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代瓷器传统纹饰清代瓷器纹饰的总体分类v 如果将清代瓷器分成两个时期,那顺治 (16441661)、康熙(16621722) 、雍正(17221735)、乾隆(1735 1765)为第一时期。顺治在位的时间仅 为17年,加上瓷业停顿,所烧瓷器不多 。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说“国朝 建厂造陶,始于顺治十一年,奉造龙缸 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等督造,未 成。十六年,奉造栏板,亦未成。” 顺治的瓷器纹饰主要以人物和动物为主, 也有植物和山水等。人物多为仕女或文会 图。动物多见瑞兽。如上海博物馆收藏有 顺治时期的顺治十四年款的青花人物碗和 顺治庚子年款的青花云龙纹瓶。从造型上 看,顺治时期的瓷器以盘和瓶为多。盘为 撇口、圈足。瓶以直筒瓶较为普遍。清代瓷器纹饰的总体分类v 康熙朝以后,由于“官搭民烧”、“督陶官” 、“御窑厂”等制度的实行,瓷器出现了前 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康熙时期的主要器物 有碗、盘、壶为大宗,还有杯、盒、洗、 炉、笔筒、罐等。在民窑烧造的瓷器中能 见到大件的瓶和尊等器物。尊和瓶的造型 较顺治朝丰富,如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青 花釉里红人物图棒槌瓶,有48.1厘米高, 规整又大度。此外,在器型上也以仿前朝 的为多,如仿宣德、成化、嘉靖、万历等 ,但较多见的还是访宣德和成化。也有仿 青铜器的造型。康熙朝瓷器的纹饰主要以 龙、凤、花卉、松、竹、梅等为主,也有 人物、民间故事和文字诗词等题材。人物 图案主要有八仙、竹林七贤、 三国演义、水浒传、多子图、 西园雅集、群仙祝寿、刀马人 等。 清代瓷器动物纹饰清代瓷器的动物纹饰,因为信仰的因素 多为龙纹和虎纹为主清代瓷器植物纹饰清代瓷器纹饰山水纹 饰清代瓷器纹饰在生活中的应用v 总体上来看,清朝瓷器的造型归结起来有以下特点一、属于饮食器、盛 器和日用器的主要有杯、盘、碗、盅、碟、壶、罐、洗、缸、盒、盆、 烛台、桌、凳、枕等。二、属于陈设和玩赏器的有瓶、尊、觚、插屏、 花托、鼻烟壶、蟋蟀罐、棋具、象生瓷和各种瓷雕等。三、属于文房用 品的有水盂、笔洗、砚台、笔筒、印盒、笔架、笔杆、墨床等。此外还 有一些祭祀用器和宗教用具等。清朝瓷器的纹饰,总体上看也可分成几 大类吉祥瑞兽图案松鹤、牡丹、仙桃、蝙蝠、喜鹊、鹌鹑、龙凤、 石榴、游鱼、鸳鸯、麒麟、狮子等。山水图案主要吸收宋代院体画 风和元代或清初“四王”等画风。也有西湖十景或园林景观等。人物图案 主要是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婴戏图、耕织图等。花卉图案以传统意义 上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和“岁寒三友”松、竹、梅等为主。 也有喇叭花、牵牛花、缠枝花等。此外,也常见有书法诗文,显示出文 雅风流之韵。表现手法之一 彩釉表现手法之一 粉彩表现手法之一 青花v 青花瓷是明清两代烛台等。纹饰多为 缠中博瓶、双耳瓶、双瓷器生产的主流, 嘉庆时期物中鹿纹常见,多与博中字三行 的排仍然烧造一定数量的青花瓷器。十二 月花卉杯物华从绘画技法来说,五器物造 型、装饰与乾隆时期相比变化有些青花釉 中华陈设瓷明显减少不大,有些器物与乾 隆壶、茶碗、物博嘉庆仍然盛时期的完全 一样,只是乾隆时期的精中博汤盆、温盘 款识不同,如官窑中的玉壶春瓶、赏瓶、 地白花碗、盘;黄釉中物瓷器还保持有前 朝蒜头瓶、高足杯等不看款识、灵芝组合 ,也博华经低温烘烤而成,因很难区分。 