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第一节 非对称信息 第二节 外部性与政府干预 第三节 公共产品 第四节 政府对完全垄断的调节1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 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称为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这 种场合不能提供符合社会效率条件的商品 或劳务。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这样 几种: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外部性(externalities)、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及垄断。2第一节 非对称信息 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掌 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 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有些市场 卖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买方,而另一些市场 买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卖方。本节我们将就非对称信息下所导致的逆 选择(adverse selection)、败德行为(moral hazard)、委托人-代理人问题(principal agent problem)等进行讨论,并探讨由这些 问题而产生的效率损失。3一、次品与逆选择二、如何解决非对称信息下出现的问题三、败德行为四、委托人-代理人问题4一、次品与逆选择 逆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 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 市场。当交易双方的其中一方对于交易 可能出现的风险状况比另一方知道得更 多时,便会产生逆选择问题。5二、如何解决非对称信息下出现的 问题 不同的市场上因非对称信息而产生问题 性质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 可以通过政府解决,也可以不通过政府 解决。6图10-1 劳动力市场发送信号7三、败德行为 败德行为也称为道德公害,指在协议达 成后,协议的一方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 ,来损害对方的利益。败德行为产生的 原因是非对称信息。 败德行为是在承保人无法觉察或监督投 保人行为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解决的办 法只能是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投保人自 己约束自己的行动。8四、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所谓X-非效率是指厂商在给定资源下所生产的实际 产量低于它能够达到的最大产量。 产生委托人-代理人问题的条件是:第一,委托人利益的实现取决于代理人的工作。第二,委托人的目标不同于代理人的目标。第三,有关代理人工作状况的信息是非对称的。委 托人所掌握的情况少于代理人自身掌握的信息。 所谓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是由于委托人不能确知代理 人的行为而产生的问题。它是指经理或工人可能追 求他们自己的目标而以牺牲企业主的利益为代价。9表10-1 企业盈利情况偶然事件发 生(p=0.5)偶然事件不发生 (q=0.5)期望利润不尽力60 000元100 000元80 000元尽力100 000元500 000元300 000元10对于因工人不努力工作而产生的委托人-代理人 问题可以实行一种称之为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 )的方案解决。效率工资是高于市场工资率、同时 又使雇员不发生偷懒行为的工资。这一方案最初由伊伦(L.Yellen)于1984年提出 。这一方案的基本思想是,由于非对称信息,雇主 不确知雇员的生产力,为了防止雇员工作时偷懒, 雇主发给雇员效率工资。效率工资率高于市场均衡 工资率。11第二节 外部性与政府干预 一、外部性及其后果 二、政府干预 三、明确产权 四、排污权交易 五、合并企业 六、共有财产 12一、外部性及其后果 外部性是指个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经济活 动对他人造成了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 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外部性分为有利的 外部性(正外部性)与有害的外部性(负外部 性)。有利的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 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又无须花费代 价。有害的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 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 有为此承担成本。 外部性使竞争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受到损失, 因此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13图10-2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14二、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 污染的企业征收排污费,另一种方法是 颁布污染物排放标准。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产出的最优条件是 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15图10-3 最优污染程度污染所造 成的边际社会 成本与降低污 染所产生的边 际社会利益相 等时的污染程 度就是最优污 染程度。16三、明确产权 通过产权的明确化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想是 以科斯(Ronald Coase)为代表的产权学派经 济学家提出的。 科斯定理表述如下:只要法定权利可以自由交 换,且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法定权利的最初 配置状态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而言就是无关紧要 的。 只要产权是明确的,产权的最初分配状况并不 会影响资源有效配置的最终结果。17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环境与生态资源属 于公共财产(common property),根本不可能做 到明确产权。另一些经济学家则指出,即使可能做到明 确产权,除了当代人以外的受害者也无法亲自 维护自身的利益。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环境和生态 问题上,明确产权只意味着将某些权利给予某一 方,而不是具体的经济当事人,因而就存在着拥 有产权一方的某些经济当事人通过发出威胁来获 利的可能性,这就表明市场机制无法使环境污染 最优化。18四、排污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内容是:实行排污许 可证制度,政府向厂商发放排污许可证 ,厂商则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 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及其 所代表的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厂商可 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 出排污权。 