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2 第三单元 (记游古文)篇目通览复习导航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本单元文本均为古代山水游 记名篇。复习时除了梳理文中重 点字词句式等知识外,要注意体 会写景、记事中倾注的个人感慨 和志趣。 近几年记游类文言文开始进入高 考并有增加的趋势。篇目通览复习导航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 以2009年为例,安徽卷、浙江 卷就考了这类文章;就知识点 而言,2009年安徽卷、天津卷 考查了游褒禅山记的字词 ,浙江卷考查了赤壁赋的 文言基础知识,2009年湖北卷 、江苏卷、福建卷考查了赤 壁赋的默写。一、古字通假 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_”通“_”,_ 2趣舍万殊“_”通“_”,_ 3浩浩乎如冯冯虚御风风“_”通“_”,_ 4长乐长乐 王回深父“_”通“_”,_【自我校对】 1.悟 晤 面对面 2.趣 趋 往,取 3.冯 凭 乘 4.父 甫 古对男子的 美称 二、古今异义 1列坐 古义:_;今义:次第较后; 第二;次要的地位。 2 古义:_;今义:物品的种类。 3 古义:_;今义:怀里抱着。 4 古义:_;今义:文雅。 5 古义:_;今义:低头抬头。 6 古义义:_;今义义:貌美的女子。 7 古义义:_;今义义:失意的样样子。 8 古义义:_;今义义:一种游戏戏方式。 9 古义义:_;今义义:连词连词 ,表示后一事 紧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10 古义义:_;今义义:副词词,十分、极。 11 古义义:_;今义义:基数词词。中国 国庆庆日。12 古义义:_;今义义:连词连词 ,表因果 关系。 古义义:_;今义义:指在学术术上有一 定成就的人。【自我校对】 1.曲水的旁边 2.自然界的万 物 3.胸怀抱负 4.这次集会的诗文 5.一俯一 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6.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 的象征 7.旷远的样子 8.星宿名,斗宿和牛宿 9.对此,对这件事 10.不平常,非同寻常 11.十分之一 12.的缘故 泛指求学的 人,读书 【自我校对】 1.(1)环绕 喝酒 打鱼 砍柴 攻占 朗诵 筑舍定居 命名 向上走 小结:名词用作动词 (2)向西;向东 从旁边 小结:名词作状语 (3)以为侣; 以为友 小结:名词的意动用法 2(1)收 获,心得 见到的景象 小结:动词用作名词 (2)使舞起来 使哭泣 小结:动词的 使动用法(3)为哀叹 小结:动词的为动用法 3.(1)贤士;年轻人;年长的人 大 事 深度 小结:形容词用作名词 (2)把看作相等 渺小得像显出白色 走到尽头 照明 小结:形容词用作动词 (3)使错误 小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把看 做一样 小结:数词用作动词 5.穷尽 小结:副词用作动词五、文言句式 写出句式特点及标志。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 今所谓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庐冢也_ 小结结:以上2句是_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 小结结:以上句子是_ 4而今安在哉_ 何为为其然也_ 小结结:以上2句是_ 5虽虽无丝丝竹管弦之盛_ 仰观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类之盛_ 凌万顷顷之茫然_ 小结结:以上3句是_6会于会稽山阴之兰兰亭_ 当其欣于所遇_ 不能喻喻之于怀怀_ 亦将有感于斯文_ 苏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 月出于东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间 _ 唐浮图图慧褒始舍于其址_ 古人之观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鱼、鸟兽鸟兽 ,往往有得_ 小结结:以上8句是_【自我校对】 1.用“者也”表 判断 小结:判断句 2.舳舻(相接) (苏 子)举酒 (小船)凌 (苏子与客)纵 (小 船)如 仆(于) 随(之) 以(之)入,以( 之)明 以(之)悲 至焉(而不至) 小结: 省略句 3.“于”表被动 小结:被动句 4.在安 为何 小结:宾语前置句 5.盛丝丝竹管弦 大宇宙,盛品类类 茫然万顷顷 小结结:定语语后置句 6.(于 会稽山阴之兰兰亭)会 (于所遇)欣 (于怀怀)喻喻之 (于斯 文)有感 (于赤壁之下)泛舟游 ( 于东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间)徘徊 (于其址)始舍 古人(于天地) 观观 小结结:状语语后置句六、名句默写 (1)一死生为虚诞,_。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_, _;或_, _。 (3)在赤壁赋中描写作者与客在江上泛舟时的 感受的句子是:_,_, _,_。间接描写客吹洞 箫声音的句子是:_, _。客描述当年曹操业绩的四个句子 是:_,_,_,_。 (4)既其出,则或_,而余亦悔_也。(5)于是余有叹叹焉。