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8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5页 / 共78页
第6页 / 共78页
第7页 / 共78页
第8页 / 共78页
第9页 / 共78页
第1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管员材料知识管理第一节品管员的作用一与品控相关的人群分类:IPQC 制程品管、 IQC来料检验、OQC出厂检验、QC质量检验 、QA质量测试;PE制程工程师、IE文件工程 师。 品管员的作用:1,对产品品质质量负责 。 2熟悉产品经常出现哪些缺陷,掌握AQL抽样标准 .仔细核对检查基准书以及客户以前投诉过哪些 不良问题.通过品管的管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 反馈.及时解决. 在整个作业流程中,通过品管对 产品的检查,及时控制不良品,避免流到下一流 程.造成损失或报废. 对产品质量负责所具备的必要 知识产品熟悉程度,产品制程熟悉程度,产品 工艺。以及各产品单元操作的要点知识 ,影响质量的后道工序、关键工序和关 键控制点。以及相关限值,例如,糖酸 比等。反砂:正常的蜜饯成品要求质地柔韧,光亮透明,如果成品表面或内部产生蔗糖结晶,就属不正常,这个现象我们称之为“返砂”, 果脯返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料含酸量低,糖煮时蔗糖转化不够 ,果脯中转化糖含量不足,或贮藏温度过低造成。 流淌:果脯中转化糖含量过高,在高温潮湿季节就会产生吸潮“流糖 ”现象, 成品中含水量为18-20%,总糖量为68-72%,转化糖含量为30% ,即转化糖占总糖含量的50%以下时,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返砂现 象。转化糖含量越低,返砂越严重。转化糖含量在40-45%,占 总糖含量的60%以上时,在低温低湿条件下保藏,则不会发生返 砂。若转化糖过分增高,占总糖量的90%以上时,则将会产生“ 流糖“或“返糖“现象。 。 因此,在果脯加工中,如能控制成品中转化糖与总糖含量的适当比例,“返 砂“和“流糖“的现象就可避免。 防止果脯结晶返砂的方法有:糖制时适当加入柠檬酸,以保持糖液中含有机酸0.3-0.5%,使蔗 糖适当转化。对于循环使用的糖液,应在加糖调整浓度后,检验总糖及转化糖含量。一般总糖在54-60%,若其中的转化糖含量已达25%。( 占总糖量的43-45%),即可认为符合要求,烘干后成品不致返砂。糖煮时,在糖液中加入部分饴糖(一般不超过20%),或添加部 分果胶,以增加糖液粘度,减缓和抑制糖的结晶。果脯贮藏温度以12-15为宜,切勿低于10,相对湿度应控制 在70%以下。已返砂的果脯,可将其在15%的热糖液中煮一下,然后再 烘干即可。防止果脯流糖的方法是:糖煮时加酸不宜过分,煮制时间不宜过长 ,以防蔗糖过度转化。另外,烘烤时初温不宜过高,防止表面干结,使 果脯内部的水分扩散出来。在成品贮藏中,应密闭保藏,可用两层塑料袋密封保存,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封口皱褶原因分析:1,封口机问题:封口机温度太 高。封口机速度。封口机压轮上有糖渍 (封口机上没有清理到位造成)。压轮 长期使用没有更换。2,外包装袋内撑托 没有放进袋低。3,员工封口手法不一。 。内包装小袋漏气或者是小包装 虚封封口温度 封口切刀 梅粒太大导致小包装虚封 包装机速度计量不准确1,人为因素:员工为了赶产量,没有等称 反应置零就开始称下一袋。 2,梅粒大小不均,导致克重量不在正确的 计量范围内。 3,称不准确,(电子秤应定期校正)。内包装质量问题出现恶性杂质在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情况下,包装车 间只能加强品管员巡视力度。第二节 品管员分析问题的方法QC七大手法与QC新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 检查表 柏拉图 特性要因图 分层法 散布图 直方图 控制图 亲和图法 PDPC法 矢线分析法 名目团体法 系统图法 决策矩阵法 心智图法概述1、检查表(又称查检表)收集、整理资料;根据事实、数据说话。2、柏拉图(又称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 置,而是 先就其中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3、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整理原因与结 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伏性的问题。4、分层法(又称层别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 均,须根据数据的层次,考虑适当分层。5、散布图(又称散点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6、直方图(数次表)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 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 7、控制图(又称管控图)识别波动的来源;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 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 检查表 什么是检查表: 检查表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而设计 的表格。使用时只用简单的符号来检核 工作目标是否已达成或对于发生的特定 事件给予累积记录,并加以统计整理数 据,即称为检查表。检查表的种类 记录用:为掌握问题发生的分布情况,作为是属于何种不良或缺 点,发生于何处、发生多少的事实数椐登记用 点检用:将对应的点检项目事先记录于表上,并据以点确认 检查表的作法 对要收集的数椐,须掌握的事等的目要先明确 决定检查项目 决定样式 决定数椐收集方法、登记并实施收集数椐 记上其它必要事项 制作检查表应易于记录数椐计量用检查表单袋重(G) 查检 小计 80.0080.3 2 80.380.6 9 80.680.9 16 80.981.2 20 81.281.5 16 81.581.8 8 82.182.4 7 82.783.0 2 合计 80柏拉图 柏拉图又叫重点分析图,系意大利经济学家 Pareto在统计国民所得时发现全国80的收 入归于20之人口所有,乃提出柏拉图法则。 