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4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5页 / 共84页
第6页 / 共84页
第7页 / 共84页
第8页 / 共84页
第9页 / 共84页
第1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近现代史第二轮复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主干知识: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 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变化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市场的形成 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能力要求: 归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及原因 认识生产力发展(以三次科技革命为代表 )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 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 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 (一)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16-18世 纪) 工场手工业时期是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初步 发展的阶段,最早的空间范围在欧洲。1、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加速资本主义发展 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和 资本主义发展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美、法资产阶级 政权的确立 17、18世纪俄国等封建国家的改革资本原始积累(1)时间:长达四五百年 两个阶段: 新航路开辟之前是第一个阶段; 从开辟新航路到19世纪初期,是第二个阶 段(主要阶段)。 因为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机器大工 业)完全确立之前,所以叫资本的“原始 积累”。(2)方式 在国内剥夺农民的土地。如英国的“圈地运动 ”最典型。它造成大批雇佣劳动力,更造成了大 牧场和大农场。 在海外的殖民掠夺。先是西班牙、葡萄牙两个 封建殖民帝国,继起者有荷兰、英、法。新航路 为殖民者带来了巨额财富。 奴隶贸易。 “价格革命”。 早期的商业战争。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最强有力的手段是 海外掠夺和奴隶贸易。(3)后果 给美洲、亚洲、非洲带来灾难、破坏 促成了手工工场在欧洲的广泛建立,也为 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准备了条件3、资本主义经济初兴时期所产生的影响 城乡资本主义经济的初兴,促进了自然经 济的解体,但在欧洲的整个经济领域中, 仍然是农业经济,封建生产关系,占统治 地位。 “不管走哪一条道,在第一阶阶段即资资本主义义的手工工场时场时 期,都不可能使(封建主义义向资资本主义义的)过过渡最后完 成。”这这是因为该时为该时 期 A、封建顽顽固势势力依旧强大 B资资本主义义生产产力水平尚低 C资资本主义义改革方式不彻彻底 D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革命只在少数国家进进行B(二)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 纪初-19世纪70年代) 长期的工场手工业准备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取 代了工场手工业。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一次飞跃。 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是用机器 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的过程。使生产力极大提 高,生产关系发生巨变。1、特征 自由资本主义兴盛和发展;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原因和条件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中期到后期先后完成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 欧美获得全面胜利;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世 界市场初步形成)3、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 潮掀起 世界格局: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 经济结构:工业经济逐渐取代农业经济 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不断壮 大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因 为它有与课本所说的“一个基础,四个条件” 。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其直接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统 治的确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D 进程中的重点是:从棉纺织业开始使用 机器。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并投入使 用,人类的“蒸汽时代”开端于英国。大机 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工厂取代手工工 场。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标志着工业革 命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共有现象 ,必然要向其它国家扩展。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 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都先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封建经济基 本上退出历史舞台,建立了真正的资本主 义经济基础,巩固了资主阶级在政治上的 统治地位。19世纪中期,是自由资本主义 发展的高峰时期,促进了美、俄、德、意 的革命、改革、统一,使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初步形成。(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 近代工业社会开始取代长期以来传 统的农业社会; 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对立阶 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兴起; 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3)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 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改变 着世界的面貌。 工业强国尤其英国的炮舰加商品到处横 行,在世界上大肆抢占市场,抢夺原料, 加剧了当地的贫固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 方。(三)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垄断资本 主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特征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 代 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自由资本主 义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 阶段)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2、原因: 19世纪70年代后,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资 本主义迅速发展 19世纪最后30年间,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 展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 垄断组织出现,局部调整生产关系3、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经济结构:重工业为主 世界格局: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电电力显显著特点电电力广泛应应用,跨入电电气 时时代。过过程:法拉第的磁力生电电西门门 子的发电发电 机。内燃机新 交通工具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创创制使用。交通工 具有了发动发动 机,促进进了汽车车、远远洋轮轮船 、飞飞机发发明,推动动石油开采业业和石油化 工业产业产 生。电讯电讯尤为为迅速信息传递传递 工具的发发明和应应 用。有线电报线电报 、电话电话 、无线电报线电报 相继问继问 世,世界各地经济经济 、政治、文化的联联系 进进一步加强。主要发明和应用:有三大内容,如表:重大影响: 这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 响。这里仅说两点。 垄断组织的形成。因为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 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 大变化,形成了生产和资本都高度集中的垄断组 织。垄断组织的出现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 主义生产和发展。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 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 、日、俄、意等国,相继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垄 断资产阶级在国家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帝国主义列强尤其后起者,更富于侵略 性,加紧争夺霸权和殖民地,进入以瓜分 世界和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殖民体系, 都最终形成了亚、非、拉美绝大部分国家 和地区在经济上也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体系一部分。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 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A(四)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20世纪30 年代的经济低谷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和私人占有之间的 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之一, 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几次严重经济危机简表 时间特点社会影响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 会的根本矛盾,促 成马克思主义产生 的重要社会条件。1847年蔓延欧洲的工商业 危机欧洲1848年革命的 原因之一。1857年由美国开始,第一 次世界性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工运高涨,促成 第一国际成立。时间特点社会影响 1929 1933年由美国开始。 范围广,时间 长,破坏性极 大。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 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20世纪 70年代中东国家大幅 度提高石油价 格引发,战后 资本主义最严 重的一次经济 危机由美国开 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束 稳定发展时期进入“滞胀 ”阶段。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 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美 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 主地位严重动摇。 表内的各次危机,以19291933年危机最突出,对资本 主义各国和世界局势都有巨大影响。著名的颇有成效的罗 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 源地的形成,都发生在这次大危机的背景下。 这次大危机的破坏性极强,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又是一次 空前沉重的打击。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低谷时期,唯 有德、日、意的军事工业在发展。“低谷期”是30年代资 本主义经济总的形势和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毁灭 。美国的损失极小,其它那便是赢得了战争的国家也都耗 尽了财富,英、法最典型。 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过程中周期性爆 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中尤以19291933年的经济 危机为最。这次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发生,很快波及到 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和 世界市场有着重大影响 B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造成 的 C世界的联系性加强,已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 系加强 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日本工业生产下降的 幅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小,但同样给日本造成巨 大困难并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日本 A封建残余严重 B国内市场狭小 C、军事开支过大 D经济基础薄弱 AD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 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 社会经济大动荡。 基本特征是产品过剩。 根本原因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造成的,即社会化 的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极强,造成工厂大量倒闭,工人大量失 业,人民生活极其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政策调整可以缓和经济危机,但不可能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 二战后,英法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几 年克服经济困难,恢复和重建国家经济过 程。“马歇尔计划”起了很大的援助作用 。从50年代初开始,往后近20年间,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进入了相对稳定和高 速发展时期,其增长的速度之快,为资本 主义发展史上所罕见。原因是多样的,各 国也不尽相同,下面仅浅析其带共性的主 要原因1、共同原因(1)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现代化从20世纪四五十 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原子弹、电子信息,航天技 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 革命并持续发展。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 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 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世界经济向真正现代 化前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开拓了许多新产业。高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革命的中心在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 A其出现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B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它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速度大大加快 D它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 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A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 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CB(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利于发展高新科技 产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