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综合部一、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一)机构建设基本情况表一: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表 NO:2010-01项目机 构设 置人 员编 制经 费来 源办 公场 所统一市场建设统一制度建设信息库互通与共享人才网站建设 人才、产业 对接形式民办人才中介乡镇人才机构全市情况汇总中心10 家,市场8 家编制38人实有50人全额拨款10 家租、借、寄、10 家市本级人劳市场合并、9 县(市、区)人劳市场合署部分信息实行互通与共享人才网 10 家 网络对接 10 家 无 无从上表反映的情况看:一是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设置:全市经各级编委审批设立的机构有人才中心 10 家。其中市级家,县(市、区)9 家;人才市场 9 家,均为县(市)级人才市场,县(市)人才中心和人才市场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莲都区按撤地设市有关文件精神只设人才管理中心不设人才市场;市本级人才市场与2劳动力市场于 2006 年合并为市人力资源市场。二是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截至 2009 年底,全市经各级编委审批的编制数为 38 人,实有人数为 50 人(含一年以上的临时聘用人员) 。三是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现有办公场所:全市各级人才中心均无自有办公和会展、交流场馆。各级人才中心分别以“租借寄”方式在现有场所办公,举办大型交流会或培训考试的会展用房则通过租借其他临时场所解决。所谓“租借寄” ,其中“租”即由主管局统一租赁(财政买单)分配给各下属单位(包括人才中心)使用,如市人才中心;“借” 即由主管局将其他下属单位使用的空房调剂给另一下属单位(包括人才中心)使用;所谓“寄” , 即长期寄住在主管局办公楼内。四是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统一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自 2006 年 6 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合并为市人力资源市场且归口市就业局管理以来,市本级在“有形市场”中举办的人力资源交流活动均由市就业局统一进行,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也由市就业局统一安排。五是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信息库互通与共享:全市各级人才中心(市场)的信息库仅限于部分不涉档的一些统计、汇总、分析类的信息与相关部门通过网络进行互通共享或提供给大众查阅,而涉及人事档案的机密性和隐私性的部分就没有提供互通共享或给大众查阅了。六是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人才网站建设:除市本级有独立的丽水人才网外,县级人才中心也有 5家建立了独立人才网站,另外 4 家县级人才中心则与主管局共建共享人事人才网。七是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人才、产业对接:3即人才资源(或人力资源)与产业的联接方式,我市各级人才中心主要是通过网络(人才网)进行,有的还采取 QQ 群、座谈会以及通过乡镇社会服务中心等多种对接方式。八是丽水市人才市场服务机构-民办人才中介机构:市本级和各县市均没有批办各类民办人才中介机构。九是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乡镇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全市均没有设置乡镇一级的人才公共服务机构。(二)职能与业务发展基本情况一是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全市各级人才中心目前实施和拟实施的职能和业务项目主要包括人事代理、人事档案管理、人才派遣、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发布和咨询服务、人才交流、网络招聘、人才智力开发引进、人才培训、人事考试服务、职称评定、人才测评、职业咨询和规划、人才环境监察等内容。二是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业务开展情况:(1)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口径,2009 年全市各级人才中心服务流动人员数为 55763;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为 9821 人;服务用人单位数为 521 家;现有 10 个人才数据库现存求职信息总量为 27264 条,全年入库求职信息 28150 条。 (具体见表二) 。 (2)举办招聘会 90 场次,参会用人单位 521 家,参会求职人数 55763 人;组织人才派遣单位 243 家,派遣人才总数达 5129 人;现存 流动人员档案 27264 份,其中依托档案提供服务达 17159 人; 举办各类人才培训班 210 期,受训人数达 16617 人。 (具体见表三) 。4表二: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职能业务开展情况表 1 NO:2010-02其 中 其 中其 中项目服务流动人员总数登记要求流动人员大专及以下本科硕士及以上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服务用人单位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现存数据库求职信息总量全年入库求职信息全市情况汇总55763 55763 27441 28165 157 9821 521 81 423 17 10 27264 28150表三:丽水市人才公共服务职能业务开展情况表 2 NO:2010-03现场招聘服务其中网络招聘服务 劳务派遣业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事外包服务流动人员档案管理 培训服务项目举办招聘会次数毕业生专场农民工专场参会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岗位参会求职人数 发布岗位信息发布求职信息派遣单位派遣人员总量登记要求派遣人数服务用人单位服务用人单位现存档案数量依托档案提供服务举办培训班参加人数5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一) 问题之一“先天不足”所谓“先天不足” ,是指我市各级人才中心成立前和“胎儿”时期就存在的问题。一是丽水山区的经济地理劣势造成的人才交流工作和人才资源流动的“先天不足” 。如各县(市、区)人才中心的人才交流工作由于山区经济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等原因导致其人才交流、引进、培养等方面很能产生规模效应的问题;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难、流失易问题;本地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难、失业易问题以及下岗人才再就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反映了经济地理环境是严重制约山区人才就业和人才流动的瓶颈。二是各级人才中心软硬件的“先天不足” 。如各级人才中心除工作人员人头经费和少量的人才引进专项经费外,没有建设办公和会展、交流场馆的专项财政预算,现有的办公场所只能采取“租借寄”方式解决,举办大型交流会或培训考试的会展用房则通过租借其他临时场所解决。这一问题反映了现行的财政供给制度不能适应当前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需求变化。