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一篇好作文的一般标准文面洁 语言美 结构新 思想深 v 主要看字体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清洁,布 局是否合理这是试卷摆在老师面前的 第一印象。若字体潦草、卷面肮脏、布局 不合理(头大尾长身小、段少字多密麻麻) ,就会让阅卷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厌 恶之情骤然而起。此时,阅卷人已有了一 个极差的印象,你的作文亦有“全军覆没” 或“大势将去”之危险;要想“扶大厦于将 倾”,除非你的内容非常精彩,否则,难 逃“厄运”。其实,对“情节恶劣”者,阅卷 老师连内容也不看就已经把分数定下来了 。所以,决不能忽视文章的形式美真 正的美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vv鉴于此,现提出对策:v1.书写认真。字体工整,不草不连;笔迹清晰,黑白 分明;字在格 内,大小适中;卷面清洁,不涂不抹 ;字数不多不少(少则“残废”,多则“臃肿”)。v2.布局合理。头尾短小精悍。字数控制在百字以内, 否则,头大尾长身子小,比例失调,影响美观。 段落多分一点。若段落太少,既不美观又无层次感, 更让人觉得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容易引起视觉疲 劳,一般情况下,文章分成6段左右较合适。v3.选好文体。一般说来,运用小标题、日记体、分镜 头式等片断组合法写成的文章清爽直观、疏密有致、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能给人整体美感的效果,易引 起阅卷者的兴趣。项王若奈何 (一) 四面楚歌。 漫山遍野的凄凉的歌声侵入项王 的脑海里,四年的刀光剑影在眼前闪 烁不定,他想起了自己手握长剑驰骋 沙场的雄姿,想起了刘邦俯首称臣的 委琐的样子,想起了虞姬含情脉脉的 眼神 他望着虞姬,悲叹道:“力拔山兮 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 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v (二) 美人自刎乌江边。 鲜血从虞姬的苍白的肌肤中流下,开出 绝艳的玫瑰,在那团红色中,虞姬的眼神绝 望而又饱含期望,手指如丝绸般滑落。项王 一手托着虞姬,单膝跪下,一手将剑深深地 扎向泥土,看着虞姬渐渐暗淡的眼神,他仿 佛明白了什么。 乌江亭长在旁劝项王快渡乌江。项王轻 轻放下虞姬,突然起身,长剑直指青天。清 风吹拂着他的长发,他的身影愈发显得高大 威武,四面的楚歌也仿佛在替他宣召着:“刘 邦小贼,待我卷土重来之时,用你的头颅为 虞姬祭奠。” v (三) 又到兵荒马乱时。 烟尘滚滚,杀声滔天。 项王挥舞着长剑,剑刃飞快地掠过 一个又一个颈喉,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 之势,红光一闪,刘邦人头落地。 夕阳照着项王的脸,刚毅的面庞上 刻满了沧桑与寂寞。他的眼前浮现出虞 姬清澈的眼眸和干净的笑容。他轻声说 道:“虞,我回来了。” v (四) 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桌上仍摊着那本 书,那篇文章叫乌江自刎。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项羽应成为真正的霸 王。他有着过人的才智和勇气,他有着震惊 天地的英雄气概。但为何要觉得无颜以对江 东父老,他完全可以回去休养生息,重振旗 鼓。而他恰恰就缺少了这份灵动。有了这份 灵动,他仍可保持他的英雄本色,而且可以 成为一个成功的英雄,一个被千古传诵的英 雄。 灵动的水,仍可保持一片蔚蓝; 灵动的智慧,仍可造就一个英雄。 夜雨寄北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 烂着,温暖着,还有些许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 ,你的轻轻 细细的话语,越过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 ,飞抵我寂寞的窗台。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 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深了。雨淅淅沥沥 地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渡过 一个孤独的夜晚。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 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像许多年 前掀下红盖头的那个晚上。朦胧中,抓起你柔若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 一生的快乐和依靠。我拥着你,附在你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 ,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淅淅沥沥的雨。概括诗化的语言的特点: (1)语言形象、生动、含蓄、 凝练。 (2)以描述代替一般的叙述。(3)在描述的过程中表达出作 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或态度。 映日荷花别样红独创性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文体新,体现鲜明活泼的文体特征 如今的作文,反对启承转合的“八股式” ,同样也反对对“标准”文体的生搬硬套。我 们要求作者写成的文章让人耳目一新,“新” ,就离不开利用手中的材料,使作品突现鲜 明的文体特征。 如:2003年浙江考生写的 从泪走到血孙膑采访记v 从泪走到血 孙膑采访记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 法一部。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2000年后的一个秋夜采 访到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 ,话题由“剜膑”切入。 v 一、荒凉的枯泪v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 ,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 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会加害于我。作 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 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哽咽) 太相信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信的庞涓 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相信,感情上太 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啊。 二、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 马陵之战,您为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 役将他逼死? 孙膑(沉默不语): 记者:是否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两次大战中扮演的到 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 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膑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 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 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一陷阱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 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v 文章借采访手记的形式,进行现 场采访,予以实录,但在实录之 时又采用时空隧道的方式,巧妙 地与2000年以前的孙膑进行面对 面的交流,让人产生似曾相识又 耳目一新的感觉。 学会思想让思维之花璀璨盛开人是思想的苇草!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思维之花是世间最美 的花朵恩格斯项羽兵败v百战疲劳壮士哀 ,v中原一败事难回 ,v江东子弟今虽在 ,v肯与君王卷土来 ? v 王安石项羽兵败v胜败兵家事不期v包羞忍辱是男儿v江东子弟多才俊v卷土重来未可知v 杜牧v生当作人杰v死亦为鬼雄v至今思项羽v不肯过江东v李清照思想从哪里来v思想从思想中来读脑v思想从书本中来读书v思想从生活中来积淀v思想从批判中来清醒愿大家成为大写的人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v建议书目:v微型小说选刊v杂文选刊v读者v文化苦旅v周国平散文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