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案例:从砍树人到种树人建国之初,作为一名伐木工人,马永顺创造了国内 手工伐木的最高记录,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并 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当 了34年伐木工人,共砍伐树木36000棵。1982年他 退休后,由于长期读报学习,他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 。他有感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下决心向大山“还帐”。在16年时间里,他带领全家 共计种树46500棵。85岁的马永顺在2000年6月获得 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生态建设500佳的殊 荣,他的事迹在全国各地普为传颂。马永顺由砍树人 变成了种树人,这说明了什么?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四大区域水土流失很严重水利部26日发布的2004年中国水土保持公报 显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东北黑土 区、青海三江源头区和长江上游这四大区域水土 流失状况非常严重,亟须加快防治步伐。公报显示,青海三江源头区共有水土流失面 积9.50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1%。长江 上游部分省市的43个县,是山洪、滑坡等水土流 失灾害发生最多、最频繁的地区,已查明直接威 胁人口30人以上的泥石流沟303条。 土壤侵蚀危害侵蚀区:沟谷区:下 游:土地荒漠化原因:影响:影响: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主要原因: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农牧业减产,及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农牧业减产,及 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区域性全球性隆冬时节,珠穆朗玛峰脚下绒布寺的僧尼拉来了满满一卡 车羊粪。岁的经师阿旺维色说:“天冷燃料充足,当 然让人高兴,但我们更盼望下几场雪,让珠峰多一些雪山 的味道。” 珠峰“颈部”“裙摆”不白了 冬日里的珠峰反倒没有大雪满山、冰川倾泻的风采,强烈 的高空风吹走了珠峰“颈部”的一圈白色“围巾”,裸露 出瘦骨嶙峋的青色岩石,尖尖的峰顶“雪帽”显得单薄而 孤独,而珠峰“腰部”以下的“裙摆”则呈现一片赭黄色 。“年前,珠峰的冬天往往大雪封山。这两年夏天降 水明显减少,冬天也几乎不下雪。”阿旺维色说。 从绒布寺南行公里,来到离珠峰更近的登山大本营,也 不见丝毫雪迹,反倒是一片片不长一根草的石丘沙坡横亘 在眼前。“年前我刚来绒布寺出家时,厚厚的雪线一 直从珠峰延伸到这里,现在大大退缩了。”阿旺维色说。 下一代看不到雪山,该怎么办? 据阿旺维色回忆,年前,来珠峰旅游的游客寥寥无 几。现在到了夏天旅游旺季,在绒布寺前停靠的越野车 ,一天最多达二三十辆。据统计,年至今年, 进入珠峰核心区旅游的车辆由辆猛增至 多辆,游客由人次增至万多人次。“ 人类活动加剧,燃烧越来越多的石油和煤炭,肯定是全 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珠峰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 的。”阿旺维色说。在当地藏族的神话传说中,珠峰之 所以成为仙女居住的神山,就是因为其伟岸的身躯覆盖 着终年不化的冰雪。阿旺维色说:“在我们这一代,冬 天盼着珠峰下雪。到了下一代或几代,如果连雪山都看 不到了,那该怎么办?” 一、海平面上升二、影响世界农业三、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与供需矛盾四、对动植物的影响 五、飓风增多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六、影响人类健康六、影响人类健康(1)低地被淹。(2)海岸被冲蚀。 (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 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旅游业受到危害。(6)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英国英国加高堤坝加高堤坝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使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 率增加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不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这使英国人不得不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 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 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88次次加高加高 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二)影响世界农业(二)影响世界农业(三)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与供需矛盾这是2006年1月8日,在肯尼亚东北部的瓦吉尔附 近,一头母牛倒毙在干旱的草原上。 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河流原有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河流原有 的污染程度可能会加重,特别是在枯水季节。的污染程度可能会加重,特别是在枯水季节。这是2005年10月14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以北240公里 处,一名男子抱着孩子在洪水中艰难跋涉。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界的动 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 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 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 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 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 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四)对动植物的影响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100年间,大西洋 飓风每年发生的次数翻了一番,这部分应归咎 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表面温度上升。(五)(五)飓飓风活动频繁风活动频繁(六)影响人类健康(六)影响人类健康热浪热浪增多或增强,很可能会增加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增多或增强,很可能会增加心肺疾病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和死亡率。