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9年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1)物理科分析报告 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朱建平09佛山市高考备考指导 小组市区教研员:朱建平、周兆富、周东文 、 范锡光、张 革、陈素明、温华才 部分学校老师:顺德侨中 周璐 佛山三中 王先 银高明一中 黄淑玲 三水实验 陈小 俊南海石门 刘楚雄一、命题指导思想一是了解分析全市各校前阶段高三 教学情况;二是诊断查找备考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调整备考策略;三是通过考试分析、把握高考方向 、研究命题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和考 试说明,认真落实新课程。 1、检测目标2.命题 思路:(1)突出主干知识、基本物理模型、 基本技能的考查。 新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通过高中阶段 的学习“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 和技能” 考试说明的“着重考查考生的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 例如主要的知识有:能的转化与守恒(第6、 17题)、牛顿第二定律(第17、19、20题)、动能定 理(第20题)、动量守恒定律(第2题)、闭合电路欧 姆定律(第5、16题)、电磁感应现象(第11题)等。例如主要的知识有:能的转化与守恒(第6、 17题)、牛顿第二定律(第17、19、20题)、动能定 理(第20题)、动量守恒定律(第2题)、闭合电路欧 姆定律(第5、16题)、电磁感应现象(第11题)等。基本技能有:物体的受力分析(第 2、18、20题)、游标卡尺的使用(第15 题)、纸带的处理(第15题)、电源电动 势及内阻的测量(第16题)等。(2)突出科技、社会、生活实际的联 系。 07年广东省首次将“考查考生的科学素 养”写入了考试说明,明确了高考要“注重理 论联系实际”,注意与科技、社会、生活实际的 联系。神舟七号太空行走(第13题)、举重时 两臂的受力(第2题)、流星(第6题)、能源消 耗图(第7题)、跳伞运动(第12题)、亚丁湾 海盗(第17题)、钱塘江大潮(第17题)引导学生在复习到相关的知识时多 与生活实际联系,尝试从物理学的角度区 从新认识身边的世界,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去解释所看到的物理现象、去解决所遇到 的物理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3)突出基础考查的同时强调能力立 意。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高考物理在考 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 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乐洪勇老师在2008 年第4期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撰文指出 “广东近三年高考物理为落实以能力立意 命题思想,引导考生重视学习过程,关注 思维方法,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过 程、获取物理知识的过程以及解决物理问 题的方法”,“试题突出了对过程体验和过 程分析的考查”,“突出了对科学方法运 用的考查”。本次质量检测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主 要体现在对18、19、20题物理情景的建立 、物理过程的分析以及物理规律的综合运 用。也体现在对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几种 方法的了解(第1题)以及力的合成分解( 第2、18题)、速度的合成分解(第4题) 的方法运用等。 (4)体现我们对近年广东省高考物理 命题思路的思考。 突出图象的考查: 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是物理学的重 要方法,而从图象中读取物理信息又是物 理学所要求的基本能力。 图象的考查在高考物理中一直未有缺 席过,06、07两年均有4个题涉及到图象 ,08年则增至6个。 图象的考查主要涉及的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由图象读取信息,如第7题;二是用 图象描述物理过程,如第11题; 但高考中图象所涉及的物理过程由理 想的物理模型(如运动学中匀变速直线运 动、平抛运动)向生活实际的非理想物理 模型发展,如08年高考的自行车的vt图 象。本次命题我们则通过12题跳伞运动员 的vt图象来考查学生,并借以引发老师 们的思考。 突出对实验过程的考查:一是对实 验操作的考查;二是对实验信息收集能力 的考查;三是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实验方 案;四是运用语言文字对实验过程步骤的 表达;五是对学生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条件 采用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通过观察 与思考完成物理实验并对结论进行评估与 交流所进行的考查。 第15题游标卡尺的读数、打点计时器 、滑动变阻器使用时的操作,体现的是对 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查。 第15题纸带数据的处理,体现的则是 对方法的考查。 第16题则考查了考生实验信息的收集 能力以及运用物理基本理论方法、通过观 察与思考完成物理实验的能力。 