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规范2012-10-08引言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 化学品危险性概述 溶液配比方法 个体防护 废弃处置(disposal)引言化学品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为人所知的化 学品已达500-700万种,年产量已超过4亿吨。我国石油、石化 和化工等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达1.3万亿元。在众多的化学品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作为特殊的商品,极 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其固有的危险性也给人类的生存带 来威胁。如果人们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不善,一旦发生事故, 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会给社会和环境造成极 其恶劣的影响。例如,1991年9月3日,江西贵溪农药厂一台装 有2.4吨98%一甲胺的槽罐车,在运输途中发生泄漏事故,造成 数百人中毒,其中41人死亡(截止93年调查时),大量牲畜、 家禽、水生动植物死亡,受污染区域达23万平方米;1993年8 月5日,深圳清水河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死亡15人 ,200多人受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1997年6月 27日,北京东方化工厂油罐区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在较短 的时间内,整个罐区全部被毁,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达1亿多元。这些恶性事故反映了我国依然严峻的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形势。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 产安全和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 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形势十分严峻,与飞速发展的工业 水平相比,相应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则比较落后,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重大恶 性事故,如近几年的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化学品的火灾、爆炸、泄漏、中 毒事故,以及化学品的环境污染事故,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如 1993年1月29日,郑州食品添加剂厂仓库内7吨过氧化苯甲酰爆炸,死亡 27人、伤23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混乱,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 理工作不到位。同年8月5日,深圳清水河化学品仓库着火爆炸,死亡15人 ,伤1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元。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仓库的设计违规 ,审批不严,危险化学品违规存放,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实 行严格把关。2000年6月30日,广东省江门市原江门土出高级烟花厂发生 特大爆炸事故,36人当场被炸死,210多人被炸伤,爆炸的威力同时致附 近多间厂房和方圆1公里的建筑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事故原因最后仍 被归结到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严;在烟花爆竹的生产、管理过程中 ,该公司违反了国家有关危险物品安全管理规定,以致造成特别严重的后 果。化学品危险性概述n 主要包括: 危害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 危害、燃爆危险。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本公司常用的危险化学品有: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亚硝酸钠,氟化 氢铵,过氧化氢,酒精,K191, KR600 。 其他化学药品有902,901,909等。下面我们就围绕着车间常用化学品危险性概述来 了解一下它们的相关性质。相关化学性质质 浓浓硫酸 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时 放出大量的热,无挥发 性气体 。浓盐浓盐 酸和 浓浓硝酸 易挥发 ,有刺激性气味,有强腐蚀性,稀释时 放出大量的热,浓盐 酸 有白色的浑发 性气体,浓硝酸有黄色的挥发 性气体。 氢氢氧化钠钠 白色固体溶于水时会大量放热;又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是常见的、 重要的碱,对纤维 、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 。过过氧化氢氢 俗称双氧水,具有氧化性,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气味。 氟化氢铵氢铵 加热分解后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HF的水溶液氢氟酸具有 腐蚀性,氢氟酸酸雾有毒。 KR-600无腐蚀、不含有害溶剂成份,无色透明液体,PH值为 3.0-3.5。酒精酒精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 ,易燃烧,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引 起爆炸,爆炸极限浓度3.5-18.0(W)。 K191丙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燃、易挥发 ,化学性 质较 活泼。 爆炸极限:2.6%12.8% 最大爆炸压力:87.3牛/平方厘米 最易 引燃浓度:4.5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浓度:6.3% 最小引燃能量:1.15毫焦(当 4.97%浓度时)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由于其 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 少见。溶液配比方法n什么是溶液、溶质、溶剂?一种或数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 成均匀、稳定液体叫溶液。能够溶解其它物质的液体叫溶剂。