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6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5页 / 共66页
第6页 / 共66页
第7页 / 共66页
第8页 / 共66页
第9页 / 共66页
第1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舞动的北京思考:这一标志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哪些元素?“舞动的北京” 1、印章、红色与诚信 :红色的 东方之光将燃起所有人心中的 圣火;篆刻、书法象征文化中 国。 2、印章中的篆字又似一“京”字 。 3、字形幻化为一个飞奔撞线、迎 接胜利的运动人形。4、会徽下部是以中国书法写成的 富于古意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 伯数字2008。以毛笔撰写英文 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2008年奥运会场馆场馆 的部分 标识标识 ,其构思取材于小篆第10课 充满魅力 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起源: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 大多是象形文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称为“文字图画”。汉字是世界上最古 老的文字之一, 从殷商的甲骨文起至唐 楷书形成之前,中国文字的发展就是书 法的发展。(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汉字的起源图画象形字汉字符号化2、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大篆小篆甲骨文隶 书楷 书甲骨文特点:2,由于处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过渡,所 以字形变化非常大,常常一个字就有很多种写 法且象形意味比较大,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 。1,由于是刀刻的,所以其线条多方折,劲直 为主,同时字体的结构,长短,大小都没有 定势。金文在甲骨文之后,出现 了新的字体,这种字 体多是铸在青铜器上 ,故称为铭文或钟鼎 文,也叫金文。这种字体盛行于西周 ,其产生时代和甲骨 文相差无几。但与甲 骨文相比,它的成熟 度已大大提高。篆书又称籀文,相 传是西周周宣王 太史籀所创,是 一种较为统一的 文字,使用起来 较为方便。小篆小篆也称秦篆,是秦 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 年),向全国颁布的官 定文字。缘于当时六国 的文字过于混乱而决定 “书同文”。秦 李斯 峄山石刻文字发展到小篆已 经是相当规范,偏旁 有统一的样式,笔画 委婉曲折,粗细匀称 ,字形狭长。隶书的出现是秦代 书法发展的结果,由于小 篆的复杂,秦代的狱吏程 邈所改进的,他把大小篆 的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 这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 高,后这种字体在公文中 广泛使用。特点:1,改变了篆书狭长的 字体,结构上呈横长竖 短,字形变得扁宽。2,点画由匀称的弧笔变 为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 直笔。并在用笔上出现 “蚕头燕尾”,曲折处由 圆转改为方折3,象形意味大大减少汉:礼器碑汉隶3、总趋势:由 繁 到 简(二)、什么是书法?所谓书法,从字面上看是书写的法则 ,写字的艺术,准确地来说书法是以汉字 为基础的线条艺术,是中国文化乃至东 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特点:1、实用性: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关系密 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情,品德。2、艺术性:书法家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进行艺术创作。“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 “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 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 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 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 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 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 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 其间无丝毫勉强。”-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郑燮,号板 桥,清代著名书 画家,是清代扬 州八怪之一,擅 画兰、竹、石、 松、菊。工书法 ,用汉八分杂入 楷行草,自称 六分半书颜真卿,唐代 杰出的书法家。 安史之乱,颜抗 贼有功,入京历 任吏部尚书,太 子太师,封鲁郡 开国公,故又世 称颜鲁公。“龙”字欣 赏、楷书的兴衰又称正书,正楷,真书,因其字形方正,笔画平稳, 结构均匀,具有较强的书写规范,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创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 、到隋唐时达到顶峰。(三)、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两个阶段:自发(实用)自觉(审美)唐楷颜真卿 多宝塔碑楷书到唐 代已相当 成熟,无 论结构, 用笔都已 达到完善 成熟的境 界。完全 摆脱了隶 书的痕迹柳公权玄秘塔碑颜体在于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有如 关东大汉。柳体则是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结 构严谨。二人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 之誉.书告身比较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的不同处 之处?、草书王羲之的七月都下帖草书起源于 汉初,成熟于 东晋,特点是 笔画简约,钩 连不断;线条 流畅,任情纵 性,但不容易 识别.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行书行书兼具楷书的规 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 种最活跃的书体. 兰亭序之章法、 结构、笔法都很完美 ,被历代书家都推为 “天下行书第一”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 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 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 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 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 叹。诗写得苍凉多情, 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 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 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 况下,有感 而出的。被 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 书”。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 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 说明 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局部)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 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 意境。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 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3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 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 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古代帝王所创造受书写工具影响有利于交流传播摒弃文化传 统 ABCD4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下 列书体中属隶书的是A B C D5(08江苏单科)“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 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 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讨论:汉字为何具有如此的生命力?