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0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5页 / 共90页
第6页 / 共90页
第7页 / 共90页
第8页 / 共90页
第9页 / 共90页
第1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第一课:农业 第二课:手工业 第三课:商业 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二课:手工业 第一目:官营手工业。 第二目:民间手工业。 第三目: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即中国 古代手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国古代手工业分为:1、官营手工业。2、民间手工业。请同学们浏览第一目内容,说出书中列 举了中国古代哪几种手工业部门?中国官营手工业中最为突出的几个行业是: 青铜铸造、钢铁冶炼技术、制瓷业、纺织业 。仔细阅读课本P8第一段文字,说说中 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特点?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一、经营主体:政府直接经营 二、组织形式: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三、工匠来源: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 匠。(西周:工商食官) 四、原料:使用上等原料。 五、经济效益:生产不计成本。 六、产品质量:产品精美,代表中国古代手 工业的最高水平。领先于世界。 七、与市场的联系:不投放市场。(如曹寅 的江宁织造)古代官府的垄断现象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业由官府垄断 。 二、汉武帝将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 图的行业收归官办。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 一、“工官”工场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当时手 工业的最高水平。 二、1、“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 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革新和 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2、行业间相互隔绝 ,新技术难以推广。3、技术工艺的传承也 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青铜器 一、夏商周是中国的青铜时代。 二、青铜器的代表有:司母戊大方鼎、四羊 方尊、四川三星堆礼器。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由王室所铸, 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 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 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 馆。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高133厘 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 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初 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 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后母戊鼎 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当年村民锯下一只 鼎耳,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找到,现在看到 的是后来补铸上去的,成为了一大遗憾。 蕉叶形 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四羊方尊商晚期的贮酒器。原 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 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 尊。此尊造形简洁优美,采 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 图像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 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整 个器物用快方法浇铸,一气 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 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 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端庄 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 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 、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 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 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青铜器 一、夏商周是中国的青铜时代。 二、青铜器的代表有:司母戊大方鼎、四羊 方尊、四川三星堆礼器。 三、用途:祭祀、酒器、兵器、少量用于农 业。冶铁炼钢技术 一、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春秋战国铁犁 。 二、西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三、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四、南北朝:灌钢法。水排是我国古代 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 风装置。人类早期的 鼓风器大都是皮囊。 一座炉子用好几个囊 ,放在一起,排成一 排,就叫“排囊”用 水力推动这些排囊, 就叫“水排”。水排发明于东汉 早期,是南阳太守杜 诗(?38)在总结 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 础上发明的。 制瓷业 一、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已烧制出原始 瓷器。 二、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三、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四、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唐朝诗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 来”赞美青瓷。)唐三彩、秘色瓷。 唐朝 时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制瓷业 五、宋朝:出现五大名窑(河北曲阳的定窑 、河南宝丰的汝窑、浙江龙泉的哥窑、河 南开封的官窑、河南禹州的钧窑) 代表作:孩儿枕 六、元朝:青花瓷 七、明朝:彩瓷 。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 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 器。 八、清朝:珐琅彩。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 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 珐琅瓷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 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 叫珐琅彩。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 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 水平最高,工艺最美。珐琅彩终止于乾隆 后期。丝织业 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 二、商朝已有织机。 三、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四、西汉:1、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 千工人。2、丝绸远销欧洲、非洲。3、丝 绸之路。4、陈宝光妻是西汉民间最优秀的 纺织家。5、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 衣。 五、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丝织业 六、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 七、元朝:民间能手黄道婆到海南岛学习黎 族棉纺织技术,回到家乡松江后推广。 八、明清:1、苏杭织造局。2、明朝的花楼 机。3、精致的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4 、苏州、杭州和南京是明清时期的丝织业 中心。5、明代棉布取代麻、丝成为人们主 要衣料。惊艳世界的奥运青花瓷颁奖礼服平均年龄在68岁以上的苏州老绣娘用快要失传的 宫廷绣法,绣出了这美妙惊艳的“青花瓷”颁奖礼服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发展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丝织技术出现于原始社会,元朝黄道婆对内 地丝织技术进行了革新 B从汉代的犁壁到唐朝的曲辕犁,我国犁耕技 术日益成熟 C青花瓷出现于汉代,青瓷出现于元代 D南北朝灌钢法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 了炼钢技术中国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和民 间手工业。阅读课本第二目的第一段文字,说出 民间手工业又可细分为哪两种?民间手工业又可细分为哪两种? 民间手工业又可分为: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有什么特点?民间手工业分为: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 一、家庭手工业 1、以纺织为代表。 2、属于农户的副业。 3、产品用途: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即与市 场较少发生联系。你认为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关系如何?二、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 品。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较为密切。三种手工业与市场的关系 一、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几乎不投放市场。 二、家庭手工业的产品较少投放市场。 三、民营手工业的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与 市场关系密切。阅读课本P10第二段文字,梳理中国古 代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民间手工业发展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发展。 1、民营手工业发展受到鼓励。 2、商鞅变法:生产布帛多可免徭役。 3、有经营盐铁成巨富的手工业者。 4、墨家:代表手工业者。 5、鲁班:中国木匠的祖师。 二、秦汉: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中国古代民间手工业发展史 四、隋唐:恢复和发展。租庸调制度。 五、两宋:在曲折中艰难发展。 六、明朝:1、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 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 导地位。生产工具:花楼机。2、出现了资 本主义萌芽。阅读课本P10最后一段文字和学思之窗,思考 : 1、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 2、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 3、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地点。 4、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 5、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表现。 6、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资本主义萌芽 一、时间:明朝中后期 思考: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雇佣关系的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 二、出现的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地点在哪里? 资本主义萌芽 三、出现的地点:江南地区。 思考:哪个行业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 四、最早出现的行业:丝织业。 五、具体表现:1、机户出资、机工出力。2 、暑袜店包买商。资本主义萌芽 六、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1、部门增多:采铜业、制糖业、伐木业。2、地区增多:云南、四川、台湾、陕西、 北京、景德镇。 七、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雇佣关系,即劳 动力成为了商品。 八、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 平的产物。 九、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的意大利。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施复夫妇二 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 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 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 ,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 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 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 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思考: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 ?资本主义萌芽 十、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2、关卡林立,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 工业生产规模。 3、封建剥削严重,农民贫困,购买力低。 4、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 5、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影响。 6、地主和商人买房置地影响扩大再生产。 7、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表现 一、手工业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 二、产品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如 西汉就开辟了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三、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四、明清时期:1、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销 路增大。2、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 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 器。 五、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 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六、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 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 我国制瓷技术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 ) 白瓷 青瓷 珐琅彩 秘色瓷 A B C D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若邢瓷类银,越 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 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 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 也”。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唐朝时, 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陆羽推 崇越州青瓷。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 组成部分。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 ( ) A B C D 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 “鲁人善织屦(麻等 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 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 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 乎?”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战国时期已 经有了私人手工业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 进行生产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手工业 者受到歧视 ( ) A B C D “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 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 ”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 要材料是 ( ) A丝 B毛 C棉 D麻 明代流传着“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这表明 ( ) A明朝区域经济已有发展 B明朝农业 生产已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C出现了新生产关系的萌芽D全国各地 产品质量、产量和规模都有很大幅度提高西汉哪位皇帝把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收 归官办,实行专卖?西汉哪位皇帝把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收 归官办,实行专卖?汉武帝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