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了解美苏苏两极对对峙 格局的形成,认识认识 美苏苏“冷战战”对对第 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 际际关系发发展的影响 。1掌握冷战战的兴兴趣、北约约 和华约华约 ,“冷战战”中的“ 热战热战 ”。 2理解美苏苏冷战对战对 第二次 世界大战战后国际际关系格局, 产产生的深远远影响。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自主探究1“冷战”的兴起 (1)背景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_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 _的全球战略,把苏联看做其主要障碍。 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 利益,努力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战时同盟称霸世界美苏两国在_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 立,双方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对方对本国的 威胁,加剧冲突与对抗。 (2)标志:1947年3月,“ _”出台。 (3)发展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 _ _”,即“马歇尔计划”。 1949年,苏联和东欧各国成立了_ _,简称经互会。社会制度杜鲁门主义欧洲复兴 计划 经济互助委 员会2北约和华约 (1)背景:1948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 高潮,爆发了_。 (2)北约建立 目的:遏制苏联,控制西欧。 标志: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 国签署_。柏林危机北大西洋公约(3)华约建立 目的:对抗_。 标志:1955年,苏联与东欧7国签署_ _。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 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北约华沙 条约3“冷战”的影响 (1)美苏“ _”关系压倒其他国际关系,造成 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 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 的威胁之下;两大集团_,近半个世纪 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_,肆意 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 和平。冷战势均力敌世界霸权1如何认识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区别 和联系? 精讲: 马马歇尔计计划杜鲁门鲁门 主义义区 别别马歇尔计划采 用隐蔽的经济 手段稳定资本 主义制度,控 制欧洲,联合 西欧共同反苏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 公开赤裸裸地 反苏,是美国“冷 战”的宣言书,是 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的宣言书,标志着 美国的政策由局部 扩张转向全球扩张联联系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 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确立美国 的霸权地位认识认识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 扩大,是更隐蔽精巧的杜鲁门主义 ,两者相互联系,手段各具特色, 作为全球战略的政策,贯穿到“冷 战”结束2.解析与探究(教材P109)(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了苏 联与美国的什么意图? (2)根据材料一至材料四概括出美苏战时合作关系破裂 的原因。 提示: (1)材料一表明战后苏联扩展自己势力范围的 意图;材料二表明美国战后要争夺世界霸权。(2)原因: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想攫取世 界霸权,而苏联也想扩展势力范围,于是双方发生矛 盾。苏联是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 国,被美国视为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障碍。美苏 双方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上的对立。1二战后,战时同盟宣告瓦解,世界进入了 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冷战”全面开 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华约组织建立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公开宣称 反苏、,“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B、C、D三项是“冷战”重要步骤。 答案: A1朝鲜战争 (1)时间:19501953年。 (2)影响 使中美关系_,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 政策。 “_”从欧洲扩大到亚洲。彻底破裂冷战2越南战争 (1)背景:19451954年,越南北方人民打败 _侵略者,美国乘虚而入。 (2)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 力,导致美国的_相对衰落,军事实 力被苏联赶上。法国霸权地位1美国在亚洲发动“热战”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 精讲: (1)目的:遏制共产党政权在亚洲的扩 展,争夺势力范围。 (2)实质: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公开 的军事较量。2“冷战”与“热战”有何区别与联系? 精讲: (1)区别:“冷战”是一种体制,是美国 对苏联建立的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对抗、军事 上遏制的整套体制,但其活动不包括战争;“热 战”是针对“冷战”中的“不包括战争”而言的,即 “热战”是在“冷战”大环境下采取的军事行动。 (2)联系:“热战”的目的仍是遏制社会主义的发 展,所以它不是“冷战”的结束,而是一种扩大 。2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 ) 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打着“联 合国军”的旗号实行侵略 提供援助并派兵直 接参战 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 B C D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朝鲜战争美国打着“ 联合国军”的旗号,它不符合越南战争,排除含 的选项即可。 答案: D知识点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1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苏联苏联“杜鲁门鲁门 主义义”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报局 “马马歇尔计计划”经经互会 扶植德意志联联邦共和国扶植德意志 民主共和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约组织华华沙条约组织约组织 两大军军事集团对团对 峙局面出现现,两极对对峙 格局正式形成 在社会制度和意识识形态领态领 域互相攻击击2.冷战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1)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交替局面。 (2)美苏冷战造成一些国家分裂、局部战争不断,核危机严重,世界局势动荡。 (3)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未出现新的世界大战。(2011烟台模拟)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 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 不包括( ) A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 D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具体图 表如下:上图表形象地说明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的关系,A、C、D三项均与之相符,但杜鲁门 主义是以政治外交的方式,马歇尔计划是以经 济援助的方式,因此B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B1二战后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两极”是指()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中国为首 的第三世界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以英、法、德为首的欧盟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极”含义的理解。这里的“ 两极”主要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 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答案: B2对北约和华约的共同之处,概括最准确的 是( ) A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军事集团 C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D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经济集团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北 约和华约分别是美国和苏联控制的军事政治 集团。 答案: 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 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 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 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民 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 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 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 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苏联的 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你认为,材 料二漫画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解析: 本题围绕美苏冷战选取材料,第(1)问 应结合材料综合分析美国对苏联政策的变化及 变化的原因。第(2)问题干明确提示结合“二战” 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首先应思考美国如何 帮助欧洲医治创伤,然后答出“医生”开的“药方 ”及“药方”的实质。答案: (1)变化:从战时盟友到对手,出台了 杜鲁门主义,对苏联搞“冷战”。原因:美国推 行霸权主义,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阻 碍;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 尖锐。 (2)“医生”指代马歇尔(或杜鲁门、美国、美国 总统);“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药方”指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 “药方”的实质是: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 对西欧的控制和遏制共产主义。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 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 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 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 是 (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 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 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 提醒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 人类的和谐共处解析: 解题时要特别关注这次世博会举行的 时间1958年。这个时期欧洲两大对立的政 治军事集团北约和华约形成,美苏“冷战” 已经开始,世界局势处于极度紧张中,因此这 次会议的主题应该是反对当时局势的紧张,追 求和平稳定。 答案: D4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 因是( )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解析:二战后,美国和苏联相互对抗,导致德 国和朝鲜的分裂。A项叙述不符合题意,C项本 身就错误,D项是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 答案: B5德国的历史学家曼弗雷德马伊说:“古巴危 机是现代历史中的一个转折。两个超级大国都 认识到强权政治已经进入了死胡同:没有 哪个国家敢于使用原子武器,如果它不想毁灭 自己和整个人类的话。”这说明美苏“冷战”( ) A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威胁到世界和平,使人们生活在恐怖之中 C美苏开始形成对峙的局面 D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使用原子武器”说明 在美苏“冷战”之下,由于核恐怖和核平衡,避免 了核大国之间爆发直接的冲突,避免了新的世 界大战的爆发。 答案:D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