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层空时码BLASTMIMO的空时码之MIMOlMIMO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都使用多 根天线,利用空时编码技术,取得由于多 径而导致的空间分集增益,从而大大的提 高系统的容量和传输速率,并且可以有效 的抗衰落、抑止噪声和干扰。空时编码l空时编码(Space-Time Coding)在多根发 射天线和各个时间周期的发射信号之间能 够产生空域和时域的相关性,这种空时相 关性可以使接收机克服MIMO 信道衰落的减 少发射误码。l频带利用率和误码率是空时编码的两个主 要性能指标,分别对应空间复用增益和分 集增益。l空时编码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两类:一 获取最大的分集增益,改善系统的误码性能空时分组码(STBC)、空时网格码(STTC )二 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最大化空间复用增益代表是贝尔实验室的分层空时码(BLAST )l空间复用( spatial multiplexing)在发射端将数据流分成多个子数据流从不 同的天线发射出去,这样可以提高传输速 率,同时并不需要增加传输的功率和带宽 。l空间复用增益MIMO系统能够得到的传输速率与SISO 系 统的最大传输速率的比值BLASTBell实验室BLAST系统 (Bell-Laboratories Layered Space-Time)l1996年Foschini提出了空时编码的框架l1998年Bell实验室研制出分层空时编码实验室系统BLAST ,该系统主要利用无线信道的多径传播特性来达到提高传 输速率的目的 。BLAST系统结构图发射端分层空时码按发射端分层的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分层空时码(H BLAST)、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和对角分层空时(D-BLAST)。H BLASTVBLASTD-BLAST接收端最大似然(ML)译码l选择使上式值最小的X作为发送信号估值优点 译码性能最好;可获得最小差错概率;缺点 算法的复杂度与发射天线数及调制星座的点数 成指数的关系,实际不采用,将其作为一个性能界,以衡量其他译 码算法性能r=HX+N线性译码算法l根据r和H找到加权矩阵W,以得到发送信号的 估计值根据得到加权矩阵准则的不同得到两种译码算法迫零算法(ZF)最小均方误差算(MMSE)迫零算法1 i = ji,j=1m 0 i jl迫零算法适用于接收天线大于发射天线的系统最小均方误差算法(MMSE)通过加权矩阵的算法知,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考虑了 噪声的影响,因此其性能优于迫零算法lMMSE适用于低信噪比的系统非线性译码算法l非线性译码算法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主要指串行干扰消除(SIC)1 不排序的串行干扰消除1 i = jj=in 0 i j2 排序的串行译码算法先解调信噪比最大的符号,即找出W范数最小的行所 对应的符号l非线性译码算法的性能优于线性译码算法l译码顺序(1)排序(2)迫零 (3)补偿(4)消除总结l空时分组码和空时网格码借助编码矩阵实 现满发射分集,但它们在空间及时间上的 冗余导致系统传输速率不可能达到很高;l分层空时码拥有最大的空间复用增益,空 间和时间上的冗余度很低,发射端的结构 相对简单。l能否将分集增益与空间复用增益折衷,在 获得大吞吐量的同时又能保证性能上的增 益;l现已有一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空时码 分组空时码(GSTC,Group-wise STC)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