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7页
第2页 / 共137页
第3页 / 共137页
第4页 / 共137页
第5页 / 共137页
第6页 / 共137页
第7页 / 共137页
第8页 / 共137页
第9页 / 共137页
第10页 / 共137页
亲,该文档总共1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张蒽 博士2011.10.29序什么是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又叫非财务报告,是 企业就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内容、方式和 绩效所进行的系统信息披露,是企业与利益相 关方进行全面沟通交流的重要过程和载体。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CSR报告的发展历程我们为什么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为什么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获取合法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机是向社会证明 其存在的合法性,披露策略就随着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对企 业责任的关注点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获取资源。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为了从利益相关方那 里获取更多的资源,既包括无形的声誉资源,也包括资本 、人力等有形资源。 推销企业的价值观,改变公众的看法。 CSR报告已成为国际主流报告数量:截至2011年10月24日,全球8426家公司发布了 36309份社会责任报告(www.CorporateRegister. com)n政府政策的推动n国资委2008年发布一号文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的指导意见,鼓励中央企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接受 社会公众的监督。中央企业3年以内都要发布社会责任报 告。n201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国务院国资 委2009年回顾发布会上指出,所有的中央企业3年内都 要向社会公开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加强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听取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和 建议,及时回应利益相关方的关切,持续改进我们的各项 工作。n证监会2009年12月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 及相关工作的公告n沪深两地交易所先后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 任的文件,上交所2009年年初更进一步制订了上市公司 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引以及上市公司董事对社会责任报 告审议工作底稿。n资本市场的引导n中国银行业协会继2009年1月发布中国银行业金融 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2009年5月发布中国银 行业社会责任报告。n房地产、汽车、医药卫生、直销、体育用品等行业均 首次发布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相关调查研究。 n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召开2009年、2011年中国工 业经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n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服装可持续发展报告纲 要。 n行业协会的推动社会责任报告的作用:“内质外形”外塑形象n增强透明度,赢得利益相关方的信任;n为外部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提供重要线索;n促进利益相关方参与企业的发展。内强管理n促进责任意识,形成责任文化;n规避责任风险,发现新的机遇;n对标分析,发现经营短板,提高企业竞争力。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概况二、报告的原则与内容构成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标体系四、报告编制走向信息化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概况 (2010)2006年被业内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2006年起,中 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据“中心”统计截止2010年底,中国企业一共发布社会责任报 告710份。但是有23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无法获取.故样本报 告共为687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企业性质分布中心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9月20日,已有65家中央企业发布了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占央企总数的54.2%。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名称687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篇幅约为24.5页。其中,10页以 下报告324份,1140页报告216份,4160页报告72份,61 80页报告51份,81100页报告15份,100页以上报告9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篇幅根据687份社会责任报告样本,在披露了参考标准的报告中, GRI G3标准是被参考最多的,2010年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 企业社会责任编写指南1.0的企业达到32家。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参考标准二、报告的原则、内容什么样的报告才是一份好报告?1.完整性2.实质性3.平衡性4.可比性5.易读性6.创新性一份好的一份好的 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1页报告124页报告(一)完整性(二)实质性:企业必须关注与运营相关的实质性议题案例(三)平衡性当发生了损害社会、环境利益的事件,我们是否披露?如何披露 ?我们的做法纵向可比性(四)可比性我们的做法横向可比性 篇幅适宜 减少专业术语 转换表述方法(五)可读性中国黄金关于我们我们的做法如何让案例生动起来?我们的做法英特尔(中国)倾听各方声音(六)创新性国别报告(六)创新性韩系报告 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提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p评级机构: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委员会是由企业社会研究中心发起 成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的领导机构与执行机构,是由中国企业社会责 任研究及实践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开放性机构。