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科教学经验及新学期教学安排交流 杭州第十四中学 李天辉 一、学科教学交流 要明确高三教学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直接目的: 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拓展学生的政治眼界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最终目的:通过直接目的的达成,从而促进学生思 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是政治学科教学的最终 目的。 (一)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的方法是:教学中抓住“点、线、 面”三个字 ,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使学习 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 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 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联系与区别 。要求学生吃透概念原理,注意抓纲织网,在 脑子里要做到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 识树”,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具体操作:课堂提问、默写、动手绘制 知识结构图、基础练习检测等。关于基础知识的默写:分层默写、先讲后默、准备重默、鼓励为主关于基础练习检测:备考练习必不可少,但要切忌题海战术, 一定要精选精练,有难易梯度,有层次性,重 在揣摩,重在感悟,要使学生做一次练习,有 一次收获,有一次进步。经过量的积累,达到 质的飞跃。那种只注重量的练习,不注重质的 练习,是不能实现质的飞跃的。 (二)拓展学生的政治眼界所谓拓展学生的“政治眼界”,是指:第一,要让学生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明确具体社会问 题产生和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明确有关 事件的来龙去脉 。第二,要特别重视让学生理解、掌握国 家发展的基本理念,并学会运用经济、哲学 、政治知识对一些具体的社会发展策略与基 本治国理念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评价。体现政治学科教学的精髓:理论联系 实际,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基本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对于时事热点采 用“平时渗透为主,专题复习配合”的方法。“平时渗透为主”的具体操作:首先,教师根据每一节课堂教学的知识、原 理内容,把相关的典型性时事热点材料设置成 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其次,教师适当交待热点形成的背景,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与所学知识、原理的关系。再次,可让学生自学时事杂志、中学 生时事政治报等,并要求每月收集整理四大 新闻,并至少以其中一则新闻为背景编制题目 。教师进行评比、奖励优秀者,激发学生兴趣 。 “专题复习配合”的具体操作,要坚持三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坚持“平时渗透”的再现原则热点专题必须是平时教学中有渗透的,可以把学 生平时整理的热点归纳为十至十五个专题,教师重点 进行示范性的分析、系统化的梳理,不可照搬照抄现 成的专题复习材料,那样就会使得平时渗透与专题复 习脱节,影响教学效益。二是坚持影响重大涵概面广的原则选择的专题必须是重要的内容,具有普遍意义的 问题,对于生僻的东西不必纠缠的。如党的“十七大” 就要特别重视。三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指导,时刻 牢记,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学科的精髓,为此,才能 达到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三)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是高三政治学科教 学的直接目的 。在高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立意, 重视知识运用的考察的情况下,促进学生应试 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并不是对立 的,而是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得到有机统一的。 作为政治教师必须理直气壮地抓应试 能力的培养 。提高应试能力的基本方法:要重视“体系、 审题、规范“三个着力点。提高应试能力的具体操作: 1、“体系”,就是抓住“点、线、面”三个字, 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习的知 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略) 2、“审题”,就是抓住“信息提取、分析内容、 提炼思路”三个关键环节。从而让学生明确 材料的有效信息,明确答题方向和角度 。审题三环节: “信息提取、分析内容、提炼思路” : (1)信息提取,就是通过适当的教学和训练, 让学生学会从材料中、现实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发现问题的所在。 (2)分析内容,就是要引领学生学会在把握了 基本信息的前提下,把信息与相关的知识、原 理、国家大政方针联系起来,从而从宏观上理 解并把握信息的内容。 (3)提炼思路,就是使学生学会在全面把握了 问题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有重点地提炼出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规范”,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清晰思维,规范 答题。为此,要重点抓好三方面的训练:一是思维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的培养。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有二种取向: 从宏观到微观,或是从微观到宏观。二是语言组织准确性和流畅性的训练。基本要求是,:针对材料的有效信息,运用 政治学科语言,结合书本观点、原理,完整、 清晰、简炼地表达思想。 三是进行必要的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高考解题需要灵活运用知识和原理,但是还 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规范可以遵循的,有意 识的进行一些这方面的训练,是有利于学生应 试能力的提高的。比如, 常见的材料分析题,有一些基本的解题规范 :(1)“表格”类问题解题规范:一般是通过纵横比较、适当归类、具体说明 。(2)“现象”类问题解题规范:一般是针对材料,直问直答,适当归纳; (3)“认识” 类题问题解题规范:一般地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 展开分析;(4)“影响”类问题解题规范:一般是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去展开分析。进行一些类似的技巧性的训练即能提高应 试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规范性的思维方式 ,当面对现实问题时,理清思路,与他人顺畅 沟通,并清晰地解决问题显然是有帮助的。这又是政治学科素质教育的体现。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坚持:以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以拓展学生的政治眼界为中介;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目标。政治学科的教学,是能够达到使学生应 试能力的提高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的有 机统一的!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个计划-二、新学期教学安排交流新学期,即高三第一学期,是高三第一轮复习的 开始。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安排:第一阶段:8月10月份。重点是高三政治常识的新课教学。其中安排 两次月考:9月第一次月考,内容以经济、哲学常识为主,目 的在于检测学生在暑假里复习高一、高二知识内容 的掌握情况。10月份第二次月考,内容是政治常识,目的在于检 测高三知识内容掌握情况。每次月考之后均要对试卷质量、学生成绩做出分 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的措施 。第二阶段:11月08年1月份。重点是复习高一经济常识和高二哲学常 识。其中安排三次月考:11月份第三次月考,内容以经济部分为主,难 度要适中,试题要结合近半年的经济时事热点命题 ,体现时政教学“平时渗透为主”的指导思想,突出 对基本知识原理的分析、运用,强调答题的规范性 。12月份第四次月考,内容以哲学部分为主,难度 要适中,试题要结合近半年的经济时事热点,以及 富有哲理的古诗文命题,突出对基本知识原理的分 析、运用,强调答题的规范性。 08年1月份第五次月考,既统测模拟考 ,目标指向杭州市高三第一次统测,内容包 括经济、哲学、政治部分,突出对应试能力 的训练,试题要结合近一年的重大经济、政 治时事热点命题,系统检测第一轮复习的效 果。为高三下学期第二轮复习打下扎实基础 。市统测之后,要对试卷质量、学生成绩 做出更为深入、细致的分析,认清本校在杭 州市所处的位置,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改 进的措施和制定出第二轮复习的详细计划。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