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传承好家风征文精编传承好家风征文 3 篇篇纵观古今中外,只有代代传和美家风,才能修厚德载物。在我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一贯重视家风的传承,就像阅读与家风中所说:“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价值准则,是经过长期的沉淀和创新,代代相传,区别于家庭和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让一代一代人立身于社会、终身受益的品质。”良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只有守住和呵护好温暖的家庭,才能有人生和事业的成功,良好家风又是无声的教诲,让后代子孙铭刻在心、代代受益。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把家风建设提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家风”建设并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因此,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党风正;党风正,则国家兴。那么如何传和美好家风,修厚德载万物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做树立良好家风的社会典范:一是以“和”促家庭和谐。好的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发展。家风建设好,会引领和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家风败坏,就会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歪了上梁塌”,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往往会由此遭受灭顶之灾。明朝时袁崇焕曾说“心术不可得罪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诚实守信、勤俭持家、与人为善、敬老爱幼这些都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是引领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的以和为贵的家风,比简单的说教对人的影响更为深刻。要培养教育好孩子,就要塑造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完美人格的人,长辈首先要立足家庭,面向社会,加强自身修养,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家风不是虚无的,而是具体的,与长辈息息相关,是长辈给晚辈一种以和为贵的美德的言传身教,记得有一则公益广告洗脚。大意是:一位年轻妈妈为儿子洗完脚后,又去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儿子在门外看到了,匆忙跑进浴室打水,妈妈回到房里,发现儿子不见了,回头一看,才发现儿子正吃力地端着满满一盆水,一路走一路洒,蹒跚走来,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洗脚!”儿子灿烂的笑容,化作母亲心中的幸福与温暖。在这样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中,家风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以“和”促家庭和谐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二是以“美”润社会文明。好的家风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一种美那就是家风之美,那是开在每个家庭里的信念与追求之花,高贵、善良、勤劳、真诚、正直、知书、达礼它如阳光般照耀你,温暖你,成就你,也滋润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要用美好的家风滋润社会文明,那么夫妻之间就要相互尊重、相亲相爱、相互支持,共同孝敬双方父母,同时也是规范子女行为、陶冶情操、塑造价值观的最好方式。在平等和谐与融洽的家庭关系熏陶下,后代会养成乐观、诚实、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成人后才可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实和美的家风并不高深、玄奥,只不过是一些做人做事的简单道理。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的教育和传承,留下了“岳母刺字”、“孔融让梨”、“钱财如粪土、荣华富贵如烟云”等无数美好故事,亿万家庭的家风,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崇德明理、向善向上、讲求礼义的,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是以“美”润社会文明的典范,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三是以“德”修植载万物。好的家风能够涵养人的道德品质。优良的家风与家教,还可对“恶”防微杜渐。伦理感与道德感的养成,当从日常人伦入手,从家风入手。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精髓,通过家风传承下来,那就是崇尚孝敬、勤俭、和睦、真诚等风尚,这些向善向美的东西,影响和塑造了我们的民族品格。“以和为贵”“恭俭尊让”小到个人、家庭,大到整个民族、国家,都应当崇尚这些宝贵品格和道德规范,以“德”涵养人格才能厚德载物。在家庭教育上,首先尚德,将德行教育放在首位。历史上的“颜氏家训”指出“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在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如,要重视榜样的作用,重视理想人格在家庭道德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大学中有着这样的记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把修身和齐家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整个国家来说,家风是直接影响党风、政风、民风的一件大事;家风不正,党风、政风、民风难清。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发达,同样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家风汇聚成的道德的力量,以“德”修才能载万物。四是以“行”传万代家风。要以自己模范的行为传承爱国、奉献的良好家风,在每一个具体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好的家风是历经若干年、若干代的不懈努力而形成的优秀传统,只有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的践行和传承才能传万代和美好家风。毛泽东的家风严厉,他给家人制定的“亲情规矩”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传承着我们党的好家风。李先念的家风令人钦佩,禁止子女经商,是一种决绝的权力自律,这也是一种高规格的廉政宣言,在现在有些人看来,李先念的要求甚至有些苛刻。但回想当年的历史环境,不能不说,或许正是这“不近人情”的家风,使这个家庭长期保有清誉,绝少流言蜚语缠绕。