酷热致死酷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的临界温度是34 34 。在上海因酷热致死。在上海因酷热致死 的个案到的个案到20502050年将会较现时增加年将会较现时增加3.63.6至至7.17.1倍。倍。气温上升会令蚊子更容易滋生,增加如疟疾和登革气温上升会令蚊子更容易滋生,增加如疟疾和登革 热等由热等由蚊子传播蚊子传播的疾病的风险。的疾病的风险。全球全球变暖变暖会加速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率会加速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率 ,因而令市区的,因而令市区的氧化剂氧化剂增加。高浓度的光化学氧化增加。高浓度的光化学氧化 剂会引致眼睛过敏、严重呼吸道过敏、哮喘发病率剂会引致眼睛过敏、严重呼吸道过敏、哮喘发病率 增加和削弱肺功能等增加和削弱肺功能等。全球气候变暖令中国冬季气温偏高,春天提 前到来全球气候变暖是去年中国台风等极端天气 策因之一全球气候变暖易在我国引发洪涝干旱等极 端天气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中国产生系列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中国产生系列影响 去年月,中国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风力最强的台风,湖南、广东、福建等省份 的一些地方发生罕见的持续性强暴雨过程。 对此,秦大河解释说,从研究的结果来看, 全球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事件具有一定的 影响,它会使一些极端天气事件,比如高温 、干旱、飓风的频数和强度都发生一些改变 。全球变暖对河流的影响?资料1:专家预测,如果到21世纪末气温 升高21至4,我国冰川面积将比现 在缩小45左右。青藏高原冰川减少将对 亚洲的大江大河补给产生重要影响。全球变暖对河流的影响?资料2:海平面上升将使洪涝灾害加重。 如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约有1500平方千 米的土地在珠江基面高程04米以下,主 要靠堤围防护。由于水土流失,河床淤积 严重,若海平面上升,势必会对洪水起顶 托作用,从而加大洪水的威胁。同时,当 全球气温升高15时,台风发生频率可 能增加2倍左右。臭氧层被破坏造成地臭氧层被破坏造成地 球紫外线增加,紫外球紫外线增加,紫外 线会破坏包括线会破坏包括DNADNA在内在内 的生物分子,增加罹的生物分子,增加罹 患皮肤癌、白内障的患皮肤癌、白内障的 机率,而且和许多免机率,而且和许多免 疫系统疾病有关。海疫系统疾病有关。海 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 命的影响,海洋生态命的影响,海洋生态 系统受破坏。农作物系统受破坏。农作物 减产。加强温室效应减产。加强温室效应 。世界已灭绝与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已灭绝与濒临灭绝的动物:渡渡鸟渡渡鸟( (印度印度,1781),1781),蓝马蓝马 羚羚( (南非南非,1799),1799),马里恩象龟马里恩象龟( (舌塞尔舌塞尔,1800),1800),大海雀大海雀( (大西大西 洋洋,1844),1844),欧洲野马欧洲野马( (欧洲欧洲,1876),1876),斑驴斑驴( (亚洲亚洲,1883),1883),白臀白臀 叶猴叶猴( (中国中国,1893),1893),旅鸽旅鸽( (北美北美,1914),1914),佛罗里达猴佛罗里达猴( (北美北美 ,1917),1917),卡罗莱那鹦鹉卡罗莱那鹦鹉( (北美北美,1918),1918),中国犀牛中国犀牛( (中国中国 ,1922),1922),高加索野牛高加索野牛( (欧洲欧洲,1925),1925),巴厘虎巴厘虎( (印尼印尼,1937),1937),红红 鸭鸭( (印度印度,1942),1942),普氏野马普氏野马( (中国中国,1947),1947),袋狼袋狼( (澳洲澳洲,1948),1948), 冠麻鸭冠麻鸭( (亚洲亚洲,1964),1964),爪哇虎爪哇虎( (印尼印尼,1972),1972)糜鹿糜鹿( (全世界全世界 30003000头头),),华南虎华南虎(50(50头头),),雪豹雪豹(1000(100020002000头头),),扬子鳄扬子鳄 (1500(1500只只),),白暨豚白暨豚(100(100只只),),大熊猫大熊猫(1000(1000只只),),黑犀牛黑犀牛(3500(3500 头头) )指猴指猴(9(9只只),),绒毛蛛猴绒毛蛛猴(100(100只只),),滇金丝猴滇金丝猴(1000(1000只只),),野金野金 丝猴丝猴(700(700只只),),白眉长臂猴白眉长臂猴(70(70只只). ). 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 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 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10010001000倍。倍。 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过度捕猎野生动物,工业化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过度捕猎野生动物,工业化 和城市化发展造成的污染、植被破坏,无控制的和城市化发展造成的污染、植被破坏,无控制的 旅游,土壤、水、空气的污染,全球变暖等人类旅游,土壤、水、空气的污染,全球变暖等人类 的各种活动的各种活动是引起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是引起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 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 基础。基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误入歧途一瞬间,积重难返上百年”西安大雁塔,由于地下沉陷,大雁塔从16世纪初开始就 向西北方向发生了倾斜,到1996年,大雁塔的倾斜达到 了历史的最高值1010毫米,经过各级部门近10年的抢救 ,大雁塔倾斜的势头得到了遏止,但它现在的倾斜幅度 依然超过了1米。大雁塔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超采所引发的地面沉降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西安自古以来的水源结构就比较 单一,到1995年,西安年用水量达到3亿立方米,几乎 全部来自地下水。陕西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寇宗武说: “西安采深层地下水最多要采到100米到300米,地下水 位最深的下降了140多米。”伴随地下水超采而来的是各种地质环境灾害,到20世纪 90年代,西安城区中心一带地面沉降速率发展到每年80 到120毫米,地面下沉最多超过2.6米。特别是隐藏在地 下的地裂缝,更直接威胁着地面建筑的安全。陕西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寇宗武说:“(西安)地裂缝咱 们统计了一下有11条,破坏了2000多座建筑物。”专家表示,要维持西安地下水采补平衡,年采地下水最 好在2亿立方米以下,而目前西安年用水量5亿立方米, 地下水约占一半。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