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鉴赏系列吟哦推敲辨技法授课:丁永发古诗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比喻、比拟、借代、排比、 夸张、对偶、设问、反问、 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篇章结构: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其中重点是抒情和 描写。赋比兴、对比、烘托 、虚与实、衬托、渲 染、象征、 联想、 想象卒章显志、重章叠句、抑扬 、 照应、铺垫、过渡、伏笔胸有成竹重点击破抒情方式描写方式表现手法重章叠句修辞效果修辞手法及其效果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常见 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双关、排 比、设问、反问等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 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 卷土来? 杜牧题乌江(反问)(夸张)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县咏怀五百字 (对偶)(比喻)(对比)辨别修辞手法是第一步,重要的 是要了解作者借助这些修辞手法 抒发什么感情,达到什么目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两首诗,看看他 们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这 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春雪 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拟人。嫌、故2.用拟人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 具有灵性,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 彩。1.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些词语 可看出?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 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 又担忧的微妙心理。 常见修辞手法的修辞效果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 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 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 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 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更生动的作用 。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 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 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 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 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 物的作用。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的作用不外两种:增 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 ;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畅,增 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双关在有些诗词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 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 的修辞手法。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 ,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 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 ,表达强烈感情。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 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词语 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 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 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点化前人语句;引用神话故事;运用历史故事 。 点化(化用)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 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 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见证高考l(08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l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 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 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 但欲老渔樵。 【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 :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l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 分)【参考答案】l“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 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早衰 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 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 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解题指导】题干中的“联系全诗”是解题 的关键,要求必须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赏析。“ 雪”、“朱”从鲜明的色彩对比入手,给人以 强烈的视觉效果,表现了白发先出、朱颜早凋 的画面和场景,寄托了作者慨叹时光流逝的万 缕悲丝,既上承悲凉哀思的生命体验,又引出 尾联对个人际遇的万千感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09江苏卷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 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 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l【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 台宫殿。l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 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l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l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 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参考答案】l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铁骑满郊 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 寥落。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 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 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 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 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