(二)问题之二“后天不足”全市情况汇总90 90 521 9870 55763 257 13254 243 5129 250 27264 17159 210 166176所谓“后天不足” ,是指我市各级人才中心成立后出现的问题。一是市本级和各县市均没有批办各类民办人才中介机构。这也反映了我市人才公共服务占据了市场配置的领域,存在着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越位问题;同时因没有设立民办人才中介机构,其职能概由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承揽,则又形成了错位的问题。二是各县市均没有设置乡镇人才公共服务机构。这也反映了我市人才市场服务的缺位问题。三是人才公共服务的质量、方式和手段急需改善。近年来,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发展很快,但大多数机构的服务缺乏明确规范,工作人员难以把握工作的深度和水平要求,服务质量不够稳定且得不到保证。(三)产生问题的原因除了丽水山区的经济地理相对劣势外,我市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目前,我市的人才公共服务和人才市场服务全面由各级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承担。由于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设置严格受到政府编制计划的限制,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财政投入的限制,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能力的限制,以及由于单一供给主体导致的缺乏竞争所带来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等,使得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规模、网点分布、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等都难以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和多变性人才流动和人才就业服务的需求。二是人才公共服务与一般劳动力就业公共服务的职能交叉,人才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形成由不同主管部门7设立两类公共服务机构,即人事部门主管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劳动行政部门所属的就业服务机构。在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中也形成了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两类市场管理体系,但由于两类服务机构和两类市场管理体系的主管部门的职能定位不同,在有关公共服务的经费供给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人才公共服务经费缺口较大的项目主要是:毕业生就业服(举办人才招聘会,就业培训、专家咨询,见习基地建设与见习补贴等) ;特定群体的免费人事档案管理;建立人才信息库;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信息网的建设,流动党员管理、农村人才开发等经费也没有固定的出处。现行的财政供给制度不能适应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需求变化,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三、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积极构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下是本人对如何完善我市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一)指导原则和目标一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实行标准化,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信用保障和安全基础。二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建设要实行规范化,无论是服务功能还是监管功能都应当规范,以便于实现和控制。三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要实行政府主导和多元化社会协作。部门、乡镇、社会团体以及民间机构可以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配置与中介机构,以全方位发挥人才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的重要作用。(二)主要任务8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服务方式和工作效能。思想观念上主要是树立全新的职能观,积极地去整合公共资源,使人才公众服务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服务。服务方式上主要是工作重心转变。要从传统人才工作为主,转到建立以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为主上来。工作效能上主要是大力弘扬廉洁奉公、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新水平。二是要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公共服务功能、公共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能力上要强化理论研讨,调查研究,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公共服务功能上要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统一开放、资源共享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把服务对象从城市拓展到农村,从机关事业单位拓展到企业,将下岗人才、老年人才、农村人才也纳入服务范围,并将乡镇人才公共服务职能赋予现有的乡镇社会服务中心或乡镇的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去组织实施;同时要加强对社会力量兴办人才中介机构的鼓励引导,并将人才的市场配置职能赋予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去实施。公共服务质量上要进一步完善公开服务承诺制度,坚持“政策、程序、进展、结果”公开,确保操作规范与服务公正,推行和实施“免费服务” 、“网络服务” 、 “电话服务” 、 “一站式”服务等多种人才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效能,真正把服务人才的文章做深、做实、做好。三是加大人才公共服务的场所、网络等服务平台建设力度。要改变财政供给制度不能适应当前人才就业公共服务需求的现状,将必要的人才公共服务的办公场所、交流场所、培训场所和人才网络等的服务平台建设经费纳入预算,以解决我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办公场所和交流会、培训考试用房 “租借寄”的现实问题。促使我市3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在通过软硬件的全新改造,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