古人之观观于天地、山川、 草木、虫鱼鱼、鸟兽鸟兽 ,往往有得,以其_也。 夫夷以近,则则游者众;险险以远远,则则至者少。而 世之奇伟伟、瑰怪、非常之观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而 人之所罕至焉,故_。有志矣,不随 以止也,_,亦不能至也。有志 与力,_,_,亦不能至也。然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为可讥讥,而在己为为有悔;尽 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讥之 乎?此余之所得也。【自我校对】 (1)齐彭殇为妄作 (2)取诸怀 抱 悟言一室之内 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 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 之嫠妇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 赋诗 (4)咎其欲出者 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5)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然力 不足者 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相之七、常识填空 (1)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古代著名书 法家,他的书法“飘若_,矫若 _”,代表了_、_成熟时 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他书写的兰亭集序 被誉为“_”。王羲之的散文也是简净 疏朗、俊美飘逸,显示了高度的艺术素养。因他 做过_,所以世人称之为“_”。(2)苏轼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 _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书画家。是词坛词坛 _派 的开山鼻祖,为为_之一。(3)王安石(10211086),北宋_ 、_,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临 川人。神宗时时,曾推行变变法,后因保守 派反对对失败败后,退居江宁,卒谥谥文。被 列宁誉为为“中国十一世纪纪的改革家”。 其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为 “_”之一。其作品今存 王临临川集等。(4)赋赋是一种讲讲究辞采、体物铺陈铺陈 、介于 _之间间的文体。 铺铺叙排比,句式整齐齐, 讲讲究对对偶。句式以散句为为主,兼用骈骈句,用以论论 说说,则则理辟意透。(5)记记是一种文体,写法自由,可以_, _。也可以_, _(写法)。 游褒禅山记记不同于岳阳楼记记,它是作 者游褒禅山后所记记,所以它是一篇_。 【自我校对】 (1)浮云 惊龙龙 楷书书 行书书 天下第一行书书 右军军将军军 王右军军 (2)东东坡 豪放 唐宋散文八大家(或唐宋八大家) (3)政治 家 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 (4)诗诗歌与散文 (5) 说说明 议论议论 描写 抒情 八、素材化用 1王羲之天天描摹名家书法入了迷,晚上不知不 觉竟然在妻子背上用手指描画起来,妻子嗔怪地 说:“你有你的体,干什么在别人体上画来画去 ?”王羲之仔细品味着妻子的话,恍然大悟,从 此创立了自己的字体。 【化用角度】 模仿是必要的,但一味模仿是无 法成功的。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自己去创新,去 创造。可用于“创新”“走自己的路”等相关命 题、材料或话题作文中。2因“乌乌台诗诗案”含冤身陷囹圄130天之后, 苏轼苏轼 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带着官场场和文坛泼坛泼 给给他的浑浑身脏脏水,来到满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 人与鱼虾鱼虾 麋鹿为为友,与樵夫渔渔民为为伍,他感受到 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过的孤寂和悲凉。但是哲学思 想和理性思辨使得苏轼苏轼 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华富贵贵 是身外之物,如过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人生最 难难耐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苏轼 也用丰厚的 人文底蕴让蕴让 自己在寂寞挫折中淡泊沉静下来,与 自然山水对话对话 ,与历历史人物对话对话 ,与自己的灵魂 对话对话 。寂寞使得他孤灯之下泼泼墨挥挥毫写出一篇千 古流芳的佳作美文赤壁赋赋。【化用角度】 应该说,和苏轼有关的作文素材 历来为经典,在诸多高考优秀作文中应用。与赤 壁赋相关的作文素材可以以此为起点挖掘拓展, 应用到“人生颜色”“感悟人生”“挫折”“生命 的意义”“人生的关键”“个性”等话题、材料或 命题作文中。注意材料的选取角度,注意不同文体 的选取方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