排污权交易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19五、合并企业 合并企业是解决外部性问题、使资源配 置符合帕累托效率的另一种办法。 这种办法既可能产生于外部性制造者与 受外部性影响者之间的自愿交易,也可 能产生于政府的干预。20六、共有财产 共有财产是指那些没有明确的所有者, 人人都可以免费使用的财产,包括共有 资源,比如海洋、湖泊、草场等资源。 如果能够对共有财产的产权进行重新构 造,使之界定明确,则可以改进资源配 置的效率。如果无法界定产权,则必须 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进行严格控制,才 能使共有财产免遭滥用。21图10-4 共有财产的滥用 22第三节 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二、公共产品的效率条件 三、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决策机制23一、公共产品的特征产品有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分。私人产品是 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rival)与排他性( exclusive)的产品。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 有非竞争性(nonrival)与非排他性(nonexclusive )的产品。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 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 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 边际成本等于零。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 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只有同时具备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两种特征才 是真正的公共产品。24不同的公共产品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 程度是不同的。根据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 程度,公共产品又被进一步划分为纯公共产 品(pure public goods)与准公共产品( quasi-public goods)。纯公共产品具有完全 的非竞争性与完全的非排他性。准公共产品 只具有局部非竞争性与局部非排他性。25二、公共产品的效率条件 判断产品生产是否达到有效率的水平需要比较 产品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任何单个人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间的边际替 代率都远远小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间的边际 转换率。公共产品的效率条件是所有消费公共 产品的人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间边际替代率 的加总等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间的边际转换 率。26图10-5 公共产品有效提供量图10-6 私人产品有效提供量27三、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决策机制 所谓免费搭车问题,是指个人不愿出资负担公 共产品生产的成本,而依赖别人生产公共产品 以便自己不花任何代价地消费。 在民主制度下,通常采取投票方式决定公共产 品支出。 满意的投票结果是在对投票者的偏好作出若干 严格假定的基础上导出的。例如,除了假定每 个人的偏好具有我们以前所假定的那种完备性 、可传递性等特征外,还必须具有单峰的性质 而不是具有双峰的性质。28图10-7 偏好的形状 29图10-8 社区治安支出水平的决定30在按照多数票规则对公共支出方案进 行投票的情况下,适中投票者所偏好的支 出方案总会获得通过。尽管投票方式并不总能获得有效率的公 共支出水平,但是在民主制度下,用投票 的方法决定公共支出方案仍是调节公共产 品生产的较好方法。31第四节 政府对完全垄断的调节 一、对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调节二、对完全垄断厂商的税收调节32一、对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调节 由于与完全竞争厂商相比,完全垄断厂商 总是实行高价格、低产量政策,所以对 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调节是指对垄断产 品实行限价政策,也就是说政府的调节 价总是低于垄断价。33图10-9 对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调节对于图10-9的 例子来讲,政府 使调节价2等于 完全竞争价c时 ,完全垄断厂商 生产的产量达到 完全竞争的产量 水c,社会福利 的无谓损失完全 消除。34图10-10 对自然垄断产业的价格调节为了既 能使完全垄 断厂商弥补 平均成本, 又能尽可能 减少社会福 利的无谓损 失,政府应 该把调节价 定为的 水平。35二、对完全垄断厂商的税收调节所谓从量税,是指对生产者所生产的每 一单位产品,征收某一固定数量的税收。一次总付税是指一次性征收的税收,例 如营业执照税。36图10-11 对完全垄断厂商征收从量税对完全垄 断厂商征收从 量税不仅不能 改进资源配置 的效率,反而 会使资源配置 的效率进一步 降低,使社会 福利的无谓损 失进一步增大 。37如果对完 全垄断厂商恰 当地征收一次 总付税,既不 会改变均衡价 格,也不会改 变均衡产量, 而且能够消除 完全垄断厂商 的超额利润。图10-12 对完全垄断厂商征收一次总付税38习 题1. 什么是市场失灵?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市场失 灵?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是否一定需要政府干预? 为什么?2. 什么是逆选择?什么是败德行为?什么是委 托人-代理人问题?3. 什么是外部性?为什么说外部性会使资源配 置效率受损?4. 什么是公共产品?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条件 是什么?395. 假定某汽车制造厂生产某一特定型号的轿车, 该种轿车的质量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 ,四种质量的轿车各占轿车总量的1/4。假定该种轿 车的潜在消费者分为、两种类型。对于每一种质 量的轿车,类型的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都高于 类型的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假定每一个消费者只购买一辆轿车。四种质量的轿车与两种类型的消 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如表10-2所示:40表- 四种质量的轿车与两种类型 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轿车质量A B C D不类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万元)类型类型20 18 16 1218 17 15 1141假定新车的价格是16万元,并假定消费者追求期 望效用最大化,而且消费者收入的边际效用不变,消 费者在购进新车后可以随时出售给他人。如果消费者 购进新车后三个月内将车转售他人,则仍视之为新车 ,即忽略三个月内的折旧。(1)假定消费者在交易前只知道所交易的轿车 的平均质量,只有在购进后才确切知道所购买车的质 量,那么请分析一下三个月内轿车市场的交易情况( 包括购进新车后转手的交易),什么样的轿车会成交 ?按照什么样的价格成交?(2)如果买者与卖者都知道每一辆二手车的质 量,消费者的状况是否比问题(1)中的状况好些?426. 假定按照消费者对于公共电视服务的偏好将消 费者分为三组,三组消费者从公共电视服务中所能获 得的边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