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一片废墟的德国城市街头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 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 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 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 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 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 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 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 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 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 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 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949 1963在任)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欧共体总部大厦 (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欧共体在罗马成立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问题探究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 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联邦德国外交 部长谢尔 想一想,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联合起来的欧洲成为独立于两个超级大国之外的第三种力 量的愿望已经基本实现,欧共体由于经济实力的增长,政治外 交方面的独立倾向已日趋明显,摆脱美国控制的决心也更加强 烈,在国际政治领域已慢慢与美国鼎足相处。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欧 洲 共 同 体 的 形 成原因形成进展影响(1)二战后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2)联合起来提高国际政治地位 (3)亚欧各国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联系日益密切 (4) 共同的区域地缘关系 (5)共同的文化底蕴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经济实力增强,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1945年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 后,日本广岛一片废墟。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和日本天皇裕仁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世界闻名的高速铁路新干线是日本铁路技术的骄傲,也是日本 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第一条新干线于1964年在东京和大阪之间开通运 行。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10公里,当时为世界第一。此前,从东京到大 阪需要8个多小时,有了新干线以后则只需要3个多小时。新干线不断发 展,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原因: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改革 全国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 重视科技教育 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结果: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 第二经济大国影响 :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格局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时间时间日本美国英国联联邦德国 法国意大利1952 1960年8.22.82.77.54.85.81961 1970年11.24.12.84.85.85.6问题:该表反映了怎样的局面?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种局面对世界格局的 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主要原因:美国经济 相对衰落,日本和西欧经济迅速发展。影响:动摇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铁托(18921980)铁托在发表演说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第13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2004年2月20日) 来自114个不结盟运动成员的近万名代表出席了这次 峰会,其中包括62个成员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中国 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本届会议。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国得 以冲破美国设置的种种障碍,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件事情说明 了什么?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后,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新兴独立国家谋求维护独立、主权、发展 与和平的有效途径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原因:标志:特点:奉行独立、自由、不结盟、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开始改变了美苏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v二战后初期的联合国实际上为美国所把持,成 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但随着亚非拉一 系列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这种局面逐渐被打 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 方面表明第三世界力量的强大,开始在世界舞 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综 合国力的提高。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阅读与思考以下是战后美国政府首脑的一些言论: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总统1953年在其就职演说中讲到:“为了团结一致和应付时代的挑战,命运已把领 导自由世界的责任赋予了我国。” 材料二1957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我们一直没有同共产党中国贸易,或者准许同它进行文化 上的交流。这些过去一直是,而且现在也是我们的政策。” 材料三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 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四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 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 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请思考:这些言论体现出美国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 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v两个变化:一是从领导西方世界到与西欧建立 合作伙伴关系,一是从拒不与中国交往到力求 中美关系正常化。v原因是美国霸主地位的衰落,西欧的联合和实 力的增强,长期以来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当 时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的形势。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本课小结v日本经济的崛起 地位的削弱 多极 v第三世界的崛起 化 有利于建立国际 新秩序v西欧经济的崛起 美国霸权 趋势 有利于抑制和削 弱霸权主义v社会主义阵容的瓦解 加强v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 有利于维护世界 和平与发展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启示v1、注重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 力v2、加强区域的团结合作v3、第三世界国家对内要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发 展战略,对外要立足第三世界,加强与第三世界 的团结与合作,同时也要和发达国家加强经贸合 作和政治对话。v4、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中的重要力量都应成 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力(如欧盟、中国 等),而不应成为世界和平的潜在威胁(如日本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