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B.C.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1)联系(2)区别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手段目的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 2、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过程观(正确态度)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 承,这就是文化传承。3、我们怎样才能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 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材料一: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已历经 三代,而这三代文明,都有一个明显的技术 标志。第二代和第三代文明的技术标志和推 动力则分别是纸和印刷术,它们的发明都来 自中国。纸张发明之后,中国迅速成为文明的中 心、技术和文化的主要捐献国。印刷时代的 到来,则给社会文明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 力。印刷术传到了欧洲并迅速普及,它将文 化从教会和贵族手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因为印刷术的催化而大放异材料二:为了永久保存,并最大限度地使 社会公众能享有文化遗产,我国已将“数字 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 ”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转化成数字形 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 ,“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有研究”和“敦 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启动。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说明科技进 步,尤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承文 化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此,在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迎来新的春天 ,得到了繁荣发展 依据材料四,说明思想运动是如何 影响文化发展的? 材料四说明了思想运动对社会变革以及 文化发展的影响。思想运动往往是社会变革 的先导。不同的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 激荡,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今天由昨天发展 而来,明天是今天的延续。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政治的变化文化形态的变化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引起要求导致决定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 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 形态的过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 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外因)(内因)(内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 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 的特定功能。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将越来越重要 首先,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文化 传统的功能; 其次,教育具有选择、整理文化传统的 功能; 第三,文化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 文化的功能。文化继承与文 化发展的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文化在继 承中发展社会制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 因素思想运动科学技术区别联系小结:同 一 过 程 的 两 个 方 面 文化继承 文化发展 文化传承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区 别继承 取精去糟发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联 系1、同一个过程的两个 方面 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 前提,发展是继承的 必然要求。 3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 承。继承是手段 ,发 展是目的 4、做到革除旧的推 出新的(单项)1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有帝国主义文 化,这是反映当时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经济上控制中国的 殖民文化;又有封建文化,这是反映封建政治统治和经济 剥削的腐朽文化。那时,这两种文化结成同盟,反对中国 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 化性质根本不同的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文 化获得了新发展。这段材料体现了 A、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B、社会心理使文化产生了内驱力 C、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有力地促 进文化的进步 D、科学技术重大发明和发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文化具有继承性 、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 荡,促进文化的发展 、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着文化的进步2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 思想观点既互相对立,展开激烈辩论,又是相 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促进我国古代学术文 化的发展和繁荣,这说明( )C3 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 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 化成数字化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 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 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这说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 和发展C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D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 素4 某中学校长在谈到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时 讲道,接纳国外有价值的思想,吸收他们 的精华,但要以我为主,把我们国家优秀 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对我们自己的文化 加以补充、加以修改,使我们更完善,这 表明( )A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B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文化应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D文化继承与发展既有区别,又联系(双项)1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 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 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A、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 , 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B、能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C、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惟一有效形式D、使人们在无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限的文化财富AB2 下列关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 正确的是( )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 要求B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C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D文化继承与发展分别属于互不相联的两个阶 段 AB如何理解对待传统文化,首 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参考答案:(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2)继承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 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的发 展,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 否定传统文化(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 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 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 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 是先后两个过程。(4)题目观点把继承与发展分为先后,是错误的在“512”四川地震中,北川羌族自治县严重 受灾,1400年的羌文化遭毁灭性重创,大量文物损 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遇难。为抢救和 保护北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表 决通过了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报送的北川 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条例 要求有关部门将“对即将消失的有重要价值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及时组织抢救。运用文字、录音、录 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按专业标准进行真实 、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完整归档,妥善保存和管 理。” 从文化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四川省抢 救和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做法。答:优秀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丰富人 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抢救和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发挥优 秀民族文化在教育塑造人方面的积极作用。 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 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抢救和保护羌族非物 质文化遗产,可以使古老的羌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 发展。 文字和科技是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四川省利 用文字、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记录并保存和管理非物质 文化遗产,可以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传承 。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保护羌族非物 质文化遗产,可以使羌族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 有利于繁荣中华文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