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说课课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说课稿课 件 导 航教 材 分 析教 学 方 法教 学 方 法学 习 方 法教 学 过 程教 学 反 思 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是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重要组成 内容,它是继“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之 后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 一个学习内容,在教材编写及知识结构中起着 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探究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能力目标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光合作用产 物的判定方法及 其原理,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生物 探究的科学方法。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绿色植物光 合作用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领悟“绿叶在光下制造淀 粉”的实验设计原理。探究绿色植物在 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难点预测:使学生领悟并设计“绿叶在 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原理。说教学方法(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 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 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但在知 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学习上有一定 的困难, 心理上有一定的障碍,需要采取深 入浅出的分析,逐步完善学生对本节知识 的理解和实验操作.(二)、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设计时以激发学生 学习动机为主线,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依 托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推测、归纳 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具体我制定了以下三中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 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 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的形式,以学生为 主体,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 力。 3.小组讨论法:利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 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 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石棉 网、镊子、火柴、三脚架等。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查 阅相关资料,准备实验用的生物材料和其 它简单器材,各实验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将实验用的植物进行必要处理,完成实验 操作步骤1-3。三学习方法 学生虽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但自我管 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教 师的管理和引导。据本节课特点,结合教 法与学生实际,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 上,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讨论等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唤醒学生的 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 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合作设计实验 三)、合作探究、完成实验 四)、自我检测、拓展实验 五)、课堂总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言:在我们赖以生活的生物圈中,有一个 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 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这个大工厂就是 生物圈中的生 产者绿色植物。设问: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的?它们 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 可缺少的条件吗?通过引言和设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进入下面的学 习环节。二、自主、合作设计实验本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以有的知识,根据问题做出 假设,根据问题和假设合作讨论制定实验方案,以及设计 方安的思路。为顺利实施实验奠定基础。实验要求;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否为淀粉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提出问题;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吗?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吗? 做出假设;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遵循的原则: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思路:(1)各探究问题需要设计几组对照实验?(2)实验变量是什么?分别对实验材料做怎样的处理来控制变量。(3)怎样知道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实验要求;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否为淀粉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提出问题;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吗?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吗?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 设计实验遵循的原则: 。 实验思路:(1)各探究问题需要设计 组对照实验?(2)实验变量是 ?分别对实验材料做怎样的处理来控制变量 。(3)怎样知道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 材料用具;盆栽的天竺葵,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不含叶绿体),黑纸 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 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实验设计实验要求;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否为淀粉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提出问题;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吗?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吗?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 设计实验遵循的原则: 。 实验思路: (1)各探究问题需要设计 组对照实验?(2)实验变量是 ?分别对实验材料做怎样的处理来控制变量 。(3)怎样知道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 材料用具;盆栽的天竺葵,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不含叶绿体),黑纸 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 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3、去掉遮光的黑纸1、暗(饥饿)处理2、叶片遮光并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设置对照组)4、在酒精中隔水加热(脱色处理)5、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6、清水漂洗,观察变化实验过程三、实验探究,我来做 1、实验小组展示自己盆栽花草,并介绍实 验前对盆栽植物的处理,完成前三个实验步 骤的操作(暗处理选叶部分遮光、照射去掉遮光的纸片 )情况2、本节课学生完成以下实验步骤46,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培养了学生的 动手能力。老师先演示实验步骤4,并强调,然后巡回指导,确保 实验安全进行。讨论问题 1.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 来?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3.取下遮光黑纸时,遮光部位与见光部位有 明显差别吗? 4.将叶片放入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5.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分析、反思实验结果 小组内讨论实验结果 提出问题 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全班形成共识我要问:这个环节的设置是因为学生在实验 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比 如学生会问:边缘见光部分为什么 没有完全变蓝?因为选择的实验材 料不同银边天竺葵、银边吊 兰 ,教师让该同学展示实验材料,学 生自己试着得出结论,再让其他同 学帮助解决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 场所是叶绿体。这样就培 养了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银边天竺葵未见光的叶片部分遇碘 见光的叶片部分遇碘不变蓝 会变蓝这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 条件是 , 光 产物之一是 淀粉。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这说明叶片中的 淀粉是从何而来 ? 由此推出:叶 片中的淀粉是 通过过光合作用 制造出来的。 造成叶片一部分有淀粉,一部分没有淀粉的 实验因素是什么? 实验得出结论:从上述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可以发现: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有机物(淀粉)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 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日常饮食中,同学们可能吃过韭黄 和蒜黄两种蔬菜,你知道韭黄和蒜黄是 怎么培育出来的吗?根据培育过程,你 能做出怎样的假设?请课下设计实验证 明你的假设。四、自我检测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最终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 中。A叶绿体 B叶绿素 C淀粉 D无机盐 2桃子的果实发育长大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 A根的吸收作用 B茎的输导作用 C叶的光合作用 D花的受精作用 3白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叶脉 4“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 的烧杯中隔水加热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 遮盖一部分 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 去掉黑纸片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答案是: 。 5. 我们日常食用的白菜心和韭黄为什么是黄色的?它们还能不能变绿 ?五、课堂小结与评价 在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自述课堂收 获。 老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指出还需要课后补救的地方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设计理念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个教学环节我都力求让学生动起来,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 的知识生成。主要突出以下 两点:1.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 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2.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绿色植物的情感,增 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二、教学策略的选用1、情景创设,导入本节课题教学; 2、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中心问题,使本节内容紧紧围绕问题串依次展开; 3、在教学过程中我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有效率 4、在课堂中体现了双主体作用,即老师主导,学生主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