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4页
第2页 / 共94页
第3页 / 共94页
第4页 / 共94页
第5页 / 共94页
第6页 / 共94页
第7页 / 共94页
第8页 / 共94页
第9页 / 共94页
第1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讲第六讲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 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 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 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 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 的道德定律。康德 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 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 的高贵品质,超脱时代和社 会,走自己的正确道路。现 在,许多人都为冰箱、汽车 、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 。但是,也有不少人不追求 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 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 自由和安宁。讨论:是生计重要还是道德重要青年报2006年6 月22日B13版报道,邹 云翔2004年被评为“中 华食雕九大赚钱名刀” ,并先后被评为“中国 烹饪雕刻大师”、“中 华厨神”,可现在一个 大厨师彻底被各大酒店 拒之门外,原因是他拒 烹野味。一个厨师要与传统的习惯和人性的贪婪去较量,看上去有点“自不 量 力”,引来很多人的嘲笑,认为他太傻。他也认识到:只有溶到社会中去才有更大的作为 办食雕学习班,教授烹饪理念、知识、技巧 组织弟子宣传以各种方式“拒烹野味” 号召其他饭店厨师加入“拒烹野味”活动 发起百万厨师参与全国“拒烹野味”签名活动 有一颗“拒烹野味”的公德心,人品可敬!毅然走上“拒烹野味”的道路,勇气可嘉!坚持初衷不改,行为积极有效,做法可赞!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 的起 源与 本质道德 的功 能与 作用道德 的历 史发 展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 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 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 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关于道德古时候“道”与“德”是分开使用,表示不同的意思。 “道” 指道路,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 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 、规矩、规范。 “德” 指遵循这种“道”,通”得”。 荀子在劝学中最早把开始把“道”与“德”联用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的 “moralis”,其原意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以后逐 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的意思。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是人类历 史 上最早的社会意识 形 态之一,关于它的 起 源、形成和发展问 题 一直争论不休。非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说神启论 天赋论情感欲望论动物本能论 神启论道德是上帝(或佛祖、真主)或具有神秘性的“天 ”通过启示、征兆指示圣人或君主制定出来的,是 神意或天意的产物。这是宗教唯心主义和客观唯 心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 西汉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 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中世纪基督教认为,道德的原因就是上帝的存在 ,上帝不仅能鼓舞人行善,而且能给人以知识和 智慧,使人得到真理和美德。旧约中的摩西 十诫,便是上帝对摩西的启示并通过摩西向教民 们宣讲的教规和戒律。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这是主观唯心主义 者的观点。“天”指与生俱来、生而固有、不待人 为的某种渊源。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即道德出于人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 良能。明代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思想,认 为吾心之良知不仅是至善的道德主体,而且是社 会的人伦纲常之根,良知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 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只能是来 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人与生 俱来的受理性支配不以环境转移的内在机能,道 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情感欲望论 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情感或欲望 。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趋乐避苦 、自爱自保的感觉欲望是道德的基础和 来源。 费尔巴哈:“没有快乐感和不快乐感的地 方,也就不会有善与恶的区别。” 严复:“乐者为善,苦者为恶。苦乐者, 所视以定善恶者也。”动物本能论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感或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 复杂化。这是达尔文主义所持的观点。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认为 ,社会本能是导致人类道德得以产生的最重要 和最深刻的原因,这种社会本能为一切具有社 会性的动物所共有,它表现为以群居为乐,对 同类富有同情心,并以各种方式彼此协作,相 互服务。 这一观点的根本错误是抹煞了人的生理与动物 的生理、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之间的本质界 限,只看到和突出了人的动物性一面,没有看 到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人的道德和动物的本能有根本区别人的道德和动物的本能有根本区别轻轻 生生 者者 死死 了了 , 救救 人人 者者 哭哭 了了 道德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 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 客观条件人类在社会生活 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 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 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 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 益关系和矛盾。 主观条件人的意识有了一 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 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 要加以调整。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说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起源的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起源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起源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起源 的主观条件的主观条件人的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人的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人与人之间,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 ,往往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人与人之 间的矛盾冲突过于激烈,毫无调和之 余地,势必同归于尽。