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 题 三第 一 课识记基础知识理解核心要点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 新演练基础随 堂巩固 课时跟 踪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1掌握德、意、日的侵略史实,认识慕尼黑阴谋的结果和影响。2掌握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张活动及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3知道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异同点,理解英法绥靖政策的实质及危害。一、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在1929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出现了严重的政治问题和 问题。(2)表现:政治上:希特勒制造“ ”,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经济上:把国民经济转入 轨道。社会国会纵火案军事化军事上: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2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2)过程:九一八事变: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二二六兵变:1936年,最终确立起法西斯在 的统治地位。军部制定“基本国策纲要”:规定日本一方面要确保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提出 的方针。不断扩大对华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逐步形成。二、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1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背景:意大利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 企图从侵略战争中寻找出路。(2)概况:1935年,意大利不宣而战,侵入埃塞俄比亚,不久吞并整个埃塞俄比亚。南北并进墨索里尼(3)英、法、美的政策:实行绥靖政策,虽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但未将石油等 物资列入制裁范围。2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1)背景:1936年,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企图推翻西班牙 政府,西班牙内战爆发。(2)概况:德意联合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支持佛朗哥叛军。(3)英、法、美政策:英法两国采取“ ”,美国实行“中立政策”。战略人民阵线不干涉政策(4)结果:佛朗哥叛军取得内战胜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3日本扩大对华侵略(1)1937年,日本发动 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2)侵华日军的罪行:制造 等惨案;实施细菌战和化学战;对中国抗日游击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卢沟桥南京大屠杀1936年7月,当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说:“制裁是绝顶疯狂的事”,提议取消对意制裁。当时英国奉行什么政策?对当时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英国奉行纵容法西斯国家侵略的绥靖政策,这一政策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野心和胆量,导致埃塞俄比亚被迅速占领。三、慕尼黑阴谋1背景(1)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企图进一步吞并。(2)英法继续奉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2概况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签订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3影响半年后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捷克斯 洛伐克慕尼黑协定一、如何理解绥靖政策1含义绥靖政策是指英法美等国在20世纪30年代推行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这些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牺牲弱小国家,挑动法西斯进攻苏联。2表现绥靖政策在日本1931年侵华时开始出现,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中都有表现,而慕尼黑阴谋是其顶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奇怪战争”则是其在战争时期的余波。这种政策的最恶劣的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难以形成,从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有何异同1相同点(1)历史原因: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都缺乏民主传统;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2)现实原因:都是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扩张努力,进而争取政权。(3)本质相同:都是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2不同点(1)从建立的核心力量看,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日本是通过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2)从方式看,德国通过合法竞选夺取政权;日本通过政变使政府让步,建立起受制于军部的内阁,掌握政权。特别提醒 德日两国由于封建社会经历的时间较长,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资产阶级民主意识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缺乏或不健全,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倾向严重。考查查点绥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爆发发之间间的关系命题题立意英法等国推行的绥绥靖政策从主观观目的上来说说是为为了防止战战争,但是其结结果却加速了战战争的爆发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这一政策助长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和胆量,同时时由于英法的一再退让让,德国侵占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大大增强了法西斯国家的实实力,为发动战为发动战 争提供了物质质基础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开战战后不久,法国和英国就遭到了德国的进进攻。由此可见见,对对待法西斯势势力绝绝不能姑息纵纵容例 (2011山东高考)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材料二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探究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主要分析能力和史料鉴别能力。第(1)问从这种“中立”的后果来思考,注意要结合相关史实论述。第(2)问涉及史学的研究方法问题,要明确史料不同于历史实物,具有主观性,不可盲信,所以要结合史实,去伪存真,辩证客观看待。也可多借助其他的史料多方加以佐证。答案 (1)不是“好心肠”:英国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不是“安全的”办法:“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点击下图进入“基础随堂巩固”基础随堂巩固点击下图进入“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