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 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 -建立在巴雷特原理基础上,认为多数不合格 及其引起的损失是由相对少数原因引起的。通 过区分最重要的与较次要的项目,可用最少的 努力获取最佳的改进效果 柏拉图的种类: 分析现象用柏拉图: 与不良结果有关,用 来发现主要问题: 分析原因用柏拉图: 这类柏拉图与过程因 素有关,用来发现主 要问题 作用: 通过分析柏拉图可看出采取行动的顺序 ;不良、失误等的总数有多少? 它们的大小顺序是如何分布的? 在多大程度上减少其中的哪一件,可望 在总体上收到多大效果? 可对报告、记录、成果等进行确认;可 查清不良、故障的原因等。 柏拉图使用步骤 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据 确定调查问题的类型,如不合格项目、损失金额、事故等 。 确定时间 确定哪些数据是必要的,数据如何分类,如按不合格类型 、时间等。 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什么时候收集 设计记录表,将数据填入表中计算 作图 特性要因图 特性要因图又称因果图或鱼骨图,就是 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原 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原因予以整理 ,成为有相互关系的图形。 简言之就是针对造成某结果的诸多原因 ,以有系统的方式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 的关系,并设法使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 因来。特性要因图特性特性大要因大要因大要因大要因大要因大要因大要因大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小要小要 因因小要小要 因因特性要因图的制作方法步骤一、决定问题或品质特性为什 么清 梅品 质不 良特性特性要因图的制作方法 步骤二、决定大要因为什 么清 梅品 质不 良人员机器物料环境方法特性要因图的制作方法 步骤三、决定中小要因为什 么清 梅品 质不 良人员机器物料环境方法成熟度原料含水高 封口机故障 包装机故障 器具、操作台不 干净不知操作标准 责任心不强 贮藏温度高 车间温湿度太高 /太低封口手法不当包装投料不当 选料操作不当 分层法 什么是分层法: 是指分门别类地收集数据以找出其间差 异的方法。通常将根据所具有的共同点 或特点(如不良的现象或原因等)把全 部数据分成几组的做法称为分层。 分层可以说是“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所必须 遵循的一种基本思考方法 分层的方法 明确分层对象:进行分层时,原则上必须选择 对特性(结果)产生影响的要素,作为分层的 标准(项目) E.g. 以时间分层/以作业员分层/以设备分层/以 原材料分层/以作业条件分层/以生产线分层 对市医医疗品质的认同 性别、血型、身高、体重、籍贯、人种、家庭背景 、宗教、学历、经历、年龄层别法 具体描述造成现象有何差 异造成现象无差异差异原因何事、人员对象、设备 时间 、方法 地点、材料程度、环境 可能原因验证 原因 证实发 生证实 未发 生无法证实可能主因原因再分析暂时对 策永久对策散布图 什么是散布图: 散布图是“成对的2种数据之间关系状况 的调查图”。所谓成对的两种数据,指的 是从其中的1种数据可以得出性质不同的 第2种数据这一情形 例:恒温和面实验的温度与和 面加水量之数据图直方图 什么是直方图: 直方图也称数次表,即沿横轴以各组次 数为高度,在每一组距上画一矩形所绘 成之图形。 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平均值 、标准差,并可以测知其分配形态,订 定规格界限或作规格比较。直方图的作法: 制作次数分配表 用检核表收集资料(样本n为50组以上),并记录于纸上。统计 表上的资料很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其总数以N表示。 求全距:在全体数据中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全距(R)=最大值- 最小值为, 确定组数:K=n ;组距(c)=R/K;组距通常是2、5或10的 倍数。 决定各组之上下组界;组界精密度=测定值的单位/2; 下组界=最小值-组界精密度;上组界=前一组下组界+组距; 计算组距中心点=(上组界+下组界)/2; 计算平均值、标准差 以纵轴显示每一数值之发生次数。 做次数分配表。 直方图的用途 把握分布的形态:直方图最基本的使用方法是把握 分布的形态。 调查分散和偏离的原因:通过比较用4M等分层的 直方图,可了解分散和偏离的原因。 通过与规格相比较,可了解是否有问题:记入规格 值后,就可以了解相对于规格的分散、不良的发生 状况。 研究改善前后的效果:将其用于解决工作现场 的问题后,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平均值和分散的 改善。 例:例:70G70G清梅重量直方图清梅重量直方图70G清梅重量 12345678910 172707072717071697470 274706970707269787173369716872716872706970 。 。 。 。 。 。 。1971696873717171687071 2070736868727170727273 n=200MAX=78MIN65 R=13K=14c=1组界精密 度 =0.5下组界=64.5上组界=78. 5中心值 =71.5平均值 =70.705标准差=2.0442控制图 什么叫图表:所谓图表,指“使数据结果 一目了然的、对数据图表化的形式”。 图表的效果:可以从众多的信息中对想 要说明的事情(目的)进行概括、简单 的表示出来;能够更快地读取信息;可 以准确无误的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够让 对方有兴趣地阅读; 图表的种类 推移图:表示随时间地变化 柱形图:比较数量的大小 饼状图:了解名细(比例) 带形图:比较名细(比例)和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