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希腊的先哲 【课程标准】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 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 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 献。 【学习要求】1简述柏拉图生平事迹:受教苏格拉底、 创办学园和著作理想国。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师从柏拉 图、教育亚历山大和在雅典讲学。 3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不 懈探索精神。 4认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 化的贡献。 【知识结构】 一、柏拉图 1、生平事迹 2、柏拉图的思想 3、柏拉图学院 4、柏拉图思想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二、亚里士多德 1、生平事迹 2、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成就 3、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基础知识回顾】 一、柏拉图 (一)柏拉图的生平 1、出身名门 2、追随名师:苏格拉底 3、游历四方:西亚、北非、南欧 4、创办学校:387BC,阿卡德米学院 (二)柏拉图的思想理念论和理想国 1、理念论(哲学思想) 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构成,理性世 界真实,感性世界虚幻。 把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对立起来,理念先 于物质, 知识是先天的,学习即回忆。评价:是唯心主义哲学。第一次阐述了人 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 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2、理想国(政治思想) 代表作:国家篇(或理想国)A 成员及职责:护国者执政,“智慧之 德”,卫国者军队 ,“勇敢之德”,生产 者生产,“节制之德” B 国家统治者哲学王 C 目标:正义与幸福,和谐与效率。 D 评价: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 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理想 国终成乌托邦。 (三)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 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 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 培养人才学生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 平等开设课程:算、几、天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教学理念:全面、和谐、发展 影响: 生命中的转折点,传播政治理想,培养众多人才;欧洲文化史上大事件,为后来欧洲文教、科技、哲 学等发展奠定基础。 (四)柏拉图思想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摘自高中教学“史论共享”) 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奠基性文献,在 后世哲学家与神学家的著作中,几乎都可以 看到柏拉图思想的影子。人们可能赞同他的思想,也可能反对他的 思想,但无法忽视他的思想的存在。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 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 人物。 二、亚里士多德(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1、刻苦求学广泛的文化知识2、广泛研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3、从教著书吕克昂学院、著作 集大成者(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成就 1、哲学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 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 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2、自然科学领域:(生物、物理) 3、逻辑学领域:三段论 4、伦理学领域: 中庸之道比较孔、 亚“中庸”异同 剖析人的本质理性 5、政治领域: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但又宽厚仁慈(三)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摘自高中教学“史论共享”)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哲学 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他的自 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在政治领域里 ,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 要话题。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 古代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是“人类的导师” 。 【重难点突破】 1、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方面柏拉图孔子不 同 点所处时代古希腊奴隶制盛行 之际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 过渡时期 政治思想开创理想国恢复周礼旧制思想核心“理念”,重理性“仁”,中伦理相 同 点面临政治 形势都是社会秩序不安定主张提倡以德治国,维护等级秩序文化教育创立思想,创办学校历史影响在东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2、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 (1)哲学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 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 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 成 (2)政治主张: 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 是法治国。 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课堂检测1、在东西方先哲中,提出理性是人的本 质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2、正义与民主是当今社会人们津津乐道 的社会话题,在古代西方先哲中,首先完 整而系统地探究这一问题的是( ) A、梭伦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DD3、理想国一书中所讨论的重要问题是 ( ) 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到正义 B、什么是人的本质 C、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D、人是万物的尺度A4、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 资产阶级把永保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 理想,无产阶级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 的奋斗目标。这说明( ) 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远离实际的 C、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愿望 D、理想是虚无飘渺的东西 A5、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 ( ) A、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 B、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C、支持寡头政治 D、反对雅典的民主6“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柏拉图是 人。”“所以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这是亚 里士多德的 ( ) A理念论 B三段论 C形而上学 D中道思想AB7、之所以称亚里士多德为“百科全书式的 学者”,是因为( ) A、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常动摇于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B、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 ,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C、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 D、亚里士多德兴建了“吕克昂”学园 B8、“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 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 ,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 ( ) A政治学说 B教育学说 C伦理学说 D逻辑学 D9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表述正确的 是 ( ) 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亚里士 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两者都赞成奴隶制社会 两者的思想 都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对“人”的重视 A B C D B10下列哪一种人是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 标 A.公民 B.军人 C.士农工商 D.哲学家 D(1)对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 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材料一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材料二认为秦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人民 反抗,而不是郡县制的过失;材料三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 系?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 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没有关系。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但王 朝的衰亡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采用何种 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 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 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 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 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 在?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 8. 康熙皇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试归纳其采取哪些重大的措施来巩固和发 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分析这些措施的主 要特点和影响。 (1)措施:平定三藩之乱;粉碎噶尔丹叛乱 ;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加强对蒙藏管理 ;发动雅克萨战役,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 条约。 (2)特点:平叛与军事行政管理、加强联系相 结合。反抗外来侵略与巩固国防相结合。 (3)影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我国 疆域基础,开发了边疆。 (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科学迅速发展的原 因是什么?牛顿取得了怎样的巨大成就?原因: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发展。成就:在数学方面提出了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 步算法;在光学方面,通过实验证明日光由七色光 组成,进一步说明了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从而奠 定了光谱学的基础,并提出光的“微粒说”;在力学 方面,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力, 用数学表达式把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提出的零散的 理论加以科学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万有引力定律成为天文学的基础定律。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的感想。 (4分) 成功的根本在于勤奋和探究,贫穷不是个 人的耻辱,反而可以磨炼个人的意志品质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