物理情景从平面到三维的发展:在 以往的物理教学,高中物理涉及的问题绝 大多数涉及的都是一维的(如碰撞),最 多是二维的(如平抛),而非常少涉及到 三维。但是,广东省06年的第11题(平抛 实验,3维)、第16题(电磁感应,3维) ,彻底颠覆了大家的思维。 此后三维的问题在高考中陆续有来,如07 年第3题(静电场,3维)、第18题(切割磁感线 ,2维)、第19题(带电连接体,2维)等,08年 高考题未见三维的问题,但考试说明将其中 两题收为样题,反映了命题者的思考。08年佛山 质量检测(1)第17题就体现了我们的思考,本 次的第3题、第19题也是如此。 EABCDD/A/B/C/baLLHB0B(t)(a)3.5 LBAE3q+2q固定底座 地球月 球卫 星E+Qd a bfeO图2c压轴题重点考查的是运用数学方法 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还是对物理情景的建 立、对物理过程的分析? 06年的第18题考查的数学方法能力 ,07、08年的19、20考查的都是物理过程 的分析、物理情景的建立,09年呢? +q v0S1S2固定挡板固定薄板电子快门PDA2A1B图17450本次20题考查的是物理过程的分析及 综合运算,而19题的第(2)问,设计的本 意是考查物理情景的建立以及用数学方法 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B2BACDEFGHO因为CF与BG及OO1垂直,故ABGH所在 的平面a与CFH所在平面b垂直。线段HO1为a、b 两平面的交线,由直角三角形O1OH得:可见,粒子不会沿O1B 方向射出,而是经O1点从BCGF平面的右侧射出立方体。 aB2BACDEFGHOO1b关注、回归教材。 07年第15题荷质比的测定取自于35第66 页的习题,而08年第4题回旋加速器、第13题分 子力、第17题旋转木马等也均取自于教材,无非 反映了一个理念,即“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 本次的第17题的电动机 ,也是取材于教材“必修2” 第83页的“讨论与交流”。(4)题型、题量、难度的设计及知 识内容的分布。考虑为第一轮复习阶段,重点对经典的 物理问题进行考查,并且也要反映近年高考的命 题方向易题要让爱学习的学生拿到分、难题 要有足够的区分度。难度系数约0.6。考虑部分 学校的进度,电学部分所占的分值相对较少些( 力学占83分,电学占67分)。 二、答题情况 分析1.得分情况:平均分难难度标标准 差最高 分最低 分占总总考生数比率91.450.6123.43148021.63%(16.4%)平均分参考人数 禅城区100.8945 南海区95.12214 顺顺德区87.82606 三水区88.8684 高明区80.9526 全市91.56975平均分参考人数 国华纪华纪 念中学127.9 42 石门门中学112.1 409 佛山一中111.9 309 碧桂园学校109.6 29 顺顺德一中106.5 370 李兆基中学105.0 165 南海中学104.4 331 禅城实验实验 高中104.1 51 三水中学102.4 241 南海一中101.3 174 佛山四中100.6 79分数段150145- 149 140- 144 135- 139 130- 134 125- 129 120- 124 物理011157108211336各题的得分情况:题题号 卷1314151617(1) 17(2)181920卷得分 33.48 8.78 7.80 6.95 8.14 7.86 5.25 9.47 5.41 3.60 55.33 满满分481010121699171716102难难度 0.70 0.88 0.78 0.58 0.51 0.87 0.58 0.56 0.32 0.23 0.54 三水、顺德、南海均作了非常认真的分析,南 海区的分析很具体,不但分析了典型答题错误,而 且对每一个题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教学建议。三 水区按文件要求准备的数据最齐备。 题题号选选A人数 选选B人数 选选C人数 选选D人数 正确率 1 2 3 4 5 答题情况分析:见文稿三、教学建议 1认真阅读考试说明与课程标 准,准确把握高考的方向。 (1)全国“09年高考考试大纲”对高 考的考试内容作了微调。文档(2)结合近年的高考试题、平时的教学,反 复阅读考试说明例如:08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 的一节中指出:“试卷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 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 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我省主要使用的是粤 教版与人教版两种版本的教材,老师们在教学的 过程中应参考多种版本的教材,取长补短。考试说明在阐述“推理能力”时把“能把 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看作是“推理能力”的 构成部分,因而如何正确“表达”对思维跳跃性的 同学与过度谨慎的同学来说都应当是关注的重点 。请老师们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高考年报,将规范 化表述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 (3)复习中研读考试说明,同时更 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教学 要求的描述比考试说明更为具体、确切。见文稿 2.通过本次的测试,总结经验,反思 存在的问题。突出经典、常规物理模型的教学。强 化物理过程的分析。将恰当的规范化贯穿在日常 的教学中。 www.fsjy. net朱建平 zjpdog163.com 学科资源网站,物理网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