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公受珠, 内所著披袄中。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 小舟至绝璧下。汝识之乎?噌弘者,周 景王之无射也。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虽有槁暴,不复 挺者,糅使之然也。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汉语语音的演变吐蕃 樊於期偏袒扼腕曰 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可以解燕国之患 二、汉语词语的演变 1.词语的词形变化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 成为现代的多音词。(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 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如: 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股大腿 。 如:虎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 兔子。如: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粹纯粹。单纯的双音词,主要有以下两种: 叠音词,如:翩翩、霏霏; 联绵词,如:参差、惆怅(双声关系)须 臾、仓皇(叠韵关系)。这些词虽然由两个字 组成,词义却是由这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的 ,不能拆开解释。 合成的双音词,主要有以下四种: 联合式,如:婚姻、宾客; 偏正式,如;天子、布衣; 前缀后缀式如:阿爷、率尔; 偏义复词,如:存亡(出师表“今天下 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词语的词义变化(2)词义缩小。宫:古为“房屋”,今为“宫殿” 。 “丈人”,古义指“老人之通称”. (3)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 物。 如“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现在指为 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 损害一方的利益。(1)词义扩大。“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如“哭”,古义指“悲痛出声”,“大声曰哭, 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嚎” . “耳闻不如目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 等,“闻” 是“听”的意思。现在,“闻”是指用 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谤”古代指公开指 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现在“谤”用于“诽 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1、解释下列各句中红色的词语的古今意 义和用法。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 和国。 2、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 姻关系的成员。沛公居山东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之学者必有师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与“丈 夫”相对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 有一定成就的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颜色不少变 秋天漠漠向昏黑 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 今义:色彩。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 今义:秋季。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 今义:春天和秋天。 因为 古义:因此写作。 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3、词语的替换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 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1)社会因素:如把“世”改成“代” (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 子”“演员”,“残废”“残疾” (3)语言表达:“足”“脚”,“面”“ 脸”, “目”“眼”,“口”“嘴”三、语法的变化 1、语序的变化 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 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 所谓的“宾语前置”:A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B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不欺 骗我)2、句式的变化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 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名 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也”, 或者只用其中之一。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夫战,勇气也。 C荀卿,赵人。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A“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 B“既来之,则安之”(“安”作“使 安”讲)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作“ 以为美”讲) 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 活”讲) E“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像翅膀 一样”讲)“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船”为名词,用在动词“载”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 为所用的工具,用船之意。 “手”为名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 为的方式,“用手”之意。 “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的前面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之意。 “山”为名词,用在动词“行”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 为发生的地点,“在山上”之意。“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宾语,活用 为名词,疑问之意。 “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记述的 文字”讲。 “有”是动词,这里活用名词“出产的东西“香远益清”(爱莲说)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 患 死于安乐)“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 动词,远播之意。 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 “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苦”、“劳”、“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当作 “使苦”,“使劳”、“使饿”讲,属于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一、下列加线的字你会读? 1、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2、天姥连天向天横 3、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 4、是时,曹操遗权书 5、彗星见于东方 6、羽扇纶巾 7、万乘之国。 8、否极泰来二、古人的称谓很复杂,一般对自己用 谦称,对别人和长辈用敬称,对平辈和 晚辈相对随意。看下面称谓分别用于什 么人。 仆,不才,不佞 小子,竖子 孤,孤家,寡人 子,夫子,先生 公,君,足下,丈,大人一般人自称 晚辈 王侯自称 称师辈 称朋友、尊长作业:翻译下面句子 1、其李将军之谓也?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史记李将军列传 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他的和不熟知他的人 ,都为他竭尽哀悼。 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 若不足者。三国志 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西去见主上,不应自 我夸耀,要在交谈中表现出好象做得不够的 样子。4、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说苑政理 即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 人马驹的呢?5、隐处穷泽,身自躬佣 。邻县士民慕其德 ,就居止者百余家。后汉书循吏列传 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 人们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 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