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也叫地形:地球陆地表面的形态或外貌 。阅读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作用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来自地球内部: 内力作用 长江泥沙冲积,动力 来自地球的外部:外 力作用喜马拉雅山上海崇明岛一、地质作用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 作用 ,叫地质作用。地表地貌的形成地质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二、地壳运动n地壳运动就是指地壳的天然运动 。n可以分为二种。 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形态产生地貌关系水平挤压隆起 , 形成巨大的 褶皱山系;水平 断裂,形成裂谷 或海洋。地表高低起伏 和海陆变迁 水平运动 和垂直运动相 伴发生,主要 以水平运动为 主,垂直运动 为辅。 地壳为什么会运动呢?运动的机制是什么?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学说三、板块构造学说运用:(1)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2)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a、张裂: b、碰撞: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陆陆碰撞:陆洋碰撞: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 大陆板块:大洋板块:岛弧、海岸山脉 (太平洋两侧多岛弧) (落基山脉) 海沟四、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及 其对地貌的影响 1、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关系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2、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外力 地貌流水风风力侵蚀蚀 地貌沉积积 地貌 崎岖地表 沟谷 峡谷 瀑布冲积平原 三角洲 冲积扇 风蚀沟谷 风蚀洼地 戈壁 裸岩荒漠 沙丘 沙垄 黄土高原3、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地质作用 项目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 响 内外力作用的关 系 地球内部 的热能 太阳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 动、变质作用、地 震等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等 使地表隆起或拗陷 ,形成高山和盆地 削高填低,使地表 趋于平坦 相互联系,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 主导作用。 沉积岩岩浆变质岩岩浆岩五.岩石转化、地壳物质循环意大利那不勒斯古庙的三根大理石柱升降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黄 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 河流,每年黄河都有14亿 吨的泥沙注入渤海,以这 种速度,2千年后渤海将 被泥沙填满,而实际上从 渤海形成至今,它的形状 和水深并无多大变化,据 地质学家考察,发现渤海 所在的地壳在不断下沉, 而且地壳下沉的速度与泥 沙注入的速度大体相当, 所以,渤海的形状和水深 都没有多大的变化。 (渤海的面积只有9万平 方公里。渤海平均水深25 米,渤海的总容量不过 1730立方公里。 )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的岩层中发现了大量海相岩层和海生 生物化石,证明在地质史某段时期,现在的喜马拉 雅山地区是一片面积相当广阔的海域;而且在5700m 的地层中发现了栎树化石,现在这种植物分布的高 度是3000m。这些证据证明喜马拉雅山长期以来以极 快的速度抬升,在5300万年前开始成陆,之后不断 抬升形成“世界屋脊”。 上海崇明岛崇明岛从形成至今已有1300 多年的历史了,唐代(618年)涨 露出水面,五代设镇,宋代设 场,元代建州,明清以来设县 ,1958年12月划归上海市。由 于长江大量泥沙淤积,崇明岛 的土地东、西两端淤涨很快, 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 。近400年来,崇明岛经历了多 次沧桑之变和迁移。仅1583年 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5次。 直到现代,崇明岛也是不稳定 的,长江口北支水道逐渐变窄 变浅,也许将来崇明岛会与苏 北平原连在一起。 镇江和丹阳位于长江三角洲的顶端,是泥沙沉积形成的,并且,现在 泥沙仍然在沉积,这是外力作用;而泥沙之所以可以沉积,是由于很久 以前,长江三角洲所在的地壳下陷的原因,这是内力作用。1)将图上的数码,分别填入下面的空格内:属于外力作用的有 _ ;属地壳运动的有_ ;属岩浆活动的有_ ; 属变质作用的有_ 。(2)发生变质作用必须要有一定的_ 和_ (条件) 。 (3)形成沉积表的外力作用是_ 、_ 、_ 、 _和固结成岩。(4)下列关于变质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是两个重要特征 B石灰岩可变质成大理岩 C砂岩可变质成石英岩D页岩可变质成片岩、极岩(1)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图,该地形名称叫 _。 (2)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图,该地形名称叫 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图,该地形的称叫 _。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_图,该地形名称 叫_。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