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入学选择与准备全攻略一(2007-04-03 08:50:56)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 郭会桥 通讯员 刘春全)9 月,又有一批适龄的孩子将踏进校园的门槛,如今这些孩子的家长已经忙碌起来了,四处搜罗信息。小学有走读有寄宿,分公办、改制和民办,到底哪一种更适合自己的孩子,究竟该如何选择?前日,由荆楚网(楚天金报)和武汉大学城教育培训中心联办的“家长学堂”在武汉市少儿图书馆开讲,硚口区东方红小学德育主任赵杨,为家长理性择校选班“指路”。公办与民办哪类学校更优质目前,武汉市有 5 所改制小学,分别是鄱阳街小学分校、红领巾学校分校、黄陂街小学分校、韩爱萍羽毛球学校、黄陂前川一小分校;公办小学参与举办的民办小学 5 所,分别是育才寄宿小学、育才二小分校、崇仁寄宿学校、武昌实验寄宿小学、钟家村寄宿学校。此外,另有民办小学 2 所,分别是七一寄宿小学、育才第二寄宿小学。那么,公办小学、改制小学、民办校之间,到底如何选择也是令家长头痛的问题,为此,赵杨老师以专业的视角,提醒家长参照 6 大要素慎重选择。1.学费、设施。公办小学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较低。而改制校收费标准稍高一些,一般为每学期 600 元。而民办校或由公办校参与举办的民办校,由于依靠学费和投资者的投入运作,学费要高于公办学校。但这类学校一般资金运转都比较自由,在学校设施上投入灵活性强,硬件环境好。比如,校舍的规模面积很大,学生们的体育活动场所比较宽敞,运动设备齐全等。2.师资力量。公办学校建校早,发展时间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民办学校用人机制灵活,人才投入比重大,吸引了不少各个领域里的优秀教师,教学方法也相对灵活。3.特色教育。公办学校发展时间长,特色教育明显,多朝着“优秀教育”方向发展。民办教育开放性强,以学生个性发展作为培养目标。4.招生条件。公办学校招生一般要求地域对口,除非有多余名额,不接收外区学生。民办学校则全面招生。5.培养方向。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更适应现在的教育模式,在考试入学方面取得成就,比如考取一所很好的高中、很好的大学,公办学校的规范教学会更适合些。但如果孩子的发展目标较为多元化、个性化,民办学校则更合适些。6.生活方式。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早些自立,民办学校的寄宿制更有益于培养这方面的独立能力。但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过得舒适一些、轻松一些,选择走读式的公办学校则比较好。选寄宿校要做好心理准备东方红小学赵杨老师建议,如果家里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或者父母工作太忙,实在没时间照顾孩子的,可以考虑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如果能够克服以上两点的话,家长可首先选择让孩子走读。过早送孩子寄宿不利孩子成长。毕竟小学是孩子心灵成长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期间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孩子过早地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被父母遗弃的感觉。另外,毕竟寄宿学校要有管理、有约束,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约束,可能导致他们的一些天性被压抑。选择寄宿要考虑周全。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上寄宿学校,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自身特点。通常对刚到学校的孩子,要观察一个月,看到底适合不适合住校。比如有的孩子相对发育较慢,或者心理年龄偏小,那么他还没达到适应自理环境的能力,就不能强迫他。所以,家长一定要勤与老师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寄宿校收费高。目前,寄宿学校收费都是按照物价局的规定执行的。收费主要包括寄宿管理费、餐费、学费几大块。一个月的管理费和餐费大概需要 1000 多元,一年下来的费用将超过 1 万多元。选寄宿要做心理准备。学生在入学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家长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寄宿制学校的性质,尽量先带孩子到学校实地参观一下,确定孩子自己是否愿意到寄宿制学校就读,要和孩子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另外,如果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就读,那在家中最好也给他相仿的独立空间。有条件的家庭要给孩子自己的房间;没有条件的,也应为孩子准备他自己的书桌和抽屉。按需求为孩子选班目前,针对家长的不同需求,一些小学都开设了全寄宿班、半寄宿班(服务班)及普通班(即走读班)。东方红小学赵杨老师认为,到底是选寄宿、半寄宿,还是走读,既要考虑家长的工作性质、家庭经济条件,更要考虑孩子的性格,以及今后的发展与爱好等。普通班作息时间:一般在家吃早点,早上八点左右到校,中午 12 点放学回家吃午饭,下午2 点前到校上课,4 点左右放学回家。适合家庭:上普通班的学生大多住在学校附近,家里有人(如老人)能按时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每天有人能照顾孩子吃饭;父母中有一方工作时间较为宽松(如业务员等),能灵活地掌握自己的工作时间,能在家专心照料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且家庭成员中有人辅导孩子的学习。优势:孩子放学时间较早,在家活动时间多,与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接触多。因此,家长可及时地了解孩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便于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注。此外,家长有更宽松的时间对孩子进行特长培养。特别提醒由于老人溺爱等原因,由老人照顾的孩子较容易养成任性的性格,放学后爱看电视不做作业;若和老人住在一起,有时在教育孩子上易和老人发生摩擦,甚至影响家庭和睦;如今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放学后一个人在家呆着,比较孤独,甚至会影响其良好性格的养成。因此,建议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应与老人事先达成共识,共同确立一些管理孩子学习生活的原则,比如孩子的作息时间,请老人监督,避免孩子贪看电视和无节制地睡懒觉。此外,监督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定时、定量地完成寒假作业。此外,普通班的学生由于课余时间较多,不鼓励一味地参加语数外等学科培优班,可适当地考虑孩子兴趣,加强孩子与人交往、语言表达、动手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半寄宿班(即服务班)作息时间:一般早上七点半到校吃早餐,中午不回家,在校吃中餐,下午 4 点 50 分左右吃晚餐,5 点半开始上课,6 点半放学。