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9页
第2页 / 共119页
第3页 / 共119页
第4页 / 共119页
第5页 / 共119页
第6页 / 共119页
第7页 / 共119页
第8页 / 共119页
第9页 / 共119页
第10页 / 共1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编撰 制作 授课人傅军JGJ46-2005总则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保障施工现 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发生,促进 建设事业发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 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的电源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 统的设计、安装、使用、维修和拆除。总则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 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 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2 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3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 规定。2 术语、代号1;低压 高压 2;外电线路 3;接地 工作接地 重复接地 4;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 自然接地体 5;触电 电击 电伤 跨步电压 6;配电箱 分配箱 开关电气事故概要电气事故与电有关的事故按事故对象分:人身事故设备事故停电事故等按引起事故的电能的形态划分:触电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路故障及事故触电事故分析由电流形式的电能造成的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 1. 电击和电伤(1) 电击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直接接触电击 :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间接接触电击:触及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 电击特点:伤害内部 致命电流小 无明显痕迹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2)电伤电流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等 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 感知电流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有效值,下同)。概率为50%时 ,成年男子感知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子约为0.7mA。 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概率为50%时,成年 男子和成年女子的摆脱电流分别约为16mA和10.5mA;概率为 99.5%时,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摆脱电流约为9mA和6mA。 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是短时间作用的最小 致命电流。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人的室颤 电流约为50mA;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搏动周期时,人的 室颤电流约为数百mA。心电图和血压图(2) 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电流持续时间越长,则体内积累局外电能越多; 电击持续时间延长,必然重合心脏易损期;电击持续时间延长,人体电阻降低,人体电流增加;电击持续时间越长,中枢神经反射越强烈。 (3) 电流途径的影响 人体在电流的作用下,没有绝对安全的途径。流过心脏的电流越多、电流路线越短的途径是电击危险性越大 的途径。 (4) 电流种类的影响不同种类电流的危险程度不同。工频电流、高频电流、直流电流、冲击电流、残留电荷及感应 电都有电击致命的危险。 (5) 个体特征的影响 健康、健壮、性别、年龄不同则危险程度不同。人体电阻在干燥、电流途径从左手到右手、接触面积50100cm2的条件下, 人体电阻见下表。干燥 10003000 潮湿 500800 人体电阻 ()4.触电事故发生率与分布基本特点:无预兆迅速降低防卫能力急救困难非矿山企业第2位 超过10%每用电每用电12108kWh死亡1人上升趋势(1) 现状(2) 发生率季节(扩大范围说明) 电压(分布说明) 人员(流动变化说明) 设备(类设备说明) 部位 环境 性质(3)触电事故现状分布之一:缺乏安全意识超过95% 明显违章47% 直接关联漏电26%触及高处带电体20% 移动式设备25%高压触电38% 69月49% 专业电工27% 连接部位16%多重原因32% 分布之二:操作使用中55%施工装拆中25%维护检修中18% 带有违章性质的触电死亡事故不下50%3 临时用电管理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 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 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3 临时用电管理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内容;1 现场勘测;2 确定电源进线,变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 置及线路走向;3 进行负荷计算;4 选择变压器;3 临时用电管理5 设计配电系统;1)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2)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3)设计接地装置;4)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 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 置设计图。 6 设计防雷装置; 7 确定防护措施; 8 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3 临时用电管理3 临时用电管理分 配 电 箱 系 统 图3 临时用电管理临 时 用 电 平 面 图3 临时用电管理3.1.4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 制 . 审核 . 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 织编制 ,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 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变更用电组织设计 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3.1.5 临时用电工程必须 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 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 后方可投入使用.3 临时用电管理1.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必须采用的电气 安全保护技术要点可概括如下: (1)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2)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3)釆用三级配电型式。 (4)规范配电线路的敷设。 (5)规范配电装置的电器配置和使用。 (6)规范电动建筑机械的安全装置和使用条件。 (7)规范电气照明设施。 (8)规范电工的专业性。电工及用电人员 特种作业包括: 1)电工作业;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 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5)登高架设作业; 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 7)压力容器操作;8)制冷作业; 9)爆破作业; 10)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 验); 11)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坝 作业); 12)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 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国务院行业 主管部门提出,并经国家经济贸 易委员会批准的其他行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这里所说的电工是指符合 国家现行标准用电安全导 则GBT 13869 中规定的 人员,并持有近期考核技术 证件者。按照规定,安装、 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 必须由符合规定要求的电工 来完或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 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 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工作,严禁不符合国家规定 的非电工人员,进行从事临 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 拆除工作。电工及用电人员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 。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 用品,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2)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 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3)配电箱内盘面上应标明各回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作出分 路标记 4)总、分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指定专人负责。 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h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上锁 5)各种电气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箱内不 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 6)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安全技术档案3.3.4 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 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 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 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2)施工时各种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 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当外电线路的电压为 1kV以下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4m;当外电架 空线路的电压为1lO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为6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35llOkV时,其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8m。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 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 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lO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 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 触电事故绝缘 屏护 间距典型事例一典型事例二高压线就在凉台的下边 隐患! 他往上面撒尿结果惨 不忍睹!放电痕迹犹在。简况:隆冬季节,某垃圾处理场,垃圾车爬坡,迅速倒完,翻 斗尚未落下,起步,碰高压线,放炮,司机弃车,右手抓车门 跳下,弧光自地面起,全身起火,扭曲,挣扎,倒下,抽动, 死亡,轮胎起火,车毁线断 。 简析:间距的变化、承包后的安全、领导的责任。起重机翻斗车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 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外电线路电压 为1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外电线路电;压为l 35kV时;最小垂直距离为7m。 4)对于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可以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要悬挂醒目的警告 标志牌。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 全人员负责监护。 5)对于既不能达到最小安全距离,又无法搭设防护措施的施工 现场,施工单位必须与有关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 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不得施工。 接地与防雷5.1.1 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 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 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箱(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 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接地与防雷5.1.2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 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 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必须通过总 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 防雷模块接地与防雷TN-S系统;在整个系统中性导体零线N和保护 导体保护零线PE是分开的。接地与防雷TN-C系统;在整个系统中,中性导体和保护导 体的功能合在一根导体上。接地与防雷TT系统;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作接地保护的 系统零线断线的危险接地与防雷这里所谓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是指在电源 (10/0.4kV电力变压器低压侧或380/220V发电机中 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电力系统中,由电源中性点引 起的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简称保护线)PE分开 设置的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系统,在这一系统下 ,所有电器设备(包括配电装置和用电设备)正常 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气设备的金属基座、 外壳、骨架、箱体等)均应与PE线用金属导体作电 气连接。 5.1.10 PE线上严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 流,且严禁断线.接地与防雷5.3.2 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配 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处,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 端处做重复接地.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542D漏电开关检测仪接地与防雷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施工现场需要考 虑防直击雷的部位主要是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 等高大机械设备及钢脚手架,在建工程金属机构等高架设施, 并且其防雷等级可按三类防雷对待。防感应雷的部位则是设置 现场变电所时的进,出线处。5.4.7 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接地电阻表防雷分类建筑物按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遭受雷击时人身伤亡的 危险性、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及其政治经济价值分为三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年平均雷暴日大于等于40天小于90 天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