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7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5页 / 共67页
第6页 / 共67页
第7页 / 共67页
第8页 / 共67页
第9页 / 共67页
第1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管理学院 林洪进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式管理兼谈管理的差异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2管理学院 林洪进文化的定义要想对企业文化有正确的认知,首先要对文化有正确的定义。1.老百姓的理解老百姓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这个人书读得多,这人就有文化。2.权威的解释 对文化的一个诠释,需要去看一些比较权威的书,比如辞海、 辞源,它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 衍的模式叫文化。 这跟老百姓的理解不同,它将“文化”提升到了“生存”的问题上 。我们经常提到的有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 中国的大陆文化,现在受到了海洋文化的冲击。战争年代,也有战 争年代的文化。比如,游击战文化、阵地战文化、正规战文化、海 陆空三军的战争文化。所以任何一个领域的文化,都会逐步升华。 考察一种文化是不是先进的、优秀的,关键是看能不能与时俱进。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3管理学院 林洪进传统文化的定义我们是炎黄子孙,生活在神州大地上,当我们去建立自己的文化 时,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不能回避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下面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在这个文明史里,主要是长江和黄河孕育了我们这个民族。所 以我们把长江黄河称为我们的母亲,是她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江和黄河文化的主要内涵是农耕文化 。 农耕文化的发展趋势是由北向南推进。北方的农业很发达,越 往南越落后。历史上称广东为南蛮之地,就是指当时的南方很落 后。在北方犯了罪的人,把他流放到广东去。比如苏东坡,他犯 了罪以后,就被贬到广东的惠州。 民以食为天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4管理学院 林洪进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在传统文化中,一句很重要的话叫“民以食为天”。所以要认识中 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介绍我们的饮食文化。1.在中国,很多事情是吃出来的,都跟吃有关系 在中国的很多事情都和吃有关,这跟西方的观念完全不同。西方 人对“吃”的理解非常简单,肚子饿了就吃饭,有什么吃什么。而 中国人对吃则非常讲究。2.饮食的潜意识 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交等一切事情,都跟“吃”有关系。 所以在这样一种传统文化的引导下,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骨髓里、血液里,都会有一种潜意识的观念,这种观念对我们每 个人都有影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5管理学院 林洪进中国人的“泛食文化” 因为吃很伟大,吃很重要,所以,我们 把很多原来跟吃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 都跟吃联系在了一起。比如: 工作,我们叫“饭碗”; 上班,我们叫做“混饭”; 产生忌妒心,我们叫“吃醋”; 吃透上级意图、会议精神要吃透; 吃亏、吃苦、吃得开等。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6管理学院 林洪进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7管理学院 林洪进文化:精神+表现形式人类文化轴心期西方东方老子孔子佛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8管理学院 林洪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正确 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不仅要认识它,还要识 别它。 传统文化对我们影响深远,每一位炎黄子孙都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它的影响。 在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去其 糟粕,取其精华。 传统文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企业文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9管理学院 林洪进中华文化的DNA易经思想儒道法兵诸家思想三大理念三大品性亘古常新博大精深平易近人大道相通大道至简阴阳对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0管理学院 林洪进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思想与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佛、道 中庸之道 中国人的情、理、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1管理学院 林洪进易经思想与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的方法:从一阴一阳谓之道说起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2管理学院 林洪进刚柔并济:两仪生四象四象图在管理分析和决策中是常用工具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3管理学院 林洪进四大方法管企业.物:工具性人:人文性经济方法科技方法法律方法文化方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4管理学院 林洪进儒 学1.儒学的观点 强调仁义礼智信。 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重义而轻利,重德而轻才。2.儒学的政治总纲 儒学的政治总纲是三纲,八目。 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5管理学院 林洪进儒 学3儒学的思想和原则 儒学的思想是仁、义、忠、恕、德、礼。 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 名著中的儒学思想: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指合群但 是不会结党成派。 “乡愿,德之贼也。”(论语)这是不可取的。 “企者不利,跨者不行。”(道德经二十四章)意 思是说你踮起脚尖,就不能站很长时间;你跨在一个 地方,就不能走得很快。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因 此可见儒学的思想和原则,对中国人的行为和社会的 一些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力。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6管理学院 林洪进中庸之道 中庸一书中对中庸之道做了详尽的解释: 小人反中庸 中庸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不是被捧到天上,就是被踩 到地上。 对中庸的理解 误读 我们对中庸的一般理解是:所谓的中庸,就是不左, 不右,不偏不倚,走中间路线;枪打出头鸟,咱别出 头,也别在最后,在中间就合适。我们把这种思想叫 中庸思想。这种理解并不正确。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7管理学院 林洪进 权威解释 中庸一书对中庸之道做出的诠释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达之 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意思就是我还没有做、我准备做事情, 这叫中;做了,而且我做成了,这叫和。中是天下的大本,和是 达之道也,这个道就是最好的一条道。 君子和而不同,而小人同而不和 这就讲到了同与和的观念,意思是,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他是和 而不同的,和指的是和谐,同指的是苟同。比如我们大家是一个 和谐的团队,但是每个人可以各抒己见,如果我对你的意见,有 我的看法,我要表述,但是我表述了我的看法,不影响我们是一 个团队,这是君子所为。小人则会阳奉阴违,实际上他心里跟你 不是一个团队。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8管理学院 林洪进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19管理学院 林洪进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2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20管理学院 林洪进佛学 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第二个土壤是佛学。佛学是 从印度传来的,但是它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 非常深远。1佛学的观点 强调以清静之心修身,以慈悲之怀处事。 要平和圆通,去省悟人生的真谛。 每一个佛家的弟子,要消除心中的贪妄之念, 扬善去恶,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是佛学的最高境界。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2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21管理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