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往就业之路1选对求职路 校园招聘会等各种人才招聘会是人们求 职的重要渠道。由于参加招聘会的用人 单位良莠不齐,违规违法招聘的事情时 有发生,严重侵害了求职者的权益,对 此我们要有所警惕。职业介绍机构是求职的又一重要途径,它是 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工作的专门机构 ,有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之分。非营利性机构 中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是各级劳动保障行政 部门举办的、承担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的公益 服务机构。它使用全国统一标识,向用人 单位和劳动者免费提供劳动力市场的基本信 息和政策咨询,并免费提供各种就业服务, 是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主渠道。公共媒介应聘也是求职的重要方式。除 了根据电视、报纸的招聘广告应聘外,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应聘异军突起。 网上应聘打破了传统应聘方式在时间和 地域上的限制,以其大容量的信息和方 便快捷的特点使它成为越来越多求职者 的选择。2签订劳动合同 (1)含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 议,它表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正式确立 了劳动关系。依据劳动合同,劳动者与 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得以固定和明 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利得以 维护和保障。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 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贤(2)内容: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必备条款和补 充条款两类。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 具备的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 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 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 的责任。(3)原则:劳动法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 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 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平等,是指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 等,任何一方都不能以势压人。自愿, 是指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完全出于当 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 接受某种条件。协商一致,是指劳动合 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分歧只能以协商的 办法加以解决。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或者违反平等、自愿原则而签订的劳动 合同是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 有法律约束力。 就业维权之道1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有休息 休假的权利,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的权利,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 权利。 劳动者还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 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 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加民主管理的 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劳动者在维护自己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 承担相应的义务。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 动者的义务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 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定,遵守劳动纪 律和职业道德。2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 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 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2)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问题进行 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 议;但是和解协议不具有必须履行的法律效 力。 (3)协商解决和调解都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 经程序。 所以,如果劳动者根本不打算与单位协商和 调解,可以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4)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有法律约束力的, 当事人没有异议就必须履行。如果对仲裁裁 决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5)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 程序,当事人不能越过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 院起诉。1劳动争议维权和消费争议等维权途 径有差异 在劳动争议维权中,劳动争议仲裁是提 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不 能越过劳动争议仲裁而直接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没有异议就必须履行。如果对 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而在一般的消费争议等维权中,当 事人可以在达成仲裁协议的基础上申请 仲裁,但不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裁 决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2劳动合同双方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的 必要性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 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它 表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正式确立了劳动 关系。(2)劳资双方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 合同,是维护正常劳动关系的需要,可 减少和避免劳资纠纷,有利于维护和保 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 稳定。(3)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对双方 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履行劳动合同,不 仅会损害对方的合法权益,而且要承担 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1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1)欺诈性交易行为,包括:假冒他人的 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 称、包装、装潢,或使用与知名商品近 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 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 知名商品;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 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在 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 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 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2)不公平交易行为,包括:限定他人 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滥用行政 权力,限制其他竞争者正常的经营活动 ;以排挤竞争者为目的,用低于成本的 价格销售商品;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 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地区封锁,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或本地区商品流向外地市场。商业贿 赂,即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 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虚假广告 ,即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 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有效期限 、用途、生产者、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 虚假宣传。窃取或泄露他人商业秘密。以悬赏 的方式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推销商 品,包括: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 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利用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抽 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 000元。诋毁、贬低竞争对手的商业信 誉和商品声誉。经营者之间不正当的 联合行为,如投标者与招标者相互勾结 ,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等。 2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应更重 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1)经营者首先必须保证消费者享有安全 消费的权利。经营者对于可能危及人身 和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 者作出其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 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2)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经 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 务的真实信息,不能作引人误解的虚假 宣传。对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 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商店出售商品 应当明码标价,经营者还应当标明真实 名称和标记。(3)经营者还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 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消 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 比较、鉴别和挑选。1法律为什么要维护公平竞争和诚信 经营 (1)市场主体必须依据一定规则进行经济 活动,才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障 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否则,就会妨害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健全的法制是 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 和准则。(3)通过法律维护公平竞争和诚 信经营,有利于培养公平竞争意识,树 立诚信理念,维护商业伦理和商业道德 ,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 权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2怎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消费者角度(略)。(2)侵害消费者权益 的行为,主要是由于经营者违法和不道 德的经营活动引起的,因而经营者遵循 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原则,守法合 乎道德地开展经营。(3)国家相关部门履 行职责,加强立法,强化监督,依法打 击各种侵权行为。生 活 素 材2009年1月,浙江温州瓯海新桥工 商所根据不凡帝范梅勒糖果(中国)有限公 司的举报,依法对瓯海货运市场内一托 运部进行检查,在对装卸场的角落堆放 的一百多箱无任何标志的纸箱进行检查 时,查获涉嫌假冒“阿尔卑斯”棒棒糖 163 200支。生 活 素 材 该批“阿尔卑斯”棒棒糖包装上标明: 制造商“不凡帝范梅勒糖果(中国)有限 公司”、厂址“中国上海闵行开发区” 等内容,是一福建客户委托该托运部运 往河南的某地销售的。经不凡帝范梅勒 糖果(中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初步鉴 定该批“阿尔卑斯”棒棒糖系假冒产品 ,执法人员立即依法对上述涉嫌商标侵 权的“阿尔卑斯”棒棒糖予以查扣。问 题 设 计(1)本案中福建客户的行为是一种什 么行为? (2)如果这批棒棒糖流落市场,消费者哪 些权利将受到侵害?消费者可以通过哪 些途径维护 自身的权益? (3)就此案例分析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 的意义问 题 设 计 【要点提示】 (1)福建客户假冒他人商 标生产销售食品,是对消费者的欺诈, 是对商标所有者商标侵权行为,违反了 市场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原则,属不正 当竞争的不法行为。 (2)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权利、知情权利 和公平交易权利等合法权益将受侵害。 消费者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向消 费者协会投诉,请求消协调解;与经营 者达成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 身合法权益。问 题 设 计 (3)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 可以维护 消费 者和其他经营 者等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可以给经营 者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促进经营 者自身的效益提高和发展, 可以维护 正常的市场经济 秩序,促进市 场经济 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专题练兵 点击进入链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