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文言文翻译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信、 达、 雅n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避 免曲解原文。信有功绩,寻为上大夫。有功绩,不久封为上大夫。达n译文应通顺明白,符合汉语的表 述习惯,没有语病。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凭勇气闻名在诸侯中间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雅n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 ,能表达得生动优美, 能够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神韵。魏坯,赵人也,以勇气闻名于诸 侯,有功绩,寻封为上大夫。魏坯,是赵国人,凭着 勇气在诸侯中闻名,有 功 绩,不久, 为上大 夫。(善战的) (很多) (皇帝加封他)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n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 词和句式对等的翻译, 做到字字落实。1、“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 拔剑切而啖之 。直译: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扣在 地上,将猪腿放在上面,拔出 剑切来吃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直译: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 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 致祸患 。3、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直译:视察事情三年之后, 就给朝廷写信乞求赐还自己 的身体 。意译n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 原文内容的大意来翻译,不局 限于原文的每一个字句,可采 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意译(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 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官员到职工作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 职回乡的一种谦辞衡下车,治威严 。直译:张衡走下车子, 就树 立威信 。下车,到任 意译: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 。 1、对译法 2、删减法 3、保留法 4、增补法 5、调整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第一 课时任务:掌握直译的步骤和方法 1、学生练习。采分点:多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 复词、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句子语气、复句关系等。 2、学生自评。评分标准:大意1分,重点词或句式一点1分,采点赋分 。 3、师生归纳 理解选点辨析处理对应翻译检查誊写。 4、方法指导: 5、巩固练习第二课时1、翻译下列句子:(训练要点为加线字)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词类 活用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多义 词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今 异义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多义虚词 古今异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多义虚词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今异 义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之 者 三。 名词活用 倒装句 式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定语后 置句式 然力足以致焉,()于人()为 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补充 省略方法指导: (1)“五看法”:一看特殊句式,二看词类活用, 三看通假现象,四看固定结构,五看古今异义。 (2)“六字诀”: 对、留、删、补、调换、猜 步骤: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 ;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翻译:国年官地,保留不译;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遇到通假,本字换回;古今异义,仔细辨析;虚 词无义,删去不疑;遇有省略,补充整齐;前置后 置,调整语序;被动判断,语气清晰;固定结构, 不要乱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 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 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 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 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涉及训练点:(古今异义)束缚,(词类活 用)食贤能劳,(重点虚词) 之因且,(重 点实词)之窃 适,(重点句式)宾语前置“贤 之用”固定句式“何以”】第二课时 任务:掌握意译的方法 学生练习 互评归纳 意译方法 总结口诀 巩固练习第三课时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互文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比 喻 3、东曦既驾,僵卧常愁。 比喻 4、金就砺则利 借代 5、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紧缩复 句 6、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 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渲染 铺排意译的方法 比喻句,本体换喻体或抓住喻体 采用形象描述的方法;借代句, 直接点明借代本体;互文,要把 相应的内容合并翻译;委婉用典 ,根据语境译出要表达的意思; 紧缩,适当补充是表意丰富;铺 成,要压缩翻译。翻译口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国年官地,保留不 译;单音词语,双音换替;遇到通假,本字 换回;古今异义,仔细辨析;虚词无义,删 去不疑;遇有省略,补充整齐;前置后置, 调整语序;被动判断,语气清晰;固定结构 ,不要乱译;修辞用典,辅用意译;推断词 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 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限时练习 1、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 ,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 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 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 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 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训练要点:重点实词 祖 殖 预 次 徒 制, 重点虚词 以,修辞手法比喻“众客和之如响” ,互文“殖五谷,生鱼鸟”】2、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 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 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 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 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 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 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 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 ,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 ,固不足论,天在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 隐也。【涉及训练点:通假字 指 伎 词类活用 贵,重点虚词 纵 诸 , 重点实词 明 涉 资 过 是 营馔 凡 固,古今异义 庇荫 无 过,修辞手法 互文“识人之 多,见事之广”“天在所不能藏 ,鬼神所不能隐” 】第三课时 一、翻译文段 二、翻译划线句子 三、真题体验 四、创新导航创新 导航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 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 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1)将上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 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 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译文: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难以赞叹一般的 水,在圣人门下学过的人难以被一般言论所吸 引。流水的本性,不充满水坑就不会流走。 君子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绩,也就不会通 达。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蓝色字的翻译方法。1、请略陈固陋。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 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对译法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蓝色字的翻译方法。1、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 ,公子亦自知也。 魏王为公子盗走他的兵符,假传命令 杀了晋鄙而恼怒,公子自己也知道这 一点。 2、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就是勇气。删减法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蓝色字的翻译方法。1、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郡。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到巴 陵郡做太守。2、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越王勾践驻守在会稽山上。保留法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蓝色字的翻译方法。结束后, 回到赵国,因为 蔺相如功劳大, 任命 做上卿 。1、若 舍郑 以 为 东 道 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 当作东道主。2、 既罢, 归国,以相如功大, 拜 为上卿。之 把它渑池会赵王等 赵王蔺相如 渑池会赵王等 赵王 蔺相如 增补法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蓝色字的翻译方法。1、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 调整法1、对译法 2、删减法 3、保留法 4、增补法 5、调整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练习n1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 。齐国的使者 梁国,孙膑 求见。n2、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听说 ,不肯与会面。到了 凭着一个 受刑囚犯的身份 暗中(这件事) (他)n3、子布、袁表诸人各爱妻子。n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子布、袁表那些人各自爱怜他们 的妻子和儿女。派遣将领把守关隘的原因,是为了防备 其他盗贼的进来与特殊的情况。n5、沛公军霸上。n6、吴广素爱人。n7、沛公欲何之?沛公在霸上驻军吴广平素爱护人民。沛公想哪去?沛公想到哪去?n8、人马烧溺死者上千。n9、世凯悦之,欲结以恩遇。人马烧死和溺死的人有上千。烧死和溺死的人马有上千。世凯很喜欢他,想结交他用恩厚的待遇世凯很喜欢他,想用恩厚的待遇结交他。胡质(1)n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 操清白。质之为荆洲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 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 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 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 ,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 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 进道,往还如是。胡质(2)n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 ,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 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 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 谴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都 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胡质(3)n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 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 清,谓威曰:“卿清与父清?”威对曰 :“臣不如也。”帝曰:“何以为不如? ”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 知,是臣不如者远。”官至前将军,青 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n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n不审于何得此绢。n故以为汝粮耳。临行的时候,胡质送一匹绢给他 ,作为路上的盘缠。不知道您从哪得到的这个绢?所以作为你的盘缠。n阴资装,百余里要之。n具以白质。暗地里资助行装,在百里之外 等候他。把事情详细的告诉了胡质。n何以为不如?n是臣不如者远。凭什么认为不如他呢?在这一点上我远远的不如他。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