猎场发生惨剧,一名管理员进入狮笼围栏给狮子喂食时,竟然遭到9只狮子的群起围攻,可惜这名管理员竟被群狮咬死并分食,吃得只剩下头骨和脊椎。这起群狮袭人惨剧震惊了整个南非。据此回答(1)(2)题。学以致用学以致用(1)狩猎文明时期人类活动的目的是( )A获取食物 B消遣娱乐C改造自然 D征服自然(2)南非发展狩猎旅游项目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A BC D解析:第(1)题,狩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水平低,故狩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食物。第(2)题,公平性原则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还体现在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故发展狩猎旅游项目违背了公平性原则,同时也违背了持续性原则。答案:(1)A (2)A可持续发续发 展的内涵及原则则1可持续发续发 展的内涵 包括经济经济 的可持续发续发 展、社会的可持续发续发 展和生 态态的可持续发续发 展。其中经济经济 的可持续发续发 展是条件 ,它不仅仅重视经济视经济 数量上的增长长,更追求质质量的 改善和效益的提高;生态态的可持续发续发 展是基础础, 强调发调发 展要与资资源和环环境的承载载力相适应应;社会 的可持续发续发 展是目的,强调发调发 展要以改善和提高 生活质质量为为目的,要与社会进进步相适应应。其各自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下图图所示:2可持续发续发 展的原则则 实现实现 可持续发续发 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则,其含义义 和具体做法表解如下:原则含义具体做法公平性 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 代际之间、人类与 其他生物种群之间 、不同国家与地区 之间的公平和责任 公平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各国都有发展权 ,应和子孙后代共 享资源和环境原则含义具体做法持续性 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 社会发展必须保持 在资源和环境的承 载力之内,寻求可 持续发展保持适度的人口规 模,合理开发和利 用自然资源,处理 好发展经济和保护 环境的关系共同性 原则地区的决策和行动 应有助于实现全球 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国 界、民族、宗教、 文化的制约,以积 极、务实的态度参 与环境领域中的国 际合作在我国古代,虽然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产生了科学的萌芽。当前,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已得到大力推广。据此完成(1)(2)题。(1)“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体现了可阿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唯一性原则例例2 2(2)下列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为解决牧草不足问题,内蒙古高原大量开荒种植饲料B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在坡地上发展林果业生产C小麦返青时节,华北平原的农民大量向麦田中浇灌水源,满足小麦生长需要D为提高产品档次,厂家对产品进行“大包装”以增加产品竞争力【解析】 第(1)题,这句话体现了实施伐育结合 ,注重林木的抚育更新,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利 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2)题, 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量开垦会 导致土地荒漠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为此 应植树种草,坡地发展林果业既能提高经济效益 ,又能保持水土,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春季华 北平原干旱,小麦返青需水量大。但不合理灌溉 如大水漫灌会造成土壤盐碱化;对产品进行过度 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 【答案】 (1)A (2)B(2011年烟台模拟)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 图”,回答(1)(3)题。学以致用学以致用(1)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持续发展 b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 c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 d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Aa、b Ba、c Cb、d Da、d (2)图中、号码的含义分别是( ) A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社会系统 人的管理调 控 B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 人的管理调 控C社会系统 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D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3)图中对的影响是( ) A提供环境资源 B产生生活废弃物 C产生生产废弃物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 解析:第(1)题,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在这个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 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 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 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 ,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