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第1111课课 梨梨 园园 春春 秋秋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 过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小的舞 台上,浓缩着无数悲欢离合的 故事,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 进的轨迹,堪称窥探传统社会 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 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 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 们所喜闻乐见。你知道最早的 中国戏曲是怎样产生的吗?号 称“国剧”的京剧又有什么特点 ?梨 园唐代华清宫梨园,亦称随驾梨园,位于华清池大门内 西侧,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 舞的场所。 1995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唐华清宫遗址区域 内获得重大考古发现,清理出唐华清宫梨园遗址, 并在 此旧址上建起一座集文博、歌舞、茶艺、沐浴于一体的文 化博览和旅游娱乐的综合性场所。知识卡片: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它是融文学、音乐、舞蹈、杂技 、美术诸因素于一炉,而是以歌 唱和舞蹈,即念、唱、作、打为 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西洋戏剧:话剧是只说不唱,歌剧只 唱不说,芭蕾舞即不说也不唱【思考】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遇到一些可怕的事情总是归 于一种无形的力量,认为是“鬼”、“怪”作祟,在这种情况下 ,怎么办?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1.产生背景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 于是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 。 【思考】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遇到可怕的事情总把它归于 一种无形的力量,认为是“鬼”、“怪”在作祟,在这种情况下 ,怎么办?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1.产生背景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2.傩的发展历程1、在原始社会:流行的一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 活动。2、先秦时期:为国家礼仪吸取,称为傩仪。(为 什么被国家礼仪吸取?)3、后来,这种巫术仪式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转 变成戏剧表演,形成“傩戏”“傩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思考】结合教材说明南戏产生的背景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1.产生背景傀儡戏勾栏百戏说唱顶竿清明上河图中的说话场面指出这种戏曲流行的区域,并说 一说为什么在这一地区戏曲获得了很 大发展?这种戏曲流行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 ,所以叫南戏。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2.流行区域【原因】宋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由于北 方的战乱,人口流徙到南方,大量南徙的北方人带来了先进 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 决定上层建筑,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民间表演技艺 十分兴盛,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宋人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 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 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在 这种情况下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广为宣传,造 成社会舆论压力,最后恶霸和尚被治罪。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思考南戏主要流行于社会中的哪个阶层?有什么社会功能?3.特色南戏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 层知识分子创作,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表达了劳 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 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 成熟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 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故元 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 之,不受文人们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 品。到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多著名 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诗 、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1.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1.城市经济繁荣 2.市民阶层壮大 3.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很低蒙古灭金后,停止科举考试将近80年,文人入仕 的机会相对地说要少多了,九儒十丐,他们的地位仅高 于乞丐,被打入了社会的底层,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下层 社会的群众,有机会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体会 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他们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的 学识,推动了元杂剧的文学艺术水平,使之逐渐演变为 一种成熟而完美的艺术形式。元代杂剧的出现是我国文 学艺术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与唐诗 、宋词并称的艺术奇观。分析:“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和王实甫。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关汉卿,被誉为“元曲第一家”、“东方的莎士比亚”。 一生不畏强暴,性格倔强不屈,自比为“蒸不烂、煮 不透、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作品 大多揭露元朝统治的黑暗,歌颂清官,歌颂人民的反 抗斗争。代表作是窦娥冤。关汉卿画像窦娥冤插图感天动地窦娥冤电视剧窦娥冤海报白朴(12261306) ,元代戏曲作家、词 人,隩州(今山西河 曲县附近)人。白朴 自幼聪慧,早年习诗 赋,后精于戏曲。白 朴杂剧代表作有梧 桐雨墙头马上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等。马致远大都(今北京)人,今存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江州 司马青衫泪西华山陈抟高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马丹 阳三度任风子半夜雷轰荐福碑6种。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代表作则是倩女离魂 王实甫与西厢记既然叫“京剧”,我们能不能认为京剧就是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 戏曲形式?如果不能,那为什么叫京剧?在京剧产生之前,北京地区流行哪些戏曲形式?为什么这些戏种都要到北京表演?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而是在众多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 的。因为它是在北京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所以被称为“京剧”。1.产生背景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被称为“雅部”的昆曲 ,为宫廷所垄断,深受士大夫文人喜爱;第二类叫“花部”,包括了除昆曲外的 所有地方剧种。昆曲由于脱离群众、曲辞深奥,逐渐衰落。“花部”的地方戏高 度繁荣,最为流行的是弋阳腔体系。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 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如果京城要搞什么庆典活 动,就更成为各戏种展示自己的良机。京剧的发端遇到了什么契机?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在北京地区地方戏曲繁荣发展的情况下,假设你是徽 班的班主,你要怎样才能使你的徽班在北京站住脚跟, 吸引观众,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2.产生过程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京剧的发端的契机是: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为我所用。清乾隆年间弋阳腔系统的四大徽班入京后,对秦腔、昆曲等诸腔调兼 收并蓄,并大量融进了北京语汇,使京城观众耳目一新。嘉庆、道光年间 又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作,使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 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 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戏 、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 。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 ,并很快风靡全国。京剧成为我国戏曲中最具有全国性、典型性的剧种之 一,它的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细、流行最广泛、观众最普遍,影响也最 大,被公认为“国剧”。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2.产生过程京剧名段欣赏铡美案选段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3.京剧的艺术成就和特色1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具有鲜明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粹”。艺术成就:2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优秀成果,成为民族文化的优 秀遗产而代代流传。3形成了一大批题材和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秀剧目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特色: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 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模式。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 1.产生背景 2.傩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1.产生背景 2.流行区域 3.特色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1.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2.流行区域 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1.产生背景 2.产生过程 3.艺术成就和特色小结:说唱脸谱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喳喳哇 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 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 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 乐队伴奏一听光是锣鼓家伙 咙个哩个三大件 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赶上潮流 吸引当代小青年 老爷爷你别生气 允许我分辩 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 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 要革新要发展 哇呀呀 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 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 课后设计:思考京剧如何革新发展 才能跟上时代潮流?请你在 广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设 计京剧革新的措施和办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