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通 畅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 便利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 生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二、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和特点中国古代的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 特的风格,其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表现 技法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这里主要介 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七个阶段.国画国画特点:特点:写意传神,写意传神,追求追求“ “得意忘形得意忘形” ”原料:笔、墨、矿物颜料;纸、绢原料:笔、墨、矿物颜料;纸、绢类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类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一)、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早在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的祖先 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除彩陶画外,远 古人类还在岩石上刻画或描绘了史前 人类的生产方式、民族、战争、宗教 等内容,称为岩画,此外还有壁画、地 画等.这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 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鹳鱼 石斧图,绘在一只作为葬 具的陶器表腹面。其神态描 绘得恰当生动。画面色彩单 纯、质朴,构图稳定。但其 描绘及造型的手法,已包含 了远古时代的艺术特征,使 它成为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代表当时中国绘画的最高 成就.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驭龙帛画(二)、夏商周时期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 熟(三) 、秦汉时期这时期绘画艺术有进 一步的发展,绘画门类 丰富,有壁画、帛画、 木刻画、木版画、画 像石、画像砖等,注重 线条和色彩.代表作有 汉代马王堆墓帛画、 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 的壁画夫妇宴饮图等. (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 化修养很高,总结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 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代表作: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提出“以形写神”真正意义上 的中国画出 现了女史箴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列女仁智图 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 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 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 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 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 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 以形写神。 (五) 、隋唐时期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在继承魏晋以来的优秀传 统的基础上,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 生了大批杰出的画家和作品,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 高峰.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 阎立本的步辇图 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此外,隋唐时期的敦煌 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题材广阔、场面宏大、人 物造型生动、色彩瑰丽.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存世最早 的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它以描绘 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 步辇图是阎 立本的原作,现 藏北京历史博物 馆,是祖国文化 遗产中的一件珍 宝。步辇图 画的是1300多年 前汉藏两族团结 友好的重大事件 吴道子善于把握住传神的法则,注意形 象塑造的整体,所画的衣袖有轻盈飘举的动 感,人称”吴带当风”,后人将吴道子称之 为”画圣” ,这是他的送子天王图. 敦煌壁画 九色鹿(六) 、两宋时期两宋时期,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阶段,画 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使 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 名家辈出,其中,风俗画是当时最大的亮点 ,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北宋张择 端的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 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是了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是了 解北宋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生活的史料。解北宋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生活的史料。 (七)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强调表现 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 画风貌的是写意画.代表作有元代的王冕墨梅图 明代徐渭黄甲图、 牡丹蕉石图 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墨兰图 .元王冕元王冕墨梅图墨梅图 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徐渭:徐渭:牡丹蕉石图牡丹蕉石图徐渭晚年又号青徐渭晚年又号青 藤道人。性情奔放,藤道人。性情奔放, 不拘礼节。画法学米不拘礼节。画法学米 南宫。山水、人物、南宫。山水、人物、 花鸟、虫鱼都极佳妙花鸟、虫鱼都极佳妙 ;笔简意赅,善于概;笔简意赅,善于概 括事物的形象,实开括事物的形象,实开 明代以来水墨写意一明代以来水墨写意一 画的新风格。此幅墨画的新风格。此幅墨 韵气势,奔放横溢。韵气势,奔放横溢。 其特点更在于他以笔其特点更在于他以笔 墨形象寄予浓烈的思墨形象寄予浓烈的思 想感情。想感情。“兰竹石,相继出,大君子,离不得”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一片青山一片兰,兰芳竹翠耐人看。洞庭云 梦三千里,吹满春风不觉寒。” 郑板桥(郑板桥(1693-1693- 17651765),即),即郑燮郑燮, 字克柔,号板桥,字克柔,号板桥, 江苏兴化人,生于江苏兴化人,生于 16931693年,卒于年,卒于 17651765年,康熙秀才年,康熙秀才 、雍正举人、乾隆、雍正举人、乾隆 进士。客居扬州,进士。客居扬州, 以卖画为生。为以卖画为生。为“ “扬扬 州八怪州八怪” ”之一,其诗之一,其诗 、书、画世称、书、画世称“ “三绝三绝 ” ”,画擅兰竹。,画擅兰竹。问题一:清朝以 前,中国戏 曲的发展历 程是怎么样 的?春秋战国的优伶元杂剧原始歌舞明朝昆曲三、京剧的出现昆曲昆曲(原应为(原应为“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