焦裕禄对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大女儿焦守凤毕业以后,想去一个好单位,焦裕禄教育她说,你不能因为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高人一等,你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这些好的家风,教给子女的是优良的品质,传给后代的是精神的力量。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这样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 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方,就是我们的祖国。如今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着自己灿烂的东方文化和美好的家风传承,我们崇尚那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以和美传中国传统文化之家风,修厚德以载万物行之致远!这正是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必须的。传承好家风征文传承好家风征文舅父,现已 97 岁高龄,虽年近期颐,仍思维敏捷,逻辑清晰,与晚辈们亦可流畅沟通。听母亲讲,舅父自幼聪颖,于孩提时,与姥爷于街市,路过店铺,手指牌匾,大声念出,其掌柜惊喜,赏糖褒奖;至舞象之年,因喜好篮球而弃置学业,姥爷便令 4 员厮役捆绑遣送,至此专心读书。考大学时,于全国两千考生中,取得第五名佳绩。当烫金通知送达时,亲朋好友道贺,目睹斯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面如冠玉、鼻若悬胆,眉目清俊、身材修长,谈吐举止,乃儒雅绅士。此后又以优异成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真是“天之骄子”!然临,时局突变,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蒋介石惜护“异日才俊”,点将两千学子,下令移至重庆继续修业。风云变幻,姥爷便委托当地友人,辗转支付其子费用,距逾两千里,交通不便,兵荒马乱,实属不易。其后,舅父不负所望,先后于一党的组织部、财政部工作,带领全家于南京生活,后因与孙中山先生思想契合,被逐。这受家庭影响,自幼耳濡目染。据母亲讲,姥爷于自家厅堂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画像,这在当时亦属较激进行为。战争时期,姥爷也是竭尽全力地支持八路军,支持共产党军队,保护战士、收留伤员、掩护侦查部队等等。后蒋介石带“英才”赴台,姥爷以独子尽孝为由婉拒,仅此成为“文革”中保护全家性命之关键。关于姻缘,1.73 米的舅妈经常照顾 1.86 米的舅父,两人攻读学业,志趣相投,家境殷实,可谓门当户对,后喜结秦晋之好,其岳父任历届全国政协委员,直至高寿病故。舅父于天津解放,受命参与军管经济工作,备受重用。只是文革时期,全家被下放至西北,因才智显著,被推选为厂长,甚受拥戴。当平反离开时,欢送场面令人感动,厂长临近退休,归纳此生“三个没有”:一辈子没有说过坏话、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一辈子没有涨过工资(从开始工作就 99 元)。工人们称赞厂长人品,欣赏厂长才略,含泪不舍,依依惜别,这成为此后多年之佳话。平反后,舅父继续从事经济工作,直至耄耋之年,才离开工作岗位,颐养天年。且这许多年,舅父一直婉拒公车,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工作六十载,敬业自律,为人谦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专业卓识,备受业界称赞。我们自幼就听母亲讲,舅父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大恩人,上有椿萱,下有子息,爱妻为医,繁忙至极。还要照顾两个妹妹,尤其是幺妹,年龄较小,还需供其读书就业。长兄如父,亦重婚缘大事:先调查了解,再单独面会寓目,观人掌舵,才许与妹相见,交往时日,得以认同。父亲即是,昔时曾随中国重化工业创始人侯德榜先生于永利碱厂工会,后于津国企,身为国家干部,敬业勤奋,深受好评。其来日得以印证:父亲在单位曾分管本部门的工资涨幅,而三次机会均让与他人,并讲:“他们更困难”;也经管分房,可从未分给自己一平方米,且说:“他们更需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感恩!姨夫与小姨在同一医院工作,曾为军医,且家境相符。至此“重任”圆满告竣。同时,舅父也很关心我们姐妹的成长,我们虽有一兄长,但于“文革”招致病疾,后夭殇;母受迫害,双重打击,命悬一线,幸亏请托张德启名医救治才得以回天。同时,父亲又被诬陷调查,终因毫无差池,且勤勉苦干,廉洁奉公,专业邃晓,工作卓殊,才还以清白。而我们也遭受牵连,姐姐甚之。我们均在国营幼儿园,各于大、小班,姐姐被要求一人负责摆放全班小朋友的桌椅。而我们经常被其他小朋友谩骂、吐口水、砍小石子。特殊时期,我们姐俩相依为命,我受姐姐“保护”,免遭了诸多“伤害”。姐姐各方面都很优秀,只因此未能第一批加入红小兵组织,那在当时,是整整一代少年儿童的“光荣与梦想”,由此使得幼小的心灵很受伤。后来,“运动”结束,全部释然,就连当时想置父亲于死地而捏造 45 条罪状,致使近 10 人工作组实地调查逾百日才澄清事实而前来叩首致歉的同事,父亲皆捐弃前嫌,陂湖禀量。而我们对相关同学们也不追究过往,只是聆教家长及老师的训诲:努力学习,严于律已,乐于助人,争做“三好学生”。我们姐俩都在天津市第十六中学(现在耀华中学)读书,1979 年姐姐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南开大学;我中考成绩直升本校。“双喜临门”,父母十分欣喜,舅父也非常高兴,特地奖励百元于姐姐,请母亲协助购置西服套装,同时奖励我五十元购置书包等学习用具。两年后,我也如愿考上师范大学,亦承此奖。父母蒙舅父称许:一双女儿均金榜提名,学生干部皆任职担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值得称道!而后,两位贤婿亦是,俩外孙也均硕研毕业,致力事业,先进为品,舅父亦欣然称誉。如今,舅妈已去世十年,而舅父舅妈钻石婚纪念的情景,宛若眼前。舅妈年轻时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骑马的大幅照片,超赞哒!六十多年风雨相伴,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二老相敬如宾,鸾凤和鸣!舅妈是女强人,自己虽为医学专家,但家务安排井井有条,饮食起居科学规律。虽患心脏病疾,但注重调理、保养,近半个世纪状况尚稳。舅父虽不会任何家务,但子女孝敬,照望尤佳,每日晨起,净水温饮,三餐清淡,读书、习字,练太极、散步,规律生活,只是近年眼底黄斑,别无大碍。原工作于大学、医院、国企的所有子女现均已致仕,轮流朝夕随同。舅父曾于 96 岁本命之年、春节之际,凭记忆默诵,用小楷书写家谱,时至今日,悉数人口,姓氏名谁,统计户籍册数,一目了然,且字迹牵丝劲挺,刚柔相济,令众人齐声赞叹!每年春节,大家庭的聚会,就像是一场人生盛宴,今年亦是如此,97 周岁的舅父位居中央,87 周岁的母亲与 81 周岁的小姨两位耄耋姊妹相伴左右。舅父依然容光焕发,声如洪钟,新春贺词,文华高妙,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诸多后辈们的恩嘱、希望与祝福,赢得阵阵掌声,家宴氛围热烈、温馨、幸福、祥和。如今三位老人均生活自理,顺心如意。小姨居家附近还可以骑自行车,平日练剑、同学聚会,也经常往来兄姐家,生活充实,快乐无比。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后辈们尊老爱幼,家和事兴,弘扬正气,筑梦中华!舅父是我们的楷模!是家族的旗帜!我们衷心祝愿舅父家族的先行者: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安康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