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课一、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 1、背景:2、标志: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 1869年 上海发昌机器厂1872年 广东南海继昌隆机器丝厂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 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19世纪60、70时代)2、沿海地区的商人、买办、地主和官僚开始 投资近代工业。 一、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 3、分布特点 (1)地区:沿海为主 (2)行业:轻纺、面粉、火柴等为主的轻 工业 原因: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便 于引进机器、自然经济解体快原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含量 低4、两重性:民族资本企业:反抗性、依赖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妥协性 (特殊国情所致)5、社会影响: 经济促进自然经济解体,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政治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促进无产阶级发展,为新民 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阶 级基础 思想动摇冲击了封建思想传统地位,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二、西学传播 鸦片战争后,要求了解西学、学习西学的人越来 越多;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外交流扩大 办学兴教 翻译西书 海归介绍 1、背景:2、主渠道:3、影响: (1)传播近代科技(2)冲击封建伦理和传统文化(3)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三、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2、代表人物:西学传播与洋务事业发展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 3、主要观点: (1)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2)政治:建立君主立宪 (3)文化:废八股倡西学 4、先导作用:为戊戌变法作了思想与舆论准备 探究:19世纪60年代民族工业出现的历史条件有哪些?推动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鸦片战争后,外 国资本主义侵略外资企业的刺激民族工业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1899年)发昌机 器厂南海继昌 隆缫丝厂贻来牟机 器磨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思考:民族工业的出现有什么地域特点?产生:沿海?沿海? a.经济基础好;b.交通便利;c.便于引进机器d.自然经济解体快时间工矿企业总数资本总额发展速度1894年约200家3519.1万元1895 1913年549家(1000元)120288万元15%(家)1 8 9 51 9 1 3年民族工 业分布图材料1: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 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 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 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今天饬令它降低价格, 明天饬令它捐献。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 ,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 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材料2: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机器动 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 对理由。第二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作工,有伤风化。第三是工 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 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材料3: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 仿停市,上年(1886)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 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于洋商者。外国资 本主义本国封 建制度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压迫束缚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弱革命性妥协性生存的客观条件生存的主观条件中国社会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有一定依赖1919年北京大学生焚烧日货 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1914年至1918 年间,我国进口货 物价值比1913年减 少了20.3,出口 每年比1913年增加 了14.820.5 。 摘自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 计资料选辑爱国火花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 民族火柴业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 以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近代化工厂的成长(18951920)1895年前1913年前1920年前工厂数108 (其中官办 31)6981,759资本(千元)182,603 (其中官办 175,312)330,824500,620说明:本表所列工厂不包括外资在华投资企 业,其中1895年前含官与商办两大部分,1913与 1920年虽未加区分,但应以商办企业为主。摘自郑会欣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经济转型及其内在原因 中国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中国封建势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怎样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呢?必须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实现民族独立必须推翻本国封建势力的统治,实现政治民主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变化政治: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敌对和好) 设立总理衙门,开展洋务运动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大机器生产方式出现 阶级结构: 民族资产阶级形成;无产阶级发展 地主阶级内部分成洋务派和顽固派 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形成材料: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 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 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 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请回答: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你认为他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郑观应认为仅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还不够,必须学习 西方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封建制度进行彻底的变革; 正确;只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才能使中国富强,洋 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舍本求末最终导致破产。)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