为了保持社会 生活的继续存在,必须对于个人利益 的冲突加以调节,使人与人之间遵守 一定的行为规则。这类规则即是道德 。道德即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的基本准则。”张岱年 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 根 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 系的反映。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 体系的性质。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 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 现为阶级关系,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 属性。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 变化。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道德对社会经济 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 被动的,而是以能动 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 引导、规范人们的社 会实践活动。 道德的功能 道德是功能,是指道德作 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 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 和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 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 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 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的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 指道德反映社会现 实特别是反映社会 经济关系的功效和 能力。 道德借助道德观念 、道德准则、道德 理想等形式,帮助 人们正确认识社会 道德生活的规律和 原则,认识人生 的 价值和意义,认识 自己对家庭、他人 、社会的义务和责 任。调节功能 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 式,指导和纠正人们 的行为和实践活动, 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 功效和能力。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 的主要形式,社会舆 论、传统习惯和人们 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 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 力量。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 会稳定。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 和发展。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 要工具。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 要的精神力量。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 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 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 动力。阅读这个故事,谈谈你对道德作用的看法苏某是出租车司机,妻子患重症肝硬化。16岁的儿 子在读高中。96年一个夜晚,苏某载了两位乘客,客人 下车后苏某发现车后座上有个布包,里面竟然是一大堆 钱,整整4万元! 苏某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他突然感到很害 怕。他把钱寄放到朋友那里。妻子治病需要一大笔钱, 借钱借遍了亲戚朋友,夫妻俩也没敢动用一分那笔捡来 的钱。10年来,俩人一直经受着道德良心的折磨,这笔意 外之财没带来任何欢乐,相反使他们陷入了无尽的痛苦 之中。原来开朗活泼的苏某变得寡言少语,妻子的病情 也日益加重。最后,他们决定求助警察,将钱交还失主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社会形态的变动, 道德的类型也在演变 。 这种演变先后经历了 原始社会的道德、奴 隶社会的道德、封建 社会的道德、资本主 义社会的道德、社会 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始社会的道 德道德原则道德原则:维护氏族和部:维护氏族和部 落的共同利益。落的共同利益。 道德规范道德规范:热爱劳动、团:热爱劳动、团 结互助、平等民主结互助、平等民主 ,勇敢,勇敢 刚毅。刚毅。 道德缺陷道德缺陷:氏族复仇、血:氏族复仇、血 缘群婚和食人之风。缘群婚和食人之风。奴隶社会的道 德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 对屈从和人生依附。对屈从和人生依附。 鄙视劳动和劳动者,鄙视劳动和劳动者, 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 忠诚。忠诚。 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 从。从。封建社会的道 德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 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最突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最突 出的特征。出的特征。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 会最基本的规范。会最基本的规范。 道德的政治化、宗教化道德的政治化、宗教化 、规范化、理论化是封建、规范化、理论化是封建 地主阶级道德的重要特征地主阶级道德的重要特征 。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 资本主义的道德原则。资本主义的道德原则。 自由、平等、博爱是基自由、平等、博爱是基 本的道德规范。本的道德规范。 惟利是图是占主导地位惟利是图是占主导地位 的道德规范。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 辱观。辱观。 恪守恪守“ “爱国守法、明礼诚爱国守法、明礼诚 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敬业奉献” ”的公民基本道的公民基本道 德规范。德规范。人类道德发展的规律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 与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进 程大体一致。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 的、前进的,沿着曲折的 道路向前发展。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 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 突出;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 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 要尺度。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 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和 弘扬中 华民族 优良道 德传统 的重大 意义中华民 族优良 道德传 统的主 要内容正确 对待 中华 民族 道德 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 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源远流 长,它发端于先秦时期,经过 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 学、宋明理学等各种不同学术 文化思潮的洗礼、激荡、筛选 、陶铸,而不断丰富发展,成 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道德文化 体系。它内容极其丰富,个性 极其鲜明,影响极其深远,是 世界上道德文化宝库中一颗璀 璨的明珠。1注重整体利益、 国家利益和民族 利益,强调对社 会、民族、国家 的责任意识和奉 献精神 “夙夜在公”(诗经)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