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OGO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报告人:金凌燕 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10级研究生普希金其人v 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 金(17991837)是19世纪俄罗 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积极浪 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 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 创作在俄国解放运动中起过重要 作用,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 的地位。高尔基赞誉普希金是“ 俄国文学之始祖”,是“伟大的 俄国人民诗人。 v 诚如别林斯基所说:“只有从普 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 ,因为在他的诗歌里面跳动着俄 罗斯生活的脉搏。” 普希金自画像与签名分享内容生平及创作1作品类型及代表作2普希金研究相关问题3一、生平与创作流放南方时期(1820-1824)23451皇村中学和彼得堡时期(1811-1820)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时期(1824-1826 )“波尔金诺的秋天”(1830年9月) 婚后生活(1831年后)诗人之死(1837年)6生平v 1799出生与莫斯科。 v 1811-1817年就读于皇村学校。 v 1819年参加蓝灯文学社(应该是绿灯社)。 v 1820年因自由颂一诗而被流放南方。1820-1824的四年时间,普希金是 在克里米亚、高加索、基什尼奥夫和敖德萨度过的。 v 1824-1826年,普希金又在世袭庄园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过了两年幽禁生活 。 v 1826年,普希金获准返回莫斯科和彼得堡。1830年,普希金在父亲的庄园 波尔金诺度过了一个高产的秋天,史称“波尔金诺的秋天”。 v 1831年普希金与“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莉娅-冈察洛娃结婚,并开始写作 普加乔夫历史、长诗青铜骑士以及关于彼得大帝的历史著作。 v 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现代人杂志,并在该刊上发表了长篇小说上尉 的女儿。 v 1837年1月,普希金于荷兰公使盖克伦的养子乔治-丹特士决斗,身负重伤 ,两天后与世长辞。引自俄罗斯文学简史,郑体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p5455出生至皇村学校时期(1799-1817)v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 父母爱好文学,他们有很大的藏书室,并同当时著名作家卡拉姆津、茹科夫斯 基、巴丘什科夫等有密切交往。普希金生活在良好的文学环境中,又经常听到 农奴出身的保姆讲述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因而培养起了对文学和民间口头创 作的热爱。 v 1811年普希金入彼得堡皇村中学学习。第二年爆发了俄国反拿破仑入侵的卫国 战争。全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激发了普希金的爱国热情,同时,他也从皇村中学 一些进步教师那里受到了反对专制追求自由的启蒙思想教育。 v 普希金14岁开始创作。皇村中学时代的诗歌以青春、友谊和爱情为主题。体裁 多为当时流行的短小诗体,寄语,题辞,哀歌,墓志铭,讽刺诗,警句等。其 风格接受多种倾向的影响。一部分类似巴丘什科夫,基调欢乐,甚至有享乐主 义韵味。一部分有茹科夫斯基诗歌的痕迹,语调哀伤,但不神秘。普希金参加 升入高年级的考试时,朗诵了一首歌颂1812年卫国战争和人民胜利的皇村回 忆,深得在场的古典主义诗圣杰尔查文的赞赏,具有公民古典主义颂诗风格 。普希金由于知识渊博,博采众长,在中学诗友中占有领先地位。他诗歌显露 出的真诚质朴也为他日后创造独创风格的综合体抒情诗打下了良好基础。 v 在皇村学校读书期间是普希金的第一个创作阶段,普希金主要创作了被称为“ 巴库尼娜情诗”的一些以爱情为题材的抒情诗。如秋天的早晨等。这一时 期,主要是他学习、模仿和掌握传统的诗歌技艺的阶段。 v 现有最好的普希金诗歌是他14岁的时候写的致娜塔莉娅。