p评级专家:4位专家评价打分评级组长审核委员会主席审签p评级依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0)、中 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标准 。p评级指标:完整性(25)、实质性(30)、平衡性(10)、可比性 (10)、可读性(20)、创新性(5)。p等级划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构成报告前言报告后记市 场 绩 效社 会 绩 效环 境 绩 效特点鲜明、内容完备的社会责任报告开篇主体结尾责 任 管 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类别u理念:主要描述企业对社会责任及各分项实践(如客户责任、员工责任、环 保责任)的态度、认识以及信念等。u制度:主要描述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以及各分项实践方面的规章、准则以及 规范等(如研发管理制度、员工管理制度)。u措施:主要描述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以及各分项实践方面所采取的具体规定 、方针等(如节能、节水的措施)。u绩效:主要描述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以及各分项实践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多用数据表示。u案例:主要描述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以及各分项实践方面的典型案例。u图片:与制度措施相关的管理示意图、流程图,与责任实践活动相关的照片 等。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标体系 (一般采矿业)理论基础一般采矿业指标体系由六大部分构成:报告前言(P)、责任管 理(G)、市场绩效(M)、社会绩效(S)、环境绩效(M)和报告 后记(A)。报告前言(P系列) 报告规范编写模板: P1.1报告时间范围:本报告为公司第*份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时间范围为年月日至月日,部分内容超出 上述范围。 P1.2报告组织范围:公司及下属机构。为便于表达,在 报告的表述中分别使用“公司”、“公司”、“我们”。 P1.3报告发布周期: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为年度报告。 P1.4报告数据说明:本报告所引用的年数据为最终统计 数,财务数据如与年报有出入,以年报为准。(一)报告规范(P1) P1.5报告参考标准:本报告编写参照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0以及,同时突 出企业特点和行业特色。 P1.6报告可靠性保证:为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本 报告提请进行第三方审核,提供独立的审核声明。 P 1.7解答报告及其内容方面问题的联络人及联络方式 本报告以印刷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发布,欲获取报告电子 版,请登录*公司网站:www.*.com。 P 1.8报告获取方式*公司*部门联系人:*地址:*邮政编码:*电话:86-*-*传真:86-*-*E-MAIL:*.com P2.1 企业与社会责任关系的声明,即企业实施社会责任 工作的战略考虑及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为企业带来的发展机 遇;示例:“在移动改变生活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全球客户和网络规模最大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责无旁贷。正如中国移动企业使命所清晰表 明的: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努力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开启新的发展机会、与相关方共同创造和分享新的价值,是 与中国移动自身资源能力关联最为紧密的重要责任。中国移动正在努 力发挥自身特长,不断拓展技术的可能性,努力为人类社会带来沟通 无阻、智能高效、互联共享的崭新世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P01(二)高管致辞(P2) P2.2 企业年度社会责任工作成绩与不足的概括总结。示例:“一年来,中国石化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得到了国家、社会和员 工的支持和认可。中国石化“服务三农,保障三夏,为农业增产增收 做贡献”和赞助健康快车,为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两项社会 实践活动,入选20 0 9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评选的中央企 业优秀社会责任实践;以中国石化为核心资产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获 得新华网颁发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P6 P3.1 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企业社会责任模型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系统总结和形象呈现,是 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逻辑框架的集中体现,有助于提高企业社会责任 报告的可读性。(三)责任模型(P3)我们的做法P4.1企业名称、所有权性质及总部所在地P4.2企业主要产品及服务P4.3企业运营地域及运营架构,包括主要部门、运营企业、 附属及合营机构P4.4企业规模,包括:员工总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P4.5企业治理机构及各专业委员会的职权和影响描述;P4.6阐述企业董事会机构;应在报告提示“未尽内容,参见公司年 年报”。(四)企业简介(P4)(五)关键绩效表(P5)关键绩效数据表银行业指标体系由六大部分构成:报告前言(P)、责任管理( G)、市场绩效(M)、社会绩效(S)、环境绩效(M)和报告后记 (A)。一、责任管理(G系列)(一)责任战略(G1系列)(一)责任战略(G1系列)(一)责任战略(G1系列)(二)责任治理(G2系列)我们的做法我们的做法(二)责任治理(G2系列)(二)责任治理(G2系列)(二)责任治理(G2系列)(三)责任融合(G3系列)(三)责任融合(G3系列)(三)责任融合(G3系列)(四)责任绩效(G4系列)(四)责任绩效(G4系列)(四)责任绩效(G4系列)(五)责任沟通(G5系列)一、责任管理(G系列)我们的做法(五)责任沟通(G5系列)(五)责任沟通(G5系列)(五)责任沟通(G5系列)(五)责任沟通(G5系列)(六)责任调研(G6系列)(六)责任调研(G6系列)二、市场绩效(M系列)(一)股东责任(M1系列 )(一)股东责任(M1系列 )(二)客户责任(M2系列 )(二)客户责任(M2系列 )(二)客户责任(M2系列 )(三)伙伴责任(M3系列 )(三)伙伴责任(M3系列 )(三)伙伴责任(M3系列 )(三)伙伴责任(M3系列 )三、社会绩效(S系列)(一)政府责任(S1系列)(一)政府责任(S1系列)我们的做法(一)政府责任(S1系列)(二)员工责任(S2系列)(二)员工责任(S2系列)(二)员工责任(S2系列)(二)员工责任(S2系列)(二)员工责任(S2系列)(二)员工责任(S2系列)(二)员工责任(S2系列)(二)员工责任(S2系列)(二)员工责任(S2系列)三、社会绩效(S系列)(二)员工责任(S2系列)(三)安全生产(S3系列)我们的做法(三)安全生产(S3系列)(三)安全生产(S3系列)(四)社区责任(S4系列)(四)社区责任(S4系列)(四)社区责任(S4系列)(四)社区责任(S4系列)(四)社区责任(S4系列)(四)社区责任(S4系列)四、环境绩效(E系列)(一)环境管理(E1系列)我们的做法(一)环境管理(E1系列)(一)环境管理(E1系列)(一)环境管理(E1系列)(一)环境管理(E1系列)(二)节约资源能源(E2系列)(二)节约资源能源(E2系列)我们的做法(二)节约资源能源(E2系列)(二)节约资源能源(E2系列)(三)降污减排(E3系列)(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