被溶剂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n什么叫溶液浓度? 一定量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叫做溶液的浓度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主要有比例浓度、重 量百分浓度、克/升浓度、摩尔浓度与当量 浓度等。n什么叫比例浓度以溶质与溶剂的重量或体积之比来表示的 浓度叫比例浓度。如配制1:1的 盐酸溶液,将1体积的浓盐 酸与1体积的水混合即得n什么叫重量百分浓度 ? 用100克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来表示的 浓度叫重量百分浓度。 具体配制时按以下方法计算:所需溶质 重=溶液总重X重量百分浓度n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 在生产、操作处置、搬运和使用化学品的作业过程中,为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化学品危害而采取的防 护方法和手段。包括:最高容许浓度、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手防护、其他 防护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 ) 改革工艺技术,并采用安全的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有害物溢散 ( 2 ) 以密闭,隔离通风操作代替敞开式操作. ( 3 ) 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 ( 4 ) 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维修,保持完好. ( 5 ) 严禁直接接触有毒物品,不准在生产使用场所饮食. ( 6 ) 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工作场所. ( 7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液氯、液氧、乙炔、液化石油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使用时,气瓶内应 留有余压,且不低于0.05MPa,以防止其它物质窜入. ( 8 ) 盛装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应认真选择,具有氧化性酸类物品不能与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 燃烧物品混装,酸类物品严禁与氰化物相遇. ( 9 ) 易燃物品的加热禁止使用明火,必须采用时,应采取严格隔绝措施. (10) 应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毒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 、紧急放料和自动报警等措施. (11) 输送有毒有害物料,应采取防止泄露得措施. (12) 输送固体氧化剂,易燃固体等,应防止摩擦,碰撞. (13) 容易发生跑气,跑料的大型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装置,应设有能迅速停止进料,防止跑气,跑料的安全设施, 并应具有捕集中和,解毒,和打捞流失危险物品的方法,避免事态扩大. (14) 生产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粉尘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凡能相互引起化学 反应发生新危害的废物,不要混在一起排放. (15) 危险化学品溅到眼睛和皮肤上时应第一时间尽快用大量得清水冲洗,后视情形严重采取相应的处治. (16) 危险化学品储存和生产场所,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解毒药品.n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着,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皮肤灼伤皮肤灼伤:迅速移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030分钟。碱性物质污染后冲洗时间要延长,就医。睛接触睛接触:眼部化学灼伤后,必须争取时间,就近取得清水或生理盐(大 量),立即提起眼睑,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注意冲洗液自流压力 不 要过大,冲洗要及时、有效。如不合并颜面严重污染或灼伤,亦可采取 浸洗,即将眼浸入水盆中,频频瞬目。就医。吸入吸入:迅速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若呼吸停止,渐进行人工呼吸;若 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有适当的解毒剂,立即服用)。就医。食入食入:若食入的是非腐蚀性化学品,则应首先饮水催吐,若食入的 是 腐蚀性化学品,则引用牛奶或蛋清以保护胃粘膜;若食入石油品,不能 催吐。苯中毒应急措施苯中毒应急措施: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着 ,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口服者给洗胃。中毒者应卧床 静息。对症支持治疗。 废弃处置(disposal) 是指对被化学品污染的包装和无使用价值的化学品的安全处理方法,包括废 弃 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剧毒物 品用后的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须严加管理,仓库部门要统一回收,登 记 造册,专人负责管理. (2) 铁制包装容器不经彻底清洗干净,不得改做它用. (3) 包装容器必须在本公司指派专人监护下销毁. (4) 化学危险品和放射性物质等废弃物的报废处理必须预先提出申请,制定周密的 安 全保障措施,并经当地有关部门批准方可处理. (5) 凡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带有危险物品,必须先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 报废. (6)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危险物品残渣等,必须严加管理,不得随同一般垃圾运送 出去. (7) 加强非金属回收管理,凡金属容器管道含有危险性物质,必须进行置换,清洗处 理,经收缴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上交或出售. (8) 危险爆炸物品的报废处理必须预先提出申请,制定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经安 全部门批准后方可处理. (9) 用后的废液应倒入分了类的专用容器中;容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不要乱碰 不明液体;不要把不明溶液混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