流放南俄之前的彼得堡时期(1817-1820)v 1817年,诗人从皇村中学毕业,到外交部供职,并投身于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这是俄 国社会思想高涨和十二月党人展开积极活动的年代。普希金接近十二月党人的秘密政治 团体,参加进步文学团体“阿尔扎马斯社”和“绿灯社”。他的反对专制暴政和渴望自 由的情绪日益加深,写了许多出色的政治诗和讽刺诗。著名的有三首诗自由颂( 1817),致恰达耶夫(1818)和乡村(1819)。另外,有童话(1818)、 致普柳斯科娃(1818)等,都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反映了十二月党人的革命理 想和决心。 v 在致普柳斯科娃一诗中,作者这样写道: v 我只愿意歌颂自由, v 只向自由奉献诗篇; v 我诞生到世上,而不是为了 v 用羞怯的竖琴讨取帝王的欢心。 v 在自由颂中,诗人则以极大的仇恨谴责暴君: v 你专制独裁的暴君, v 我憎恨你,憎恨你的宝座! v 我以严峻和欢乐的眼光, v 看待你的覆灭,你儿孙的死亡。 v 普希金的自由诗,讽刺诗以手抄本方式流传全国,在当时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成为十 二月党人秘密团体进行宣传的有力武器。沙皇政府十分恐慌,决定把普希金流放到西伯 利亚去,由于茹科夫斯基等名流说情,才改为流放南方。1820年5月,普希金离开彼得堡 。南方时期(1820-1824)v 1820年起,他在南俄度过了四年放逐的生活。先在基什尼奥夫,1823年转到敖德萨,在 总督沃隆佐夫办公厅服务。在基什尼奥夫,普希金与秘密团体中激进的“南社”成员接 近,认识了“南社”领袖别斯捷利(被普希金视为最聪明的人),经常到社员秘密集会 的达维多夫家里做客,深受主张共和政体的“南社”社员思想影响。 v 这期间,普希金还怀着极大同情注视着20年代初欧洲一些国家的革命事件和民族解放运 动,曾想像英国的拜伦一样参加希腊斗争。沙皇政府本想用流放压服普希金,结果适得 其反,南方时期成了普希金抗议情绪更加高涨,思想更加激进的时期。他在短剑( 1821)一诗中表达了期待革命早日到来的思想。但是不久,欧洲民族解放运动遭到镇压 ,俄国政府继续施行暴政,使诗人感到失望,产生了悲观情绪,这种情绪反映在恶魔 (1823)、我是荒原上自由底播种者(1823)等诗歌中。 v 普希金南方时期的突出成是他浪漫主义创作高峰的“南方组诗” :高加索的俘虏( 1820-1821),强盗兄弟、巴赫契萨拉伊的喷泉(1823)和茨冈人(1824) 。这一组长诗表现了强烈的追求自由的情绪和对当代生活的深刻不满,充满叛逆热情, 具有幻想色彩。同时,普希金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企图从当代人中寻找他的主人公,就 使他的浪漫主义主人公带上了明显的时代特征。 v 在南方后期,普希金和总督沃隆佐夫的关系日益恶化。总督向沙皇进谗言,说普希金在 当地协助散布“疯狂和危险”的思想,要求调走诗人。恰巧普希金一封流露无神论观点 的私人信件被截获,于是沙皇以“国罪”罪名将诗人革职,把他流放到北方他母亲的领 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受警察和教会监视。诗人在北上途中写了著名的抒情 诗致大海(1824),向象征自由的大海告别,表示要永远矢忠于自由的精神。 v 南方时期,诗人的创作随着思想的发展而获得新的进展。革命情绪高涨的时代气氛,自 己囚徒似的处境,南方异乡情调的感染,拜伦诗歌的影响,这一切因素合在一起,使诗 人走向积极浪漫主义,又开始向现实主义转变。普希金南方抒情诗中经常出现的形象不 再似茹科夫斯基笔下的星光、月夜和朝雾,而是囚徒、大海和恶魔。诗人以笼中鸟比喻 囚徒似生活的不自由,以波涛汹涌的大海象征内心生活的不平静,以拟人化的恶魔表现 自己和先进人士对生活的怀疑和否定。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时期(1824-1826 )v 1824年8月,普希金来到新流放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里,诗 人度过了两年与外界隔绝的幽禁生活。他唯一的朋友和伴侣是他的奶 娘。两年间,普希金有了极好的接触俄国普通人民的机会。奶娘经常 给他讲述民间故事,唱民间歌谣。诗人本人则穿上农民的衣服到乡村 集市去,和农民谈话,记录民间语言,倾听流浪盲人的歌唱,观看民 间节目的歌舞。此外,普希金还用读书充实自己。他广泛涉猎古代、 西欧和东方的文学作品,研究莎士比亚的创作方法,研钻卡拉姆津出 版的俄罗斯国家史,开始考虑人民的历史作用问题。这一切丰富 了普希金的创作内容,加强了他的诗歌的民族特色,促使他完全确立 起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构成了他思想和创作发展的重要阶段。 