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元复习课海拉尔三中 张玉华元代(景德镇窑珐琅彩-梅榭月影)南宋缂丝翠羽秋荷(南宋)蛱蝶山茶花一、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 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概述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 商业发展的特点。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 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产生变异中 国 古 代 的 农 耕 经 济第一课第二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体系的形成土地制度的演变空间的变化第三课(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重农抑 商”海禁政策(一)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商周时期: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春秋时期:“男耕女织”式的自耕农经济 (小农经济)产生,并成为我国古代社 会的主要生产方式从生产力上看:远古社会:“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唐代:曲辕犁 从生产关系上看:一、农业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期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战国以来(二)土地制度(一)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一、农业 土地公有制国王所有的贵 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多种形式的 土地私有制君主私有土地 地主私有土地 自耕农私有土地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了解)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 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地域水平: 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土地制度(一)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一、农业 二、手工业 一、农业 1.冶金业: (1)青铜业: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时期至春 秋末期,约15个世纪。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相当 成熟朝代 主要成就 意义 春秋 汉 北宋南宋(2)冶铁业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生铁、钢 用煤冶铁用煤冶铁普遍化焦碳冶铁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最早发现、使用煤的国家2.纺织业 (1)丝织业: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汉代中国获“丝国”称号唐代缂丝技艺 (2)棉纺业:宋末元初: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传播 元代:黄道婆;松江成为中心,棉纺织业成 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明代: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二、手工业 一、农业 1.冶金业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3.陶瓷业 (1)陶器:发明于新石器时代,有彩陶、黑陶、白陶 (2)瓷器:中国发明。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东汉和南北朝 :青瓷和白瓷 隋唐: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宋代: 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景德镇 成为瓷都。 元代: 开始进入彩瓷生产 明清: 斗彩、粉彩、珐琅彩2.纺织业二、手工业 一、农业 1.冶金业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群神宴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画家的作品中国明代的青花瓷材料: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 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 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 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 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 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 ,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 问题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认 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二、手工业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农业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明代中期后出现私营 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的趋势。 3、领先世界。 4、部门多、分工细、规模大、技术不断进步。 5、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隋唐宋元 明清三、商业 (一)商业发展概貌二、手工业 一、农业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工商食官” 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商业贸易、国际贸易蓬勃发展(海陆丝 路) 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商业市镇兴起;农副产品商业化;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出现区 域性商人群体,如徽商 晋商问题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了解)古 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二)商业发展特点三、商业 (一)商业发展概貌二、手工业 一、农业 1.起源很早并不断发展。2.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4.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只是 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三、商业 二、手工业 一、农业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内容: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影响: 积极促进了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 了地主阶级的政权。 消极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 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导致中国社会发展滞后。四、经济政策三、商业 二、手工业 一、农业 (一)“重农抑商”政策四、经济政策(二)海禁政策 1.内容: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 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影响:积极: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 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维护了国家主权。 消极: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 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 推进工业化的契机。(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生长,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基础:农业、手工业发达 前提:商品经济的繁荣 根本:社会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繁荣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手工 工场的出现。 (苏州丝织业、江西景德镇制瓷业)时间、地点:首先于明中叶以后江南丝织业中三、商业 二、手工业 一、农业 四、经济政策(一)原因五、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二) 概况及特征 问题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资本主 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家 政策劳动力国际 市场国内 市场资金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 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 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 。农民极端贫困,无 力购买商品,缺乏 国内市场。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国际市 场的扩大.国家重农抑商政 策,农民被局限 在土地上.三、商业 二、手工业 一、农业 四、经济政策(一)原因 (二)概况及特征 (三)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五、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响 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 力极其低下。小结: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中国 古代 的农 耕经 济新经济因素 资本主义萌芽政策“重农抑 商”海禁政策表现阻碍落后仙鹤与松树喜鹊与梅花 花瓶与月季花 大象与玉如意1.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 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 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 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 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请根据所提供 的信息,概括每幅图的寓意。(1)图一: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二 :喜上眉梢或双喜临门;图三:四季平安 或月月平安;图四:吉祥如意或如意吉祥 (2)在小农经济背景下,反映 “吉祥”内容的 词句、对联非常丰富,试举三例。(比如:瑞雪兆 丰年) (3)如何看待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的 现象?(2)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风调雨顺;人勤 春来早,家合喜事多。 (3)反映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 求和向往,在生产力水平底下的情况下,它是 一种精神寄托。2.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是A.精耕细作 B.粗放耕作 C.选择耕作 D.计划耕作A3.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扎扎,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A.远古时期的采集生产方式 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生产方式 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D.古代耕作技术的落后C4.隋唐时期出现在江东地区的、便于水田耕 作的工具是C5.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荣时期是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B6.6.我国古代从何时获得我国古代从何时获得“丝国丝国”的称号的称号 A A 西周西周 B B 春秋春秋 C C 战国战国 D D 汉代汉代7.7. 柳南续笔柳南续笔 载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今棉之为用,可以御 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族无不帐之。其衣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族无不帐之。其衣 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反映了反映了 A A 棉花在内地的传播棉花在内地的传播 B B 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 C 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D D 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DD9.明中后期苏州黎明立于桥头“听大户唤织”反 映的本质问题是A.手工作坊大量增多 B.农民人身自由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出现 D.商品经济发展C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的衰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政府职能的完善B10.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 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 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D11.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的因素有 :小农经济 海禁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官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ABCDD诸欧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 绝出前古,横被全球。康有为进呈突厥削弱记序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 ,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 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 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 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华夏守旧陷穷途欧美革新展宏图对外扩张中衰西盛闭关锁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