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咸安区实验中小学咸安区实验中小学-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精神解读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 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批准了胡锦涛 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 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 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领航中国的纲领 铸造辉煌的指南一、深刻认识“十八大”召开的时代背景二、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的主要内容三、深刻把握“十八大”精神的理论创新一、深刻认识“十八大”召开的时代背景(一)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处于过渡期,机遇与挑战并 存。 (二)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处于发展期,希望与困难同 在。 (三)从党内形势来看,我党处于转变期,考验与危险共 生。(一)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处于过渡期,机遇与 挑战并存。1、美国霸权地位依然稳固,同盟体系仍然强大。2、大国关系主旋律是协调、良性互动。3、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不可低估。 4、国际关系中的中国因素越来越重要。 二、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处于发展期,希望与困 难同在。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关键阶段,这是对中国国情的总体认知与判断。需要处理两个 关系:1、强与弱的关系; 2、贫与富的关系。温家宝总理强调:“和别的国家比,我们的国情非常 独特。中国的任何成就除以13亿,成就是很小;问题乘以 13亿,问题是很大的。” (三)从党内形势来看,我党处于转变期 ,考验与危险共生。党的组织本身已经发生很大变大。一是占主体地位的工人农民党员发生了变化。二是各阶层的先进分 子加入了共产党。三是当前新形势下发展的党员,给 党的教育管理和功能发挥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也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以及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 二、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的主要内容(一)“十八大”报告的总体脉络(二)“十八大”报告的主要精神(一)“十八大”报告的总体脉络1、报告的主题是什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而奋斗。2、报告最大的历史贡献和理论创新是什么?就是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为我们党必须长 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而且写入党章。 3、报告中“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的背景是什么?我们党正处于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 4、报告的落脚点是什么?落脚在党,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 5、报告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什么?一是“人民”,在报告中出现145次;二是“改革”,出现86次;三是“创新”,出现55次;四是“公平”,出现20多次。 (二)“十八大”报告的主要精神1、 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成绩:9个方面 问题:6个方面包括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 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 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 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报告说,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 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三个无止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 2、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十八大报告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改革开放前中国所走的道路。所谓改旗易帜的邪路,是指国内外有人鼓吹的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道路。 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原地踏步也不行。 但不走老路,不走邪路,也不原地踏步,我们要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底是条什么路呢? 十八大报告也作了明确回答。胡锦涛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为“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一个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的目标这部分最重要的是一个抢抓、五个要求。“一个抢抓”,就是要充分认识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五个要求”第一条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硬指标。 其他要求包括:人民民主 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进入创新型国 家行列。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5)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5、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 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提出协商民主。 (2)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3)提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4)深化行政体制改革。18大报告提出: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 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6、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7、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 社会建设十七大提出“两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基础上,进一步 提出“两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同步、两提高”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明了方向。 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8、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尽管十七大报告已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但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高度,在党代会报告中专辟一章来部署,还是令人耳目一新。比如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比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特别是胡锦涛同志动情地提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获得代表的热烈回应。9、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0、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11、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12、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提出“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2、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3、第一次提出要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4、把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并列,说明前者的重要性。5、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胡锦涛同志说:“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我们党先后提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提出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特别是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廉洁政治,提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这是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提出的战略目标。 腐败活动本身的规律:第一,人的贪欲总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第二,腐败活动时间越长,露出蛛丝马迹的地方也就越多。 第三,腐败不会平安着陆,说不定什么时候被查出。 第四,随着时间的积累,次数的增多,同时也是罪恶的积累。 第五,所谓“小兄弟”的“忠诚”,也是靠不住的。 第六,所谓权力关系网和“上头有人”更靠不住。三、深刻把握“十八大”精神的理论创新(一)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历史定位。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作出新拓展。 (四)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提出新要求。 (五)转变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新的关键抉择。 (六)对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新思路。 (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概括。 (八)对创新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作出新表述。 (九)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出新部署。 (十)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突破。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