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讲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三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总保持 状态态或 状态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变这种状态态。意义义1)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 ,因此牛顿顿第一定律又叫 定律2)指出力不是 物体运动动状态态的原 因,而是 物体运动动状态态的原因,即产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惯性 惯性维持改变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不能用实验证明运动状态改变是指速度发生改变定 义义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来 状态态或 状态态的性质质性 质质惯惯性是物体物体的 属性,与物体的运动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 表 现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时,表现为现为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线运动动状态态;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时,惯惯性的大小表现现在运动动状态态 的难难易程度上。量 度是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的物体惯惯性大, 的物体惯惯性小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固有无关改变质量大 质量小质量二、惯性1.惯性不是一种力。惯性大小反映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的惯性越大,它的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二、惯性2.外力作用于物体上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不能认为克服或改变了物体的惯性。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实质是不同的。(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与 物体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无关(2)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 的运动规律。1、如图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示意图,两个斜面对接,让小球从其中一个固定的斜面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的倾角逐渐减小直至为零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动到与释释放时时相同的高度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运动时动时 机械能守恒C维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线运动动并不需要力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动C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 度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水球将沿水 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 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 (2)在上述设想的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 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CA是事实,是推论 B是事实, 是推沦 C是事实,是推论 D是事实, 是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 1发现问题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 盾的地方。伽利略认为,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的 ,即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那么把重物和轻物拴在一起 下落,它们将是什么结果呢?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重 物下落得快,轻物下落的得慢,由于两物拴在一起,“ 轻的”被“慢的”拉着,“慢的”被“快的”拖着,所以两物拴 在一起的速度应是不快不慢。同样,照亚里士多德的说 法,两物拴在一起,应该是更重了,那它们应该下落得 更快。这两个结论都是由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推出来的, 但得到的却是互相矛盾的结果。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观 点是错误的。 2提出假设 伽利略认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 同样快。他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物体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 样才算是均匀的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 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速 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x成正比。3、数学推理 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如果v与x 成正比,将会得到荒谬的结论;如果v与t成正比,它通 过的位移x就与t2成正比。 4、实验验证 为了便于测量时间,伽利略设法用斜 面做实验。他在木制斜槽上蒙上羊皮纸,让铜球从光滑 的羊皮斜槽上滚下,通过上百次对不同质量的小球沿不 同倾角的光滑斜面越大的定量研究,发现小球沿光滑斜 面运动时通过的位移x确实与t2成正比,小球的运动是 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倾角一定不同小球的加速度一定, 倾角越大加速度越大。5、合理外推 伽利略将他在斜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做了合理的外推:设想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0,小球沿 斜面滚下的运动就越接近于自由落体运动;当斜面的倾 角达到900时,小球就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而,自由落 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物体自 由下落时的加速度都相同。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 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A、悬浮在空中不动 B、速度逐渐减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3、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惯性,停下 时就没有惯性了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 被克服了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CD4如图图所示,重球系于易断的线线CD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样的线线AB,下面说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线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结果CD线线被拉断B在线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结果AB线线被拉断C在线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结果AB线线被拉断D在线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结果CD线线被拉断【解析】 缓慢增加拉力时,CD上的力较大,故CD先断,快速猛力一拉,重球惯性较大,速度变化慢,CD上的拉力瞬间几乎没变,故AB先断,所以选项A、C正确AC5、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 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面成水平,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BmM三、牛顿第三定律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具有同种性质;具有同时性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直线上2表达式:FF.相等相反同一,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思考:马拉车,车也拉马,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这 两个力相等,但为什么车能前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对平衡力的比较较5.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甲队获胜,则比赛中,下列正确的是(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B.甲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D6春天,河边的湿地很松软,人在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下陷时( )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他受的重力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他受的重力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分析:人受重力G和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FN,在人下陷时, 人的加速度方向向下,FN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湿地 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N等于地面支持力FN,所以人对湿地地面 的压力小于他受的重力,选项A、B错;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 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选项C错,D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