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语言推敲字词 诗歌鉴赏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 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 诗眼。 (2)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春风又绿江南岸” “悠然见南山” “云破月来花弄影” “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 “红杏枝头春意闹” (3)虚词用得好,也可以获得疏通文 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 的美学效果。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 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呑纳山川之气, 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课堂训练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 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 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 ,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 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解析: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 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 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 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 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 “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 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 。“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 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 门关。 解析:“怨”字明显用了 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 ,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解析:“溅”、“惊”二字, 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 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解析:看这句诗,“湿”言“光”,“疏 ”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 ,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 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 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 “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 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 ,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 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 ,用字尽妙于此。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 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 关注的重点对象。课堂训练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 仞山。 解析:一个“孤”字,写尽环 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解析:曰细,脉脉绵绵,写的 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 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解析: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 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 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 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 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 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 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 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 处。 课堂训练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 词本身与众不同,能很快找到 它们。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 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 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登高杜甫)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 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 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 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2、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 ,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 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 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 课堂作业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 加以鉴赏分析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 月怀远)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 洞庭上张丞相)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 建德江)课堂作业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 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 坐敬亭山)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 夜书怀)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 音。(杜甫蜀相)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 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 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 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 自然景象之中。 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 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3、“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 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 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 ,极为有力。 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 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 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 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 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 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 ,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 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 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 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 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 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 心的孤寂。7、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 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 景象雄浑阔大。 8、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 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