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当前黄土工程界需要解决 几个问题的思考与浅见汪 国 烈(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1 当前黄土工程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l1.1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甲类建筑,消除全部湿陷量有困难,桩基础穿越、持力层太深;乙类建筑,剩余湿陷量很难15;丙类建筑,剩余湿陷量很难20。怎么办?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l 1.2 单桩、多桩、群桩和长桩、短桩等 ,它们的桩侧负摩阻力有何不同?如何考 虑比较合理!l 1.3 该给黄土的液化和震陷一个比较定 量的说法!l 1.4 什么是黄土边坡、黄土基坑安全性 评估的关键?如何掌握这个尺度?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l 1.5 如何看待预钻孔夯扩挤密?l 1.6 土钉支护,在永久性工程中的应用前景?l 1.7 黄土地基处理,获得较高地基承载力的途径是什么?l 1.8 复合地基,在高烈度区饱和黄土中,如何正确应用?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l 1.9 “0.015”是否是“湿陷”与“非湿陷”的“ 永恒”界限?l 1.10 以“地基处理措施为主”的提法,是 否全面?l 1.11 湿陷性评价比较合理的示意简图, 该如何表示?l 1.12 黄土工程措施设计,是否也应该有 一个使用时限?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2 我们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实践与认识l 2.1 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工程 ,在综合考虑工程条件、有针对性的解决 各种对工程的不利作用后,可以放松规范 对工程剩余湿陷量的要求。甲类建筑,可以不全部消除湿陷量, 桩基础可以不强调穿越湿陷性土层、支承 在可靠持力层中;乙类、丙类建筑,可以让剩余湿陷量 15、20大大放松。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l 2.2 目前规范对桩侧负摩阻力的规定,主要适用于单桩中的短桩,对工程中的多数情况则过分夸大了负摩阻力的不利作用。l 2.3 国标对黄土的液化和震陷,采取了基本回避的态度;黄土地区的地震部门,则明显夸大了黄土液化、震陷的不利作用!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l 2.4 黄土边坡、黄土基坑安全性评估的关键,是工程的水环境!应采取有针对性、有效的保护工程土体处于较低含水状态的措施,正确选取合理的土性参数!应根据工程措施的有效性和力度,黄土边坡工程宜取塑限含水量对应的土性参数,基坑工程宜取自然含水量塑限含水量间对应的土性参数。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l 2.5 预钻孔夯扩挤密的工程质量普遍不 好的原因,是夯扩填料直径达不到设计要 求。我们推荐尽量采用常规的沉管(冲管 、振管)挤密,尽量不用预钻孔夯扩挤密 !l 2.6 土钉支护要在永久性工程中使用, 必须采取可靠措施,确保土钉长期不锈蚀 、注浆饱满、土钉周围含水量不增大或控 制在某一个量值范围内,强调支护土体的 水环境保护! 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l 2.7 黄土地基处理,获得较高地基承载 力的途径,是合理使用复合地基、采用强 度较高的孔内填料。l 2.8 在高烈度区的饱和黄土中,宜采用 整片处理的复合地基、不宜采用局部处理 ,孔内填料宜采用有一定胶结性的材料、 不宜采用散体材料。局部处理的复合地基 、且孔内为散体填料,在较强地震作用下 ,复合地基可能失效、引发较大的附加下 沉!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l 2.9 “0.015”在基础下15m以上可以继续 使用,以下应适当放宽。我们建议,每加 深5m、可放宽 “0.005” ,特别是对不连续 的土层、不要太看重它湿陷系数较大的影 响。 l 2.10 强调以地基处理措施为主的提法, 曾起到阶段性的重要作用,但随着大厚度 湿陷性黄土问题的突出等,这种提法就不 再全面了,工程三大措施(地基处理、防 水措施、结构措施)中的任何一项或两项 ,都可能成为主要措施。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l 2.11 目前的湿陷性评价、试验压力、总湿陷量计算等,不够清晰,也出现了不同的理解与做法,规范评价必须要有一个唯一的结果。l 2.12 黄土工程措施设计,应该与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设计时限一致,一般工程宜为50年、主要工程宜为100年。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l3 应加大工程水环境的研究力度,“环境措施”可能成为解决黄土工程问题的第四大措施!2010年12月1日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谢谢大家 再见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