v 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时期是诗人的才能完全成熟和创作丰收的时期。普 希金发表了大量优秀抒情诗,写成了现实主义的历史悲剧鲍里斯 戈都诺夫(1825) ,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中心部分。 v 引自简明俄国文学史,李兆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 1版,p70回到莫斯科(1826)v 十二月党人起义半年后,普希金听到起义失败和起义者被镇压的消息,他大为震痛。新沙 皇尼古拉一世查明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没有组织牵连,便根据普希金早经提出的回京申请 ,决定解除普希金的流放。1826年9月诗人来到莫斯科。沙皇问他,假如12月14日他在彼得 堡,他会做什么,诗人答道:“会出现在暴动这的行列中。”沙皇为表示宽容,非但不怪 罪他,反而赐以接近宫廷的“权利”,并声称以后要亲自审阅诗人的作品,实际上是以这 种方式对诗人进行监视。 v 普希金流放归来,“莫斯科和彼得堡都已经面目全非,旧日的朋友有的死了,有的在远方 受难” “只有普希金的响亮而开朗的诗歌飘荡在奴隶与痛苦的山谷中;这种诗歌继承 了过去的时代,以它的勇敢坚毅的声音充实了现在,还向遥远的未来发出它的声音”。 ( 赫尔岑语)。在这种恐怖和普遍消沉的气氛下,普希金抑郁不堪。他的孤独、忧郁、悲观 情绪反映在1827至1828年发表的抒情诗三泉、回忆、徒然的才能,偶然的才能 中。但是,悲观的调子没有在普希金的创作中占主导地位,它们往往和积极的思想交织 在一起。当普希金从抑郁中振作起来的时候,我们仍可听到他为失去的战友所唱的“旧日 的颂歌”。同于1827年写的阿里昂和致西伯利亚是这样的典型诗篇,在后一首诗 中写道: v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 v 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 v 你们悲壮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 v 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 v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v 阴暗的牢狱会覆亡, v 自由会在门口欢快地迎接你们, v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交你们手上。 v 这首诗托一个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带到流放地去,在十二月党人中广为传诵,起了很大的鼓 舞作用。在流放中的十二月党人奥陀耶夫斯基立即写了一首诗应和,诗中说道:“我们悲惨 的工作不会就这样消亡,请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的烈焰。”“波尔金诺的秋天”(1830年9月) v 1830年秋天,普希金在领地包尔金诺度过三个月。这是诗人创作丰收 的时期,文学史上通常称作“包尔金诺的秋天”。普希金在领地完成 了创作多年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四个小悲剧(石客 、吝啬的骑士、莫扎特和莎莱里、瘟疫流行时的宴会) ,长诗柯洛姆纳的小屋,一首童话诗和几首抒情诗。并且开始转 向散文,完成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 v 引自简明俄国文学史,李兆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p71婚后生活(1831年后)v 1831年2月18日,普希金和莫斯科一位19岁的少女娜尼冈察罗娃结婚,随 后迁居彼得堡,重入外交部任职。 v 30年代普希金的文学创作兴趣发生变化,题材由当代转向历史,体裁从诗歌转 向散文。他在1833年写的叙事长诗青铜骑士,与长诗波尔塔瓦(1828 )等合成一组歌颂彼得大帝的作品。1836年问世的长篇散文小说上尉的女儿 成为代表后期创作倾向的典型作品。短篇小说黑桃皇后揭露渗透进彼得 堡上流社会的金钱膜拜,与欧洲同类小说遥相呼应;以民间创作为素材写成的 一组童话诗(牧师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沙皇萨尔旦的故事、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同人民的想象力一脉相承 ,都说明诗人对人类文化营养的强大吸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