有些造型为汤盆、温盘华、灵芝组合,也 仿明代的;青花器物中大件器物的比例减 、黄地紫、绿博华、徽章、文字、少,器 物造型的气势也不如雍、乾盛、盖碗、方 斗杯、物博在文中得到表现世时的气魄宏 大。清代顺治时期纹饰特点v顺治时期的瓷器,不仅 在造型上体现出明末清 初过渡时期的特征,在 装饰图案上也反映出这 种过渡、转折时期的特 点。用笔粗犷豪放,洒 脱自然,秀美工丽。绘 画中多用勾廓露白、疏 简相宜等艺术表现手法 ,使人有清新之感。 顺治时期最突出的动植物纹饰v 动植物纹饰:顺治时期常见动物纹饰有云龙、麒麟、云鹤、海兽、天马、狮、 虎、豹、麒麟芭蕉、雉鸡牡丹、山石竹鹊、山石牡丹、松竹梅、兰石图、蕉叶、 荷莲纹等。顺治青花松竹梅纹盘(图7),盘内心青花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 ,纹饰流畅洒脱,有文人画意境。云龙纹较为多见,表现手法十分生动,特别是 民窑青花器中龙纹,威武凶猛,配以火珠、流云,龙在云中穿行,时隐时现,一 身三现,而云朵外缘以轮廓线露白的表现手法,十分新颖。而瑞兽中以麒麟芭蕉 、独角瑞兽为较多见。所绘形体高大,生动威猛。 人物故事纹饰:顺治瓷器所 绘人物纹十分丰富,常见有八仙祝寿、仙人图、罗汉、竹林僧人、仕女、婴戏、 太白醉酒、五老观画、天女散花、指日高升、科举及第、历史故事、进爵图、列 国人物故事、西厢记故事等。所绘人物神态各异、生动传神,仙人飘逸洒脱,用 笔工丽。将人物置身于与其相配的场景中,情景交融、布局疏密得当,十分协调 。所绘山水人物图,多选自明代晚期和清前期民间木刻插图,远山近水、亭台楼 阁,以景烘托人物,画风细腻,婉转流畅,流光溢彩顺治时期动植物纹饰康熙时期最大特色 缠枝纹饰v1.传统的缠枝纹v与以往各朝官窑制品一样,康熙 缠枝纹制品也存在使用传统缠枝 纹饰的器物和创新缠枝纹饰的器 物。康熙朝使用传统缠枝纹饰器 中,有些制作带有极大仿古意义 ,其一丝不苟的模仿作风甚至可 与现代景德镇仿古瓷相提并论。 其仿制重点也以明代官窑精品为主 创新缠枝纹v.创新缠枝纹v康熙时期的创新缠枝纹有许多较 有创意色彩,其中有根据明初转 枝牵牛花(又称喇叭花、朝颜) 纹转化、演变而成的缠枝牵牛花 纹,还有将蝙蝠、葫芦和缠枝纹 结合在一起,构成缠枝葫芦蝙蝠 纹的制品。由于“蝠”与“福”谐音, 葫芦除表示子孙绵延外,还与“禄 ”谐音,两者再与缠枝纹结合在一 起,形成一个多层寓意的吉祥纹 饰。其它创新纹饰中还出现将缠 枝纹与桃纹结合,甚至与桃纹、 如意纹结合的复杂缠枝纹 嘉庆时期传统瓷器纹饰v 嘉庆一也基本延续中物水蕉叶纹、竹石朝的 瓷器,正处于从乾但一些青花博少,纹饰有西 洋风隆制瓷高峰逐渐走向衰粉彩盘、碗、杯、 华物白釉上书写红款,微的时期。早期延续乾 仍书写乾隆御题华物柄杯及动物形盒隆时期风 格,有些粉彩瓷器时期瓷器品种多延续博中杯 、托盘、水丞纹上甚至仍书写乾隆御题、莲蝠 、折枝华的对象都可以诗句,清宫造办处活计 高足杯等不看华中灰,坚硬性减清档中,记载 嘉庆时期烧制彩瓷器嘉庆时期仍中博纹饰题材 等方面的瓷器还有的落乾隆款,有、象耳尊、 物中型为仿明代的;的落本朝款;嘉庆晚期逐 渐形成弱,瓷器的生产中物图上受五彩自己的 风格,器形显得笨拙。但瓷器的数直口瓶、撇 口瓶、戟华琐,色地粉彩流行量和器形、品种 、纹饰题材等方面都有所。一些青花的颜色中 华瓷器走向衰退的减少,烧造工艺总体上也明 显不如乾隆时、盖盒比雍、乾华中造数量与规 模也不能期精细,瓷器走向衰退的迹象逐渐明 完颜氏、俊物器上常出现无双显。 光绪山水纹饰v青花的颜色,只有1一2个层次,在同治末期环出现了一种兰紫色的青花 。同治以后堆粉青花比较少了,这时青花下面的堆粉极薄,颜色淡浅。v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此种色彩不含粉 质,具有彩料薄,颜色淡之特征。它是光绪 末期,宣统瓷器上所使用的一种色彩。v纹饰以绘画为主,但绘画日趋草率,缺乏章 法,表现得极不形象,也不精美。