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讲座山西省委党校 呼旭光一、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一)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的国家是英国 英国长期实行的是“恩赐官职制”1853年,在财政大臣格拉斯顿的授意下,斯坦福诺斯科特和查理斯屈维廉对英国的官员 选拔制度进行了全面调查。1854年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关于建立 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1、公开竞争,择优录用 2、实行分类管理(政务类、事务类) 3、晋升主要考虑工作成绩 4、建立统一的文官制度 1855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 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 由此,英国的文官制度得以确立美国建国后长期实行的是“分肥制”分肥制: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把官员职位作为战 利品,合法地、公开地分配给本党成员和在竞选 中支持过本党的人士。1883年,参议院彭德尔顿提出议案,效仿英国, 国会通过了关于调整和改革美国文官制度的法 律,即彭德尔顿法美国的文官制度得以建立 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中说:“现代各 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 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还是从中国学过 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 最早最好的考试制度。” 美国人事署长艾伦坎贝尔:“当我接受联合 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 我感到很惊讶。因为在西方所有的政治教 科书中,谈及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 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原始社会 禅让制 西周 世袭制(世卿世禄制) 西汉 察举制(举孝廉制度)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明清 科举制 公元587年,由隋文帝开始,到1905年结束 (三)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发展 1、1949-1980年,干部制度 2、 1980年,邓小平:“要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 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 制度、人事制度。” 3、1987年党的十三大:“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 4、1992年,十四大再次重申 5、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公务员制度立法层次较低 (2)公务员范围过窄 (3)公务员激励机制不健全 (4)公务员制度创新成果期待法律确立二、公务员法的立法指导思想 (一)公务员法是公务员制度实施十 二年来的经验总结 条例确立了公务员的基本管理框架 沿用了18章的体例: 条例18章88条, 公务员法18章107条,有15章的名称一样。 (二)公务员法中增加了许多符合时 代特点的制度创新 1、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 2、完善了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 综合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 行政执法类 3、实行领导成员职务任期制 公务员法第38条第2款规定:“领导成 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105条:“本法所称领导成员,是指机关的 领导人员,不包括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 职务的的人员。” 任期制:2006年8月7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党政 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第3条: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 第6条: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 到两个任期不再推荐、提名或者担任同一职务。 第7条: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 计达到15年,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层 次领导职务。 4、实行领导成员引咎辞职制度 引咎辞职 公务员法第82条第3款规定:“ 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 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 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责令辞职 公务员法第82条第4 款规定: “领导成员应当引咎辞职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 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 令其辞去领导职务。” 5、部分职位实行聘任制 专业性较强的职位(低替代性):如金融 、财务、法律、信息技术等 辅助性职位(高替代性):如文件分发、 普通文秘、资料管理、数据录入等 6、实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和任前公示和任职 试用期制度 45条第1款:“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 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 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45条第2款: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 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 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 (三)公务员法为未来的发展留有空 间三、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 公务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 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 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人员。” 三个条件: 1、依法履行公职 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包括七类人员: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2、中国共产党机关工作人员 3、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 4、人大机关工作人员 5、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6、法院的工作人员 7、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四、公务员的分类管理机制 (一)职位分类制度 1、综合管理类 2、专业技术类 3、行政执法类 (二)职务序列 1、领导职务 10种国家级 省部级 厅局级 县处级 乡科级 均分为正副 2、非领导职务 8种巡视员 调研员 主任科员 均分正副科员、办事员 (三)级别 公务员的职务对应相应的级别 一职数级,上下交叉。共分为27个级别五、公务员的素质保障机制 (一)录用 (二)培训 (三)职务任免 (四)交流 (五)辞职辞退 (六)退休六、公务员的激励竞争机制 (一)考核 (二)奖励 (三)职务升降 (四)工资福利保险 1、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 (1)按劳分配,合理差距原则 (2)定期增资原则 (3)平衡比较原则 2、工资的基本结构 原来: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 工龄工资 现在:基本工资 职务工资 级别工资 津贴 地区附加津贴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 补贴 住房 医疗 通讯 交通 奖金 优秀、称职发放年终奖金七、公务员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惩戒 (二)回避 (三)申诉控告 (四)法律责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