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肥八中欢迎您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合肥八中福利国家宣传画:从摇篮到坟墓福利国家宣传画:从摇篮到坟墓 福利社会的 “阿喀流斯之踵 ”探究 一:请同学们根据情景剧并结合书本知回答下列 问题: 1、为什么西方国家要实行高福利政策? 2、如何认识福利国家的利与弊? 3、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如何?一、“福利国家”的建立 1、原因: 材料:肯尼迪:“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 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2、评价 利:缓和阶级矛盾,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 的积极作用 弊: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助长了人 们的“惰性”3、发展历程: 阶段时间概念起源19世纪纪中叶 成功实践20世纪纪30年代罗罗斯福新政 高峰20世纪纪80年代缩小规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发展概况 高峰20世纪纪六七十年代缩缩小规规模20世纪纪80年代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黄金时期 人均负债2.67万欧元 希腊高福利导致巨额赤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 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 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 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 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 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 有所居。 十七届三中全会 滞胀复苏繁荣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黄金时期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凯恩斯主义 “混合经济”理论自我扬弃 材料:凯恩斯提出政府必须实 行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 行赤字财政,通过扩大财政支 付来增加投资,以确保足够有 效的需求探究二: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战后“繁荣之父” ,也是战后“滞胀之母”。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含义:第三产业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 大产业而言,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 门。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 输业、通讯业、旅游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 且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请根据下列图片讨论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和作用 我们的超市我们的书店我们的餐厅四体会工业制造魔兽世界3G:阿凡达农业生产我们的动车合肥电信下图哪些属于第三产业? 1、第三产业的兴起:P89 (1)原因: 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活水平、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作用: P89最后一段比尔比尔盖茨盖茨(1955-)(1955-)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 、“新经济”的出现上 帝 在 上 网 2、“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 新经济是一种以全球化为背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兴起于20 世纪90年代的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航天技术 据世博会民企馆及阿里巴巴方面透露,代表 中国新经济力量的网商群体的身影已出现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向世界展现中国电子 商务的10年成就。 网上世博展示的特许商品 (2)认识: “新经济”依 然会受到资本主 义经济周期性波 动的制约。美国二十世纪90年代的经济小结:第三产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新经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高科技小结:第三产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新经济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深化改革请以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有何启示? 与时俱进和谐社会 课后探究(任选一题): 1、请收集世界主要大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就解决当代文明发展所 面临的问题提一条建议。 2、调查合肥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思考如何调查合肥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思考如何 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带动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带动第三产业 的发展。的发展。知识经济概念: 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 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 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两大标志:一是电脑 代替人脑;二是互联网的开通,以数字为基础的 经济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一切。 思考:西方“混合经济”中的“国有经济”等于公有 制经济吗?德国国有磁悬浮认识:国有制与公有制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由个别资 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 ,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航天电电站 煤炭铁铁路 航空 英国10010010010075法国10010010010075西德1007550100100日本100私有私有7525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50年95年 第一产业6%2%第二产业36%27%第三产业58%71%三大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材料:材料:1970197519701975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5%下下 降到降到3%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30%下降下降13%13%,而,而从从 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人口总数的,从人口总数的15%15%上升上升到到72%72%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