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古诗词鉴赏炼字篇何为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 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 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 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 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 法,就叫做炼字题型变体: 把某某字改为某某字好不好?为什么? 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1)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手法(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4)点出改字在本诗中的表达效果或好处作 用等答题步骤1、炼动词2012、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夏灵武县) (2)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 “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 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 ,颇有画意; (1分) 一个“藏”字,已包 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 意蕴,(1分) “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 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 (1分)同 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 想象力和感染力 。 (1分)2、炼形容词2012辽宁卷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5分) 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 有何精神内涵?(6分) 高俊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 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 )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 拔,造语新奇, (1分)一个“出”字,作者 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1分)赋予山峰 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 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1分) “清瘦” 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 质 (2分)3、炼动词+形容词、四川卷 2012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 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 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 字的妙处(4分)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 (1分)生动地写出 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 感; (1分)“涌”字运用比拟手法, (1分 )形象地描绘出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 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化静为 动,赋予画面以动态之感,增添情趣 (1 分)2008【全国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 :字邠老,黄州 人,善诗文。曾随苏 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1)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拳”和“退”.(1分)用“拳”字形象地表现 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1分)用 “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 飞行的状态。(1分)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 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1分)4、炼色彩词2008年【上海卷】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 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4分) “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 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 )。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 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 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 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 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5、炼叠词2010年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答 “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 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1分)这景象既 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 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 (1分) 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 铺垫。 (1分) 6、炼数量词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诗中第二句连用了三个“一”字,有何表达 效果?(3分) 三个“一”字连用,极言诗人饮酒之多 。 (1分)诗人一杯又一杯地喝酒,让 人仿佛看到了他和幽人开怀痛饮的情 景, (1分)表达了诗人与幽人对酌时 ,无限的豪情快意。 (1分)7、炼副词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8、“忽”字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 作者用一“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 之意。 (1分)使她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 和当年折柳赠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 禁伤感。 (1分) “忽”生动地显示了少妇 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 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 者去仔细寻味。 (1分)8、炼句子2012、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注】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 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 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意思是天气晴好,充满生机体现在这些地 方(2分) :村店里的朱樱青豆酒阵阵飘香, 村子绿草如茵,白鹅悠闲觅食; (1分)这里 的养蚕的农户抓紧时间忙碌喂养桑蚕,蚕 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 (1分) 2012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 题(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 ,蓑衣时振玉花空,画图若为工 。 云水暮 ,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 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 ,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 分) “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 形象,画面简约。 (1分)意境空灵“冰散响” 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 翁的宁静。 (1分)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 ,衬托出钓翁的凝定。(1分)“ 但”字写出了 钓翁的心无旁骛 。 (1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