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3一、新生美国的窘境(背景)1、经济:2、财政:3、安全:处于内忧外患中对外贸易被动无力偿还巨额债务为什 么4二、1787年宪法1、制定时间、地点:2、内容:3、特点:4、评价:(1)确立联邦制1787年费城(1)权力的平衡与制约(2)体现民主因素(2)政府的权力构建5三、1787年宪法的实施及影响1、实施2、影响6四、两党制的形成(驴象之争)形成过程:解体1816年 19世 纪后 半叶 最终 形成 两党 制建国 后不 久联邦党民主共和党民主党自由党19C30S19C50S 民主党共和党南方北方71、确立:1781邦联条例2、内容:各州保留很大独立性。中央权力极小。3、邦联实质:两个或两个以 上主权政府组成国家联合体。8华盛顿富兰克林麦迪逊限权与集权的对峙9由若干行政单位组成统一主 权国家的结构形式。中央设国家元首总统。各州在行政上保留一定独立 性。10联邦政府国会总统联邦法院参议院 众议院内阁 其他机构最高法院(行政)(立法)(司法)11总统权力外交权 人事任免权 执法权、否决权 军事权(不含宣战权,行使紧急 状态权) 特赦权 12今年7月,八国峰会举办前夕,美国总 统布什抵达德国进行访问 13经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乔治.W.布什任命, 罗伯茨宣誓就职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14珍珠港事件,罗斯福总统签署对日作战15总统的选举资格:必须是生来就是美国公民, 年龄达到35岁;宣誓就职之时在美 国国境内居住需满十四年。 由人民选出总统选举团,再由选 举团来选举总统的方式。 每届任期4年(1787年宪法中没有 对连任届数加以限制)。16立法权 宣战权 征税权、铸造货币 弹劾总统权 国会权力17知道他们的麻烦吗?1819国会选举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年 ,每年改选参议院成员的1/3。众议院按各个州的人口比例选出 ,任期两年。20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中的大法官任职是终身制的。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有权解释包 括联邦宪法在内的所有法律条款,它认 为某些法律或条约有违反宪法的精神,可 以宣布其无效。212000年美国大选,总统难产,最后由最高法院做 出判决,将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票判给布什,布 什以微弱的优势赢得大选。22总统最高法院国会议 案 否 决 权以2/3以上多数 再次通过任 命 最 高 法 官宣布总统 行为违宪总统任命法官需经参院通过解释宪法权23有人认为联邦宪法堪称资本主义法律的典 范,也有人认为这部宪法不过如此。那么你的 看法呢? 思 考 :先进性 : (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2)“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 对权力的出现。 (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矛盾, 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 基础。 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 制度。24(1)1788年6月21日,联邦宪法正式生效 ;(2)1789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 总统;(3)1789年3月,选出第一届国会;(4)颁布国会法令和司法条例,货币、公 债、关税调整;(5)1791,建立第一个国家银行。25影响经济上: 形成全国性市场,促进资 本主义的发展。军事上: 有足够的权威来维护国内 统治和应付外来威胁,巩固新政权 。政治上: 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 的国家,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6驴象之争民主党共和党27两党之争的本质?28“驴象本一家”美国的“驴象之争 ”实际上只是民主 党和共和党在内外 政策和治国方略上 之争罢了,由于其 都代表资产阶级利 益,因此其本质都 是为了维护资产阶 级的根本利益。因 此“驴象本一家”。29知识小结1、1787年宪法制定背景邦联体制2、1787年宪法概况联邦体制3、1787年宪法的实施及影响4、两党制的形成30美国总统制 和英国君主 立宪制有何 异同?31项目项目美国总统制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国家元首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国家元首任期国家元首任期国家元首有无实权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政府首脑政府首脑政府官员如何产生政府官员如何产生国家权力中心国家权力中心总统总统国王国王选民选举选民选举世袭世袭任期制任期制终身制终身制有有无无总统总统首相首相总统任命总统任命议会产生议会产生总统总统(议会)内阁(议会)内阁32都是以生产资料 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 主义国家,中央权力 分配采用三权分立原 则,两党轮流执政, 议会(国会)实行两 院制。3334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