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阅读教材P112内容探究分析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原因。提示:分析时应该把握住中国自身的因素和外在的国际环境(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两个角度。2.阅读教材P112“历史纵横”。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如何批驳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 提示:(1)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2)这是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制造“”阴谋的大暴露。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并且坚决反对。3. 观察教材P113插图“中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飘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解答该问题应该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1)从中国角度思考,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2)从美国角度思考,是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它必将使美国改变对中国的态度。(3)从第三世界国家角度思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加入联合国,必将使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极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美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阅读教材P113“学思之窗”,并就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谈谈你的看法。提示:(1)中国方面:当时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2)美国方面: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同时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寻找新的国际关系的平衡。因此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愿望。2.阅读教材P113“历史纵横”,思考“小球转动大球”体现了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过程有什么特点?提示:从民间交往开始,以民促官。3.试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提示:(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2)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3)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010年3月18日,中国第十一批联合国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第一梯队86名官兵飞赴刚果(金),开始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任务。(1)中国政府这一行动体现了当前怎样的外交政策?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外交政策目标。这一行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2)结合教材P114“历史纵横”,思考中国为什么重视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提示:联合国是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以联合国为中心就是主张在联合国的框架下采用对话和协商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强化联合国的权威,反对单边主义,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知识点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2010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4年 C.1971年 D.1978年【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产生的影响有( )对中国来说是外交的重大胜利 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促使美国立即与台湾断交A. B. 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其中是影响;是原因而不是影响;与史实不符。知识点2: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3.(2010苏州高一检测)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政策彻底失败C.促使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认真理解题干意思,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有利于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潜在含义是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4.2010年6月,菅直人当选为日本新任首相,38年前来华访问并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日本首相是( )A.田中角荣 B.大平正芳C.村山富市 D.福田康夫【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72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双方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得以实现。知识点3:新时期的外交建树5.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外交任务是(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 专注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斗争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 B. C. D.【解析】选B。中国作为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家,在新形势下,仍将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而斗争,发展与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而不是专注于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6.(2010锦州高一检测)“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选D。中国历来主张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001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合组织作为新型的区域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周边六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A、B、C三项反映的不是睦邻关系。解题助手注意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理解分析。7.回顾近现代中日关系发展的历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材料四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材料三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3)据你所知当前不利于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问题有哪些?(4)请你结合材料四,联系最近几年中日关系的现状,大胆预测一下未来中日关系的前景。【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和创新应用等能力。解题时要结合近代、现代及当前中日关系的有关内容,综合分析组织答案。第(1)题注意要求从政治和军事上回答;第(2)题应首先理解“不正常状态”的含义,然后联系历史知识回答;第(3)、(4)题主要联系有关时政热点问题进行概括和分析。答案:(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2)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3)历史教科书问题、靖国神社问题、台湾问题、东海油气资源问题、钓鱼岛问题。(4)中日两国和平友好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不可避免。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0苏州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日益取得重大进展。据你所学历史知识,右面新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图片所示这项外交活动应该发生在( )A.上个世纪50年代B.上个世纪60年代C.上个世纪70年代D.上个世纪80年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信息解读能力。新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应该是在解决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以后,这个问题的解决是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代表大会。2.(2010济宁高一检测)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毛泽东如此安排不是基于( )A.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 B.中美关系改善的可能性C.中国外交战略的需要 D.基辛格国务卿访问中国【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在中国盛大的国庆盛典上,毛主席如此安排基于中国外交战略的深邃考虑。当时,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很有必要改善同美国关系,而当时,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有意向和中国改善外交关系。而基辛格国务卿访问中国是在1971年。3.2010年5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来华出席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回顾历史,关于中美关系的说法准确的是( )A.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转机B.1971年两国关系走向了正常化C.中美关系的改善受到中日关系的影响D.1979年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解析】选D。本题考查准确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转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4.温家宝曾经用李白的一句诗来回顾中美关系:“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下列词语与这句诗应和最好的是( )A.曲折前行 B.一帆风顺C.风雨如晦 D.前途难测【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回顾中美关系3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总体趋势是前进的,占主流的,但有些时候却出现波折。概括起来就是在曲折中前行。其他三项都不能全面概括中美关系的整体发展状态。5.柴泽民是我国非常杰出的外交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国全权大使。右面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的时间应该是( )A.1972年 B.1975年C.1979年 D.1980年【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照片中“递交首份国书”,应该拍摄于中美正式建交的瞬间1979年。6.(2010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A.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解决国家安全问题D.联合美国对抗苏联【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了给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我国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外交政策的目标。7.(2010潍坊高一检测)不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派海军到亚丁湾护航B.出席APEC峰会C.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D.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能力。中国派海军到亚丁湾护航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派遣的,中国向海地派遣维和警察防暴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