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人口的变化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一章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人口的变化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新华网北京月日电(记者樊曦) 年月日零点分,中国的第十三亿个公民在北 京妇产医院诞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张维庆向宝宝颁发了中国第亿个公民荣誉证书 ,并向孩子的父亲赠送了婴儿用品。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的增长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 60亿居民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 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口以每年7000多万的 数量在增长。 2、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 读图思考:1、人口数量少,增 长缓慢。2、人口数量增多, 增长速度加快。 因为农业革命大大提 高了农业生产率,能 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 食物,人口死亡率下 降。3、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 环境,营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 下降较快。两级台阶两级台阶生产力水 平高低生存环境、 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增长 数量变化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如何判读地理坐标图? 1、读清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 2、判读图形变化特征3、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1、2000002%=4000人 200000(1+2%)10=243799 41452437991.7%= 2、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 率的高低,也受人口基数大小的影响。(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到2000年止,各大洲按人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 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大洋洲。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今后变化趋势发达 国家发展 中 国家保持较低水平水平较高增长缓慢人口增长很快, 世界新增人口中 ,发展中国家占 到80%以上今后几十年,人口 数量将比较稳定, 一些国家还会逐渐 减少采取了控制人口的 措施,人口增长将 趋于缓慢说明发达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说明发达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达国家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构成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类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出生 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原始 型 传统 型 现代 型高高 高高低低 低低低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高-低-高低-低-低高-高-低逐步过渡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 的转变根本原 因是:生产力 的发展。3、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 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 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 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号 的转变。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 的过渡阶段。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 但人口的出生率仍然较高,其原因主要有: (1)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工业化工业化 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城市化城市化(2)城市化水平低 (3)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制度不同练习册:P4 第38题(1)低(2)高(3)甲组人口中老年人比较多,而老年人的死亡 率一般较高。(4)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造成的。年龄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总计甲人口数2005502501000 死亡率0.50.620.93 乙人口数350600501000 死亡率0.80.72.20.81综合题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 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_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俄罗斯 人口老龄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C再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