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补充:一、凌汛概念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发生时间在冬季的封河期(初冬)和春季 的开河期(初春)都有可能发生凌汛。分布中国北方的大河,如黄河、黑龙江、 松花江,容易发生凌汛。 成因有冰期的河流 ;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危害: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封冻期 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解冻期 冰压力引起的危害补充:二、冻土1、分类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2、分布东北地区、青藏高原3、影响增加了气候寒冷程度;影响地表水下渗,土壤过湿 、 沼泽广布;影响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城乡建设等三、沼泽1、分布东北和青藏地区2、作用是蓄水池、水源地,也是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 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沼泽植物是 重要的物质资源。3、破坏的后果盐渍化土壤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 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4、沼泽的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退田还沼等。补充:四、湿地概念湿地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带的 滩涂等。功能它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 染等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能向 人类提供粮食、肉类、水产、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 等,另外,湿地还是鹤类等大型水禽的栖息地。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现存的湿地;退田还湿 ;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五、商品粮基地建设取决于那些条件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商品率高; 增产潜力大。东北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黑土肥沃,粮食生产和基础 好,产量高;宜农荒地多,增产潜力大。人少地多对粮食的需求 量少,可提供大量的商品粮1、东北地区的范围?2、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貌格局 呈北、东、西封闭、向南敞开的半环状(马蹄状)分布一、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东北地区黑 龙 江 省辽宁省吉林省内 蒙 古 自 治 区东北地区地形地貌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额尔古纳河兴凯湖松 花 江嫩 江辽 河3、气候: 大部分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纬度:40-53 N 经度:115 -135E )气温降水:辽宁南部:中部:大兴安岭北部: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3600C)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 甜菜、亚麻(1000C3600C)春小麦、马铃薯、大豆(1000C)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4、自然资源优势: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二、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及其开发类 型分布特征地位黑 土黑 钙 土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三江平原西部有机质含量高 、土层深厚、 土地生产力高松嫩平原中西部我国最肥沃的 土壤之一,是 我国北方重要 的粮、油和经 济作物的生产 基地(一)土地资源 1、土壤肥沃2、土地资源优势 耕地面积广大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左右,人 均耕地量全国最高,是全国平均值的二倍。农业商品率高。 分布: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宜农荒地多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分 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 分布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3、黑土利用产生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肥力 下降。4、如何提高黑土的肥力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 有机肥(秸秆还田是最有效的办法);植树造林,加强对坡 面、沟壑的治理,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二)、森林资源1、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2、分布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林区。其 中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凋出省份。3、优势全国最大的林区;全国最大的采伐基地;宜 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4、森林分类(按功能分)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 、经济林。(按人类影响分)人工林、天然林5、森林开发利用产生的问题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 下降、物种减少 原因采伐量超过生长量;森林 火灾;毁林开荒;滥砍滥伐6、如何保护森林资源营林为主;采育结合;建立自 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合理采伐等。三、农业生产与布局(一)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成就: 1、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P93 4-2-8)2、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3、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渔业俱全(P94 4-2-10 )4、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P93 4-2-9) 5、黑龙江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二)农业布局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原因各地热量分布上存在南北差异,东西方向 上存在水分差异,使其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分异规律 :农牧业 交错地带农耕海洋渔地带业地带牧业地带农牧地带农林地带林农交错地带东西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东北地区耕作业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下降;大量砍伐森 林,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下降;开垦湿地,生态环境恶 化。措施秸秆还田;加强坡面沟壑治理;退耕还林; 停止对湿地的开发;调整农业结构等。2、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出路何在?提高单产,继续发展种植业;大力发展养殖业;发展 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生态农业;走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道路。旧三宝 ?新三宝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告诉我们,农业 区在其开发、整治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方针,走农业综合 开发的道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