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四 2 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 思想理论成果 (复习课)知新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要求】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 历史作用。 第二课 毛泽东思想 【要求】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和新民主主义理 论方面的主要论著及主张;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以及思想主张;毛泽东 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第三课 邓小平理论 【要求】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 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知识梳理】 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旧)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的内容 1. ,包括“ ”两 项内容,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 革命 。 2. 的主要内容是“ ”,即进 行 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3. 的主要内容是“ ”,也就是孙 中山所主张的 革命。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 创立民国政治 平均地权 社会 (二)作用 在三民主义指导下革命党人发动 , 推翻 ;建立 ;颁 布 。辛亥革命 君主专制统治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新三民主义 (一)新三民主义基本内容 1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对 的 口号,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平等; 2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 所 共有,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 3民生主义,增加了“ ”,并提出 实行“ ”的政策,使民生主义 与 紧密结合。帝国主义一般的平民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扶助农工 (二)历史作用 1.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 生中 的转变。 2.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实际上确立了 “ ”的三大政策, 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同中共的 革 命纲领基本一致,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 治基础,推动了 的发展和高 涨。最伟大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最低国民大革命第二课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 的运 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 命的 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 国共产党 智慧的结晶。 中国正确 集体 二、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内容:即 的 道路。 2理论上的论著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 为什么能够存在? 、 指明了中国革 命道路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 1理论著作 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持久战 论联合政府等文章。 2.理论内容 A革命的性质: B革命的对象: C革命的任务: D革命的动力: E革命的前途:新民主主义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反帝反封建工人 、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 1.理论内容: A创造性提出 专政的理论 B社会主义 和社会主义 同时并 举的理论 C正确处理工业同 的关系, 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2.著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 。人民民主 工业化改造农业、轻工业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三、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 影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相 结合的 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 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化的马克思主义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 胜利的理论武 器,是社会主义中国建国立国思想政治基础, 是 理论的渊源和 理论先导。革命实际 第一次 中国革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三课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 1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 表了 ,团结一致 向前看的讲话,被称为开辟新时期新道 路的 。 1978年召开的党的 ,标 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正式 开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宣言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982年,中共 大召开。邓小平提 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 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 ”的理论。 1987年,中共 大召开。大会系统 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阶段理 论并制定了 路 线,并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十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 初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第一次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992年春,邓小平“ ”就社会主义 , 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 革命对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 会发展的关系,判断实践的标准等问题,做了深 刻的阐发。 “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 理论 并形成体系。 1992年秋召开的中共 大,对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概括,使之 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1997年中共 大明确提出和使用“ ” 这一概念,并把他作为 思想写进了中国 共产党章程。 南方谈话 本质计划、市场成熟 十四十五邓小平理论 党的其他内容“中国不打美国牌, 也不打苏联牌,中 国也不允许别人打 中国牌。” 一国两制不结盟 二、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指导意义 1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 , 怎样 这个根本问题,把 对 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2是开创和引领 事业 不断前进的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 际相结合的 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 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次【问题探究】112 1.“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我们回眸世纪 巨变,不禁感慨万千:一个世纪以来,中 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 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 物 ”(1)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指的是?(2)引领三次历史性巨变 的旗帜是 什么?(3)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 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 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是开创改革开放的伟业,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进并取得巨大 成功。 (4)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国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 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5)三位思想巨人身上值得我们学习 的精神有哪些? 不屈不挠、爱国爱民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二、鸦片战争后为实现救国、强国、富国先进的中国人前赴 后继进行探索,请思考下列材料各属于哪些派别(或人物) 的主张。 材料一 “为师夷之长技制夷而作。夷 之长技有三:一、 战舰,二、火器,三、 养兵。”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唯火器万不能及”,“师夷之长技以自 强”,“师夷之长技以求富”。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 材料三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 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 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 政府代之, 合为一 体,国安得不强?” 材料四 “今者由平民 以建国民 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 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 成之。制定 宪法,人人共守,敢 有 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维新派 革命中华民国 帝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 材料五 “要 不再发生,民主共 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 对共和的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材料六 “ 的精神 ,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 悟的精神”。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 的世界!”帝制旧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 Bolshevism赤旗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材料七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同 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 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 合法权利, 因此,共产党必须走 的 道路。” 材料八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 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 ,这就是我 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毛泽东邓小平农村包围城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