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导 言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后查理曼帝国分 裂为东 、西、中三个王国。 911年,东法兰克的最后一位君主孩童路易去世, 东法兰克的卡洛 林家族王统中断. 此时,五大诸侯和科隆大主教 联合,决定不再寻求从西法兰克的卡洛林家族中 寻找王位继承人,而是从本地的五大诸侯中选举 产生, 由此德意志王国开始了自己独立发展的历 史, 而德意志的王位继承制度也形成了和传统的 世袭继承制不同的“选帝”制度 亨利一世(919-936) 时,德意志诸邦已经统一 成为一个王国,因此亨利一世被认为是第一位德意 志国王和德意志民族的创建者962年2月2日,罗马教皇约翰十二世为奥托一世 加冕为帝,称罗马皇帝,神圣罗马帝国诞生 1356年查理四世发布著名的黄金诏书,承 认诸侯各邦,在自己的领土内拥有行政权、司法权 、关税权、铸币权,规定各邦的民众均隶属于他们 的邦君,由此从法律上确立了德意志诸邦的独立地 位,并正式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联邦体制,而将 其转为松散的邦联体制,此后的500年,德意志一直 处于这样四分五裂的状态下。 长期以来,德意志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 态。到18世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 邦国,1000多块领地,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 自己的关税和各种工商条例,各邦之间关卡林 立。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 兑换十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交纳的关 税超过他所运货物的价值。因此有人发出这样 的感慨: “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 样一个国家。”1814年10月1815年6月的维也纳会议拿破仑扫荡了德意志的封建体制,建立了附 属于拿破仑帝国的莱茵联盟。但是拿破仑帝国覆 灭以后,1815年维也纳会议使德意志由恢复到封 建割据状态。“正统”原则。依据这一原则, 欧洲大陆上不少国家恢复了法国革 命之前的旧王朝统治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 基本上连成一体,进行工 业革命封建割据,关卡林立普鲁士的俾斯麦提出 “铁血政策”一、德意志的统一背景:统一联奥对丹 普奥战争 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成立意义1.结束了德意志500多年以来封建割据的 局面,促进了近代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使德国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政治大国。1871.凡尔赛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 由邦联制变为联邦制,它包括: 4个王国普鲁士、符騰堡王國、 巴伐利亞王國、薩克森王國 6个大公国 5个公爵领地 7个侯爵领地 3个自由市 1个直辖地 阿尔萨斯洛林 相关资料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2.帝国特点:帝国元首政府首脑立法机构 机构皇帝首相联邦议会帝国国会 产生世袭皇帝任命君主任命选民选举权力1.任免首相和帝 国官吏 2.统帅帝国军队 3.可以召集和解 散议会, 4.批准法律 1.对皇帝负责 2.批准法律 法律审批1.行使立法权 2.批准预算 3.不能监督政 府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又以专章规定了帝国 的军事制度,把普鲁士的军事法律施行于全国。这 样,也就把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推行于全国。(1)共和国建立:三、“没有共和主 义者的共和国”一战德国战败,德意 志帝国覆灭 1919年8月,制定魏玛 宪法,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1、魏玛共和国和 魏玛宪法签署凡尔赛和约(2)评价:进步:德国人民享有一些民主 自由权利没有摧毁专制主义和军 国主义的基础局限:旧军官、政府官员 大批留任,国会里很 大部分议员反对民主 制,德国社会多数人 缺乏民主意识。兴登堡2、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原因: 经济危机的冲击 民族复仇情绪抬头 法西斯的欺骗(2)教训 A :在德国这样专制主义 影响深远的国家,要真正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必须 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革魏玛共和国保留了封建专制主义 和军国主义的历史传统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希特勒在西部前线视察奥斯威辛集中营狂热的纳粹军人教训B:落后的社会思想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灾难性后 果盟军空袭 后的德国 纽伦堡统一与帝国建立魏玛共和国法西斯专政背 景1.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基本上连成 一体进行工业革命 2.封建割据,关卡林立 3.普鲁士的俾斯麦提出“铁血政策 ”1.一战德国战 败 2.德意志帝国 覆灭经济危机的冲 击 民族复仇情绪 抬头 法西斯的欺骗过 程联奥对丹 普奥战争 普法战争 1871.凡尔赛 威廉一世加冕 德意志帝国宪法联邦制帝国1919年8月,制 定魏玛宪法, 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评 价 国家统一 1. 结束了德意志500多年以来封建割 据的局面,促进了近代德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 2.使德国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政治 大国。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实行君主立宪制 2.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色彩1.德国人民享 有一些民主自 由权利 2.没有摧毁专 制主义和军国 主义的基础1.落后的社会思 想在一定条件下 会造成灾难性后 果 2.在德国这样专 制主义影响深远 的国家,要真正 建立民主共和政 体,必须进行彻 底的社会改革德意志帝国宪法 帝国元首政府 首脑立法机构机构皇 帝首 相联邦 议会帝国国会产生世 袭皇帝任命君主 任命选民选举权力1.任免首相 和帝国官吏 2.统帅帝国 军队 3.可以召集 和解散议会 4.批准法律 1.对皇帝 负责 2.批准法 律 法律 审批1.行使立法 权 2.批准预算 3.不能监督 政府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历史原因:军国主义传统长期存在。在西方人眼里,普鲁士不是一个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一支有国家的军队。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本来就有血缘上的联 系,一旦政局动荡,军队总是本能地倾向法西斯主义。德国的封建残余和民族主义比较浓厚。现实原因:中、小资产阶级既憎恨大资产阶级,又耻于与无产阶级合流;小农迫切要求摧毁大地产,却要求小地产制;下层知识分子强烈要求恢复过去的 地位;大、中学生极易走极端;这些特点无不被法西斯所利用。流氓无产 者和退伍军人找不到工作,最后成为纳粹党的冲锋队。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德国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抬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趁机打出“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号,进 行蛊惑宣传。很多绝望中的德国人被打动,纷纷在选举中投纳粹党的票。 结果,1933年希特勒上台组阁,德国逐步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