适合家庭:读此类班的学生,离校距离有近、有远,依家长的需求来选择;一种是年轻的父母自己带孩子,没有长辈、老人帮助,工作性质多为公务员之类,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单位离家远,中午下午没时间安排孩子伙食。家长双方都不可能抽出时间和更多精力,来照顾孩子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另一种是虽然家长没时间照顾孩子,但同时又对孩子的学习有一定要求,甚至希望孩子能从小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掌握一定的特长,家长此时会考虑半寄宿制,让学校与家长共同教育孩子。如家长为医生、教师、机关人员、公务员、父母一起做生意的家庭。优势:孩子每天在校基本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作业在校就已完成,回家后多数是读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或进行特长的训练,家长比较省心。此外,半寄宿制的孩子能尽可能地多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群。由于孩子在学校时间长,一天中的近十个小时在集体活动中,能让孩子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弥补了独生子女感到孤独的现状,能让他们感受到童年的快乐。特别提醒孩子每天起得早,放学时间有点晚,孩子上学有一些辛苦。此外,年龄较小的孩子不适合“长托”,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创造“亲情氛围”。如果孩子过早地离开父母,对亲情的心理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不利于孩子与父母关系的培养。全寄宿班作息时间:每周日或周一早上把孩子送到学校,从周一至周五孩子在校住读,周五下午到校接孩子回家,孩子一个星期回家一次。适合家庭:选择寄宿班的家庭,家长双方工作都十分繁忙,双方都有可能经常性地出差,或有一方长年在外地;既没有老人照料,或不想给老人添负担;家长没时间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但又希望孩子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良好的知识,为将来能进入更好的初、高中打好基础。如来武汉经商的生意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特殊职业者等。优势:与半寄宿班的孩子一样,全寄宿班的孩子能在校完成学习任务,孩子能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此外,寄宿学校配有专职生活老师,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朋友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会了自己叠被子、穿衣,坚持早睡早起,进餐不挑食。因此,全寄宿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得到锻炼,提供了让孩子磨炼的机会,他们可以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立能力很强。特别提醒寄宿学校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恃强凌弱”。以前多是体力强壮的学生欺负身体瘦弱的学生,现在不同了,家庭富裕、父母背景优越的学生会有一种强势心理。在寄宿学校里,有的同学之间似乎友爱互助、同情心等传统美德少了些,攀比、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因此,上寄宿学校,选择太重要了。不是所有的寄宿学校都好,不是收费贵的学校就非常好。此外,由于寄宿制学生与父母交流少,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周末回家时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哪怕是一起买买东西也好,尤其不要在孩子回来的时候给他加码,让他学这学那,从而减少了与孩子的交流。孩子需要的不仅是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父母给他们的心理安慰和支持。上小学 5 项工作须到位思想准备家长要做的是:首先,把自己对于孩子的教养思想转变为学校式的教学思想,改宠、哄、养为教、学、育。然后,再逐步给孩子灌输校园生活意识,通过不断提醒的方式,让孩子慢慢接受并习惯于有作业的生活,有“分量”的课堂等。心理适应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对学校有个大致的认识,对学校生活有个心理准备,减轻孩子刚入学时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性。这方面的准备家长可以通过带领孩子参观小学,熟悉教室、课桌、操场环境等方式来完成。规范准备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行为规范要经历一个转变。比如在学校里,“坐”要有符合学校的“坐相”,“站”要有“站相”等等,这些小学生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家长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予以引导,不要让孩子在进入学校时感到非常突然。物质准备多功能铅笔盒、自动铅笔、大书包,这些都不是刚入学的小学生们所必需的。家长们不要盲目攀比,购买所谓的高级文具。其实,这些“花花绿绿”的文具不仅对于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大作用,反而可能因为“多功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报名小贴士报名时家长要带好自己的户口簿,孩子的健康证以及接种卡。便于学校登记,校验居住区域、入学年龄等。相关政策规定小学入学是不能进行任何笔试或面试的。但是学生在报名时往往都要经历一个面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话,如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你曾经参加过哪些活动等?使学校一方面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大致预测一下孩子的智力水平是否正常,行为习惯怎么样,以便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对此,赵杨老师建议,对于面谈,家长和学生都不用过分紧张,也不需要刻意准备,以自然的状态轻松回答即可。学校不会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而拒绝录取学生。但是一些民办小学则有可能在面谈的基础上,综合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环境适应快慢等对学生进行择优录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