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7 课 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一、解放区的民主政治1“三三制”原则抗日战争抗日根据地(1)目的:增强抗日根据地的力量,取得_的胜利。(2)时间、区域:1940 年 3 月,在_实行。(3)内容:在参议会和政府里,代表_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代表_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 1/3 的名额。工人民族资产阶级(4) 意 义 : 团 结 了 广 大 群 众 , 进 一 步 巩 固 和 发 展 了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普选制度(1)内容: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参加到各级政权的_中。行政管理(2) 意义: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以后_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人民民主政权【特别提醒】“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三三制”原则是如何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族统一战线性质的,这体现在:(1)从目的上看,实行“三三制”原则的目的在于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抗日力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2)从人员组成上看,在“三三制”原则下,工农群众、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加入民主政权,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基本一致。点拨:通过“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抗日民族政权是抗日民二、国统区的民主斗争1背景独裁内战(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_的方针。(2)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2双十协定避免内战和平民主(1)内容:确定了坚决_、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2)结果:不久,国民党违背_原则,制造了一系列暴行。3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6 年 1 月。(2) 内容: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_。和平建国纲领(3)结果: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挑起内战。4第二条战线(1)背景:全面内战爆发。(2)含义:在国统区由共产党领导的、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特别提醒】抗日战争胜利后初期,国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是战争与和平、独裁与民主的斗争。主要形式是以政治斗争为主要形式。三、土地改革1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1)目的:为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2)内容: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_、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减租减息(3)意义:农民负担减轻,地主也保有一定的经济利益,双方都支持抗战。2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1)实施及内容1945 年冬至 1946 年春,解放区开展减租减息运动。1946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表_,实行没收_分配给农民的政策。五四指示地主土地1947 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中国土地法大纲(2)意义: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特别提醒】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依据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适时调整变化。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实行不同土地政策的根本依据是什么?点拨:根本依据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是次要矛盾。为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2)解放战争时期,国内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为此,中国共产党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及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四、建立新中国1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民主联合政府(1)提出: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表_,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的目标。(2)号召:1948 年 4 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准备成立_。(3)推进: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民主人士形成_,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民主统一战线(4)召开:1949 年 9 月 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_。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2新中国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_取得胜利。人民民主革命【特别提醒】1949 年 10 月 1 日成立的新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点拨: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一、“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含义、条件及意义1含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普遍采用了“三三制”,即在政权人员构成比例上实行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分子和中间派人士各占 1/3 的制度。2条件(1)“三三制”原则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毛泽东的论述中,他指出:“在抗日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内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不问属于何党何派,都有参加这个政权的资格。”(2)为了更好地贯彻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治原则和民主价值目标,党中央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党公开宣布并多次强调愿意与所有爱国人士合作。另一方面,党内讨论的议题常常集中在如何确保和加强共产党在联合政府内的领导。3意义:“三三制”及“三三制”政权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运用,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条件下推进民主政治的一个创举。“三三制”的实行,使党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典例 1】“三三制”原则推行后,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性质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B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政权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政权D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解析】“三三制”原则推行后,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在内的进步人士都得以加入政府,使政府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新民主主义政权。【答案】A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BB实行“三三制”原则C开展整风运动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A 项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内容;C 项与根据地政权建设关系不大;D 项是为了提高机关办事效率、部队作战能力及减轻人民负担而采取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 同点背景抗战胜 利后,国民党坚持内战独 裁,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国民党统治被推翻成员 范围包括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等五大党 派代表任务讨论 中国的和平与民主问题讨论 新中国成立问题内容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规定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结果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内战爆发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的形成,初 步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制度相 同点(1)都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有利于实现 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2)都采取了多党派平等协商的方式,促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的建立与发展(3)都商讨建国、军政等重大问题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异同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包括民主党各派、 人民团体等,更加广泛【典例 2】相对于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而言,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突出特点不包括()A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C采取多党派平等协商的方式D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解析】A、B、D 三项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突出特点,应排除,故答案为 C 项。【答案】C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政协协议,其本质意义在于()D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B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C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D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解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实行宪政,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1“三三制”的民主政策()A适合当时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性和先进性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员A都正确C正确,不正确B都不正确D不正确,正确解析:“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提出的原则,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民主性,“三三制”对各阶层都适合。)D21946 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实施(A“三三制”原则B五四指示C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D和平建国纲领3下列表述不符合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的是()A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C1947 年下半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解析: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4决定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的文件是()BA和平建国纲领B五四指示C中国土地法大纲D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解析:1946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表五四指示,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签署或发表的下列文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A双十协定 五四指示 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共同纲领ACBD解析:项是 1945 年 10 月 10 日与国民党签订,项发表于 1946 年 5 月,项是 1947 年下半年颁布的,项是 1948 年4 月发出的,项是 1949 年 9 月 21 日通过的,故选 A 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