绘画人物 ,比较呆板无生气。绘画花鸟,禽兽没有生 气活泼之感。道光山水纹饰v 图案缺少层次变化,构图趋于疏 朗,比较平淡,用笔纤细,花卉描画 不活泼,人物有形无神。常见题材有 :缠枝莲、鸳鸯荷莲、菊花、石榴、 佛手、缠枝桃、缠枝八宝、折枝花、 牡丹勾莲、三果、云龙、团龙、云鹤 、云凤、夔凤、松竹梅三友图、蕉叶 、雀梅、松鹤、八仙、宝相花、蟠螭 、蝠寿、凤牡丹、海水异兽、婴戏、 瓜蝶、松石人物、竹蝶、花鸟、山水 风景、婴戏、仕女、八仙、鱼藻、博 古、八宝、三羊开泰、蝠狮纹等。还 有一些用文字作装饰,如“万寿无疆” 、梵文“寿”字、戒烟歌等,尤以戒烟 歌最具时代特征。v 整体看,道光青花纹饰,虽然官窑产品还尽力保持工整细致的特点,但用笔拘谨,构图简单,缺乏活力,寓意喜庆、幸福的图案增多,以清装仕女、金石博古和无双谱人物为时代特征。有海水云龙纹、龙凤纹、团螭纹、婴戏图、仕女图、八仙、八宝、佛手、石榴、瓜果、花草虫蝶、博古、鱼藻等,更增添了一些前朝不曾有过的纹饰题材,如狗、猫、鸽子、蝈蝈、蟋蟀等,为沉闷的官窑纹饰增添了一些清新的气息。民窑青花画面更是趋于草率和简单化,以吉祥图案为多见,所绘缠枝花卉多用单线条勾画,花叶多为三角形,因绘制较为精细而成为本朝的典型纹样。淡描勾莲纹饰比较常见,所绘线条纤细浅淡。瓶、罐等大器上多有“喜”字。嘉庆瓷器的品种与款识-山水v 进入清代中晚期,在经较厚重,胎中博 款识以朝代款为主,历了瓷器发展史上最 辉煌的康雍从装饰纹样来看华博,以民窑 器乾盛世之后,随着国力的减期,嘉、道 以后物,记载嘉庆时期烧制弱,瓷器的生 产有所变化,虽然是将景德镇烧好物瓶、 天球瓶、碗、有些瓷器还保持有前朝的遗 风,红彩杯盘、青花华物金装饰。有些造 型为仿明藏的情况来看,造型以日用瓷数 量为记、完颜氏博华饰为粉彩,色地多, 陈设瓷明显减少,创新造型彩人物风景华 耳,有些创新造型,不多,器物胎体比较 厚重,胎质,原料有小部分中些粉彩瓷器 上甚疏松,胎釉结合不紧密,波浪釉、菊 普内容广泛,中博写规整,笔画较为纤皮 釉明显;釉面白度变灰,坚硬性减小。的 五彩、粉彩等彩瓷物中。纹饰也有中国传 康雍乾时期很多名贵品种消瓶等。乾隆时 华博续到晚清民国时期。失,黄地、黄地 粉彩器物增多。绿里的做法。纹饰华识不 同,如官窑中的一些青花的颜色由青翠、 天蓝釉、霁兰釉、华物乾隆时期的变为灰 暗,仿、钧、官时期为少。乾隆时期瓷器-山水v1、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虽不及雍正时的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的隽秀,小 件器物尤为精致。前期器型和雍正时一样恰到好处,后期则显呆滞。此后各朝的造型风格 ,除嘉庆初尚能恪守乾隆l日样夕长余者皆为依次递减,每况愈下。v2、前期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v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的纯正兰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兰各色, 色调均沉着,纹饰清晰。v4、炉钧釉到乾隆时与雍正时不同,其颜色由松石绿和深兰色组成。v5、法琅彩也称“古月轩”或叫“瓷胎画珐琅”,一般都有“乾隆年制”四字楷书的兰料款。v6、古铜彩就是用粉彩及金彩,在瓷器上进行绘画,用来模仿古代青铜器的红、绿、兰各 色锈斑,这是乾隆时期瓷器彩色的发明。v7、乾隆瓷器中,有流行在红、黄、兰、绿、等彩地进行可绘画,可称为彩地绘画。v8、有的彩地上开出圆光进行绘画,称作开光绘画。v9、由乾隆开始出现了彩地轧道,这种轧道,是用工具划出来的,像